琼岛育贤师,丹心研教道 ——2024-2027年度中学海南骨干教师资格培训·语文专场第四、五天简报

婷婷

为进一步提升省级骨干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2025年7月9日至10日,2024-2027年度海南省级中学骨干教师资格培训语文专场活动在海南师范大学张所帅教授主持下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海南师范大学阳利平教授、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熊纪涛老师,还汇聚了全省各地的优秀骨干语文教师代表,通过课例分享、课题研讨及专业点评等环节,搭建了一场深度交流、互学共进的专业平台。 张所帅教授在开场致辞中介绍了2024-2027年度海南省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欢迎了来自海南各地的101位参训教师(含16位学带、85位省骨),感慨教师专业发展需长期扎实努力,并说明培训安排:9日上午进行精品课例研磨,下午交流课题及教学成果奖申报,10日上午部分老师完善方案。 <h1><b>一、学带领航·课例绽彩(7月9日上午活动)</b></h1>(一)2024-2027届海南省省级学科带头人自我介绍 <p class="ql-block">(二)课例分享及点评</p><p class="ql-block">  <b>  1.《壮士、壮年、壮志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儋州市第二中学 陈秋余</b></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以“壮”字设主标题,围绕核心素养,以给辛弃疾做颁奖典礼导入,设计识英雄明事理、读壮词品壮语、寻精神颂英雄三教学目标,融入听说读写。环节含介绍其生平与创作背景,学生初读正音、分享感受及配乐朗诵等。</p><p class="ql-block"> <b>2.《基于统编教材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实践探究》课题成果推广课例分享——海口市金宇学校 吴海市</b></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以非遗活动为情境设核心任务,借任务群引导学生完成阅读、采访、写作、展播等任务,详述各任务的活动安排及要求。</p><p class="ql-block"> <b> 3.《阿Q正传》——海南中学白沙学校 邓秀莲</b></p><p class="ql-block"> 邓老师拟融入AI双师课堂技术。学习目标为品味语言、分析阿Q个性等。教学中以段子引入,设咨询情境,析细节、用量表,结合背景探究根源,引导辩证看待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b>4.《望海潮》——三亚市第二中学 汪小丽</b></p><p class="ql-block"> 汪老师从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从思考“夸什么”、“怎么夸”、“为何夸”三个问题,品读文本,最后感悟作者对杭州的喜爱之情。</p><p class="ql-block"> <b> 5.《劝学》——儋州市第一中学 安彦东</b></p><p class="ql-block"> 安老师在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教学设计基础上,依托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为《劝学》一课设置了具有探索性的课堂设计。课前有预习,两课时各有情境任务,课后设交流任务。</p><p class="ql-block"> <b> 6.《知情所起,一往而深—送别类诗歌情感分析探究》——海南省文昌市实验中学 刘相云</b></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围绕高三送别诗复习,从情由、情语、情法构建诗歌解读三维支架,尝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在情境化设计中引导学生积累送别诗常见意象及艺术手法,明晰送别诗常见情感。</p> 在场老师积极发言,纷纷提出个人的建议或困惑。阳利平教授做最后总结性发言,提出在课例设计方面,各位教师都注重结合文本特点与学生学情,创设贴合的教学情境,如陈余秋老师的颁奖典礼情境、吴海市老师的非遗宣讲情境、邓秀莲老师的心理咨询情境等,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融入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训练,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她还指出部分课例展现了对新兴技术的尝试,如邓秀莲老师拟融入 AI 双师课堂技术,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趋势。<br>  阳教授的点评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功底深厚,独特而精到,赢得在场专家和学员的一致赞赏。 <h1><b>二、省骨聚力·课题探微(7月9日下午活动)</b></h1><p class="ql-block"> 下午的培训会如约而至,首先张所帅教授高度赞扬各位省学带和省骨在上午的交流会中所展示出的热情,表达出希望学员们继续发扬积极专研精神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一)2024-2027届海南省省级骨干教师自我介绍</p><p class="ql-block"> 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学语文老师通过分享,展现出他们对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习体验的共同追求。老师们表达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利用新技术,如AI分析平台,来优化教学和提升学生参与度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  (二)课题成果探讨及点评</p><p class="ql-block"><b> 1.