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0日。</p><p class="ql-block">秉持“惯例”——几点醒来几点走——今天不到凌晨两点就出发了。</p><p class="ql-block">上车时就开始“掉点”,行至南五环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如注……</p><p class="ql-block">下午4:20抵达湖北钟祥市,参观了钟祥的标志性景点——明显陵。</p> <p class="ql-block">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7.5公里的纯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与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它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明清皇家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走进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新红门,这是陵寝的第一道门户。</p> <p class="ql-block">陵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竣工,历时四十年。其修建与嘉靖初年的“大礼仪”事件直接相关——朱厚熜为追尊生父为皇帝,以帝王规制扩建原王陵,动用数万劳力,耗资巨万。</p> <p class="ql-block">往前不远,便是高大的圣德碑楼,碑上记载着兴献王的功德。</p> <p class="ql-block">陵园总面积达183.13公顷,以双城封建为特色。外罗城周长3600米,高6米,厚1.8米,呈“净瓶”形,蜿蜒环绕建筑群。园内30余组建筑依山势错落分布,包括碑亭、宫门、神道、明塘、方城等,与山水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与其他明陵不同,明显陵的神道并非笔直,而是蜿蜒曲折,别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明显陵最独特之处在于“一陵双冢”。前宝城建于1520年,为朱祐杬初逝时按藩王规制的墓室;后宝城建于1539年,是其被追尊为帝后与皇后合葬的新玄宫。两座宝城以长平台“瑶台”相连,形似哑铃,为中国帝王陵绝无仅有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九曲御河贯穿陵区,全长近2000米,是精妙的排水系统。内外明塘为风水点睛之笔:内明塘位于棱恩门前,直径33米,圆形如镜;外明塘呈椭圆形,长120米,两塘水位恒常不变,暗合“藏风聚气”之道。</p> <p class="ql-block">神道两侧排列12对石像生,含狮、麒麟、骆驼、象、马及文武臣像,雕工精湛。</p> <p class="ql-block">神道全长1360米,采用“龙鳞道”设计:中央石板为“龙脊”,两侧鹅卵石铺作“龙鳞”,边缘以牙子石收束。这一明代帝陵仅存的完整龙鳞道,兼具排水功能与象征意义,展现古代工匠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陵内碑亭数量远超其他明陵,现存九通石碑,记录嘉靖皇帝对父母的追尊文告与功德颂文。</p> <p class="ql-block">神道尽头的龙凤门,雕刻精美,龙凤图案栩栩如生,是明代石雕艺术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棱恩门两侧设八字形琉璃影壁,正面琼花、背面双龙纹饰,为明代帝陵孤例。陵区设新旧两道红门,旧红门为原陵门,新红门为扩建外罗城时所增,形成空间递进的礼制序列。</p> <p class="ql-block">陵寝的核心区域,是两座相连的宝城,也就是独特的“双宝城”。</p> <p class="ql-block">双宝城指的是两座圆形的城墙环绕着两座坟冢,这在明代帝陵中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曾焚毁陵内木构建筑,但因雷电阻止地宫开挖。现存基址多为石构遗存,斑驳砖石刻有“九江府”“荆州府”等监造铭文,见证全国之力营建的史实。1988年起系统性修复,重现“瑶台双冢”奇观。</p> <p class="ql-block">显陵融合道教思想,神道后半段呈S形,与建筑构成太极意象。其外罗城设计直接影响嘉靖永陵及万历定陵,在明陵规制中承上启下,堪称建筑与环境美学的天才杰作。</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专家誉之为“神奇的明显陵”,尤其对保存完好的外罗城惊叹“不可思议”。它诠释了封建中国的宇宙观与权力观,是“天人合一”理念的实体化表达。</p> <p class="ql-block">双宝城不仅是建筑奇观,更是“大礼仪”事件的物质见证。嘉靖通过廷杖群臣、重塑礼法,将父亲推上帝位,折射皇权对宗法制度的强力重构。这一独特陵制,成为帝王孝道与政治博弈的永恒符号。</p> <p class="ql-block">明楼为陵园标志,楼内竖汉白玉碑,刻嘉靖亲书“恭睿献皇帝之陵”。登楼可俯瞰双宝城全貌:前宝城椭圆,后宝城正圆,象征墓主从王到帝的身份蜕变。城堞下设99座散水龙头,对应周围99座山峰。</p> <p class="ql-block">作为全球唯一“一陵双冢”的帝王陵,显陵以残缺的汉白玉、焦黑的石基诉说500年沧桑。它超越墓葬本身,成为解读明代礼制变革、建筑艺术与风水哲学的密钥,吸引世人探寻历史褶皱中的隐秘篇章。</p> <p class="ql-block">双冢瑶台锁烟云,龙鳞神道刻春秋。显陵以石为书,记载了嘉靖的偏执与匠心。残垣间驻足,可见帝国礼制的裂痕与重生,叹权力能改生死名分,终难敌时间焚烬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开车约1160公里,徒步11815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