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逝去的青春

一米阳光

<p class="ql-block">  记忆深处的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老照片,底色是挥之不去的灰。那时家中总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父母的争吵声如同永不休止的雷暴,三天一次的怒吼震得玻璃窗嗡嗡作响,两天一回的争执让空气都凝固成冰。他们扭曲的面孔像面目狰狞的恶鬼,我蜷缩在角落,除了无助的抽泣发不出任何声音。</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委屈和恐惧如影随形。我常常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怀疑是不是真的从某个不知名的角落被捡来的。在父母的坏脾气下,责骂与巴掌成了家常便饭,每一个清晨都要先小心翼翼试探家中的气氛,每一晚都在提心吊胆中入眠。</p><p class="ql-block"> 记忆里母亲的声音总裹挟着尖锐的刺,只要开口便是呼啸的狂风,每当我笨拙地摆弄新事物,颤抖着展示未完成的作业,或是满心期待分享生活点滴,等来的从不是耐心指引,而是铺天盖地的斥责,那些滚烫的话语像冰雹砸在身上,砸得我节节败退,蜷缩成沉默的茧。</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主动掐断了所有倾诉的欲望,声带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束缚,哪怕喉间涌动着千言万语,到了嘴边也化作无声的叹息。就连走路时鞋底与地面摩擦的声响,都比开口说话更让我感到安心。</p><p class="ql-block"> 家庭的风暴如同厚重的乌云,彻底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长期在父母争吵与母亲的暴脾气中挣扎,我像只惊弓之鸟,本能地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甚至丧失了与人正常相处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当终于踏入初中校园开始住校生活时,那份如释重负的欣喜难以言表。我以为远离家庭就能摆脱阴霾,却不知童年的创伤早已深深烙印在心底。在校园里,我始终像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独来独往成了习惯,曾经尝试带同学回家,母亲毫无顾忌的责骂与训斥,不仅让同学尴尬离去,更让我在众人面前颜面尽失。渐渐地,我不再渴望友情,将自己封闭在孤独的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 在亲戚们的闲言碎语中,我仿佛成了"失败"的代名词,那些刺耳的评价如同一把把利刃,将我的自尊剜得千疮百孔。自卑如同藤蔓般疯狂生长,将我层层缠绕,压得我喘不过气,在黑暗中越陷越深。</p><p class="ql-block"> 初中毕业后,我像挣脱樊笼的飞鸟般奔赴荆州求学。这座陌生的城市不仅隔开了与原生家庭的距离,也成了我尝试重塑自我的起点,在荆州求学的几年,感谢姨妈和姨爷对的关心和照顾,在学校我小心翼翼地向同龄人伸出触角,努力学着融入集体,返乡的频率随着年月愈发稀疏,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斩断过往的阴影。</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逃离家庭就能重获新生,却没料到很快跌入另一个漩涡,那时三爷的孩子没有人照顾,因为他们挑剔换了很多保姆,后来提出来要我去他家照顾孩子,母亲二话不说又将我推了出去,我一个人来到了武汉这个陌生的城市,踏进三妈家门的瞬间,我就像误入禁地的异物——她警惕的目光如扫描仪般将我上下打量,所有物品都成了触碰不得的禁区,仿佛我周身都散发着令人避之不及的细菌。</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我便被带去做体检,三妈轻飘飘的话语至今仍在耳畔回响:"头回进家门,就当请你吃顿便饭——这碗蛋炒饭,算是待客之道,往后每月给你三百块,也算帮衬你家渡难关了。"那语气仿佛我家已穷到揭不开锅,字字句句都在提醒着我的"多余"与"卑微"。明明只是一碗普通的蛋炒饭,却成了明码标价的施舍,每个动作、每句话都像锋利的刻刀,在记忆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即便岁月流转,那些带着轻蔑的神情、暗含讥讽的言语,依然在心底反复灼烧。</p><p class="ql-block"> 我被安排在客厅的折叠床上睡觉, 她的话语,像铅块般砸在我尚且稚嫩的肩头:"明天起,做饭、打扫、洗衣、带孩子,这些都归你。"那时的我,不过是初涉人世的少年,连自己都还需要被照顾,却要扛起整个家庭的琐碎。</p><p class="ql-block"> 每日抱着孩子在六楼与一楼间往返,记不清重复了多少遍,怀中孩童的重量,随着上下楼梯的脚步愈发沉重,勒红的手臂在夜里隐隐作痛,她的母亲如同高悬的监控,目光如影随形,我拖地时,她总嫌动作笨拙;洗衣机排水声稍大,便换来一声呵斥;甚至连抱孩子的姿势,都要被反复挑剔。她们似乎忘了,眼前这个手忙脚乱的身影,分明也是个需要呵护的孩子,那些被否定的瞬间,像细密的针,一下下刺痛着敏感又脆弱的心,在本该肆意生长的年纪,却被无尽的压抑与委屈填满。</p> <p class="ql-block">  那段日子像被关进了无形的监狱,连与家人联系的权利都被剥夺,三妈明令禁止我打电话回家,每当他们外出,我就像做贼般颤抖着摸起电话,可这份对亲情的渴望,换来的总是劈头盖脸的训斥,当我哭泣的向母亲求救,得到的却是"既然去做客,就该多留些日子"的回应,字字如冰,将我最后的希望浇灭。</p><p class="ql-block"> 我在窒息般的压抑中数着日子,每分每秒都成了煎熬,终于,在某个寻常的清晨,我什么东西都没有拿,像冲破囚笼的鸟儿般夺门而出,那一刻,自由的风拂过脸颊,却也难掩心底长久积压的委屈与酸涩。</p><p class="ql-block"> 从那场仓皇逃离中归来后,我在石首寻得一份工作,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在这小小的天地之间,我遇见了他,那段时光像是被镀上了暖黄色滤镜,是记忆里少有的明亮章节。</p><p class="ql-block">青涩的情愫如春日藤蔓般悄然生长,可我始终辨不清那究竟是不是爱,在无人引导的青春期里,关于情感的认知一片荒芜,我从未思索过理想伴侣的模样。只是贪恋他递来的一杯温水、雨天共享的半把雨伞,那些细碎的温柔便轻易填满了我干涸已久的心,或许于当时的我而言,所谓爱情,不过是渴望被坚定选择、被妥帖安放的本能期盼。</p> <p class="ql-block"> 年少时在工作的地方邂逅的他,像一束突如其来的光,照亮了我荒芜的情感世界,那时的我懵懂无知,分不清心动与依赖的界限,更不懂得喜欢与爱的差别。或许是自幼匮乏的温暖太过珍贵,以至于他给予的一星半点关怀,都让我错把感动当作了爱情。</p><p class="ql-block"> 婚礼本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可我的大喜之日却沦为家庭闹剧的舞台,当亲戚朋友齐聚一堂,父母依旧沉浸在无休止的争吵中,在震耳欲聋的喧嚣里,我穿着廉价的衣服,脚步虚浮地走向婚车,这场婚姻,就在这样荒诞又悲凉的场景中仓促开场,而我,不过是被命运推着前行的提线木偶,稀里糊涂地踏入了人生的下一程。</p><p class="ql-block"> 婚后的日子一地鸡毛,穷的狼狈不堪,我又开始把父母的故事重演一遍,吵架,吵架,吵