省学带孟凡英老师为学员们带来她的教学成果《中学语文深度阅读法研究》。</b>孟老师从研究背景与问题、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推广计划与预期效果五个方面展示课题成果。</p><p class="ql-block"> 针对孟老师所提问题,大家纷纷出谋划策,熊纪涛老师指出任何课题概念的提出都应该有学理依据,切记嵌入过多的定语。而深度阅读要有层层推进的问题架构意识,以便推广运用。学员们各抒己见,对AI赋能下的深度阅读给出具体建议,整个会议交流氛围和谐而热烈。</p><p class="ql-block"><b> 2.海南中学的张元元老师带来她的优秀教学成果《普通高中“一体四层四段”思辨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b>张老师围绕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展开,特别探讨了一体四层四段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讨论中提到了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反思评估等四个层次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层次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p><p class="ql-block"> 各位专家和学员探讨过程中,肯定了张老师课题成果的高阶性,同时对课题提出相关建议,如题目内延适当加上语文阅读,阅读共同体的概念是否有必要性等问题,整个的研讨进入高阶思维的训练,让学员们拓宽了新视野。</p><p class="ql-block"><b>3.省学带李培东老师给我们展示他的课题成果《生态体验式情境语(作文)的研究》。</b>他从选题的背景与依据、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观点与创新以及课题成果和影响介绍了课题,整个流程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同时,他殷切期盼能获得专家和学员们的指导。</p> <h1><b>三、研磨精进·点评赋能(7月10日上午)</b></h1><p class="ql-block"> 大会伊始,在张所帅教授的主持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继续进行自我介绍,大家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方便互相学习交流。</p><p class="ql-block"> (一)精研问道取真经</p><p class="ql-block"> 本场围绕与教学相关的课题研究、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三个层面,学员们集思广益,深入探讨,帮助分享学员精雕细磨,不断改善提升,探寻更有效、更高质的教学之道。</p><p class="ql-block"><b> 1.三亚市第二中学的汪小丽老师分享课题《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中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b>,结合大家的建议,对课题进行二次修改。美兰区教研员林小玲老师从平台使用的常态化、灵活性、创意性使用等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出宝贵建议。</p><p class="ql-block"><b> 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的闫慧分享《祝福》探究式学习</b>,刘相云老师、邹燕妮老师分别就本课教学分享自我感悟。阳利平教授用故事阐释引发学员的教学思考,她指出语文教学要精心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人本对话。语文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考和情感活动中理解、体验思考,通过语文学习受到熏陶感染,让学生获得审美乐趣和思想启迪。</p><p class="ql-block"><b> 3.临高县第二中学林丽华分享教学设计——《议论文写作技巧》</b>。王娜老师、陈春丽老师、曹颖老师从议论文教学的不同角度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技巧,有利于议论文写作的有效化教学。</p> <p class="ql-block">  (二)专家把脉启精进</p><p class="ql-block">  熊纪涛老师结合自身专业成长经历鼓励大家潜心研学,勤耕不辍,帮助大家树立专业成长自信。同时熊老师还结合李培东老师的课题案例,分享讲座——《课题申请书/教学成果申报书的撰写》。熊老师在讲座中就课题及教学成果申请书的相关撰写要求及技巧进行指导,深入浅出地帮助学员教师释疑答惑。</p> 海南师范大学阳利平教授鼓励大家要奔赴未来教师的修炼之路,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用自己过硬地专业技能助力海南的语文教育!张所帅教授鼓励学员教师,这是美好的开始,希望大家可以在今后专业之路不断拔节生长!<br>  赫晓东老师在《未来教师》说:“真正热爱学习,保持终身学习,对知识充满兴趣,对未知保持好奇,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活方式。”筑梦笃志,逐光而行,此次培训有利于学员教师深耕专业,精修内功,大家以此为契机,奔赴更好的教育之途,愿海南语文教研一路芬芳一路歌,一树花开一树春! <p class="ql-block">文字:谢俊菲 莫敏慧 刘相云</p><p class="ql-block">图片:高海慧 陈爱莲</p><p class="ql-block">编辑:李婷婷</p><p class="ql-block">审核:张 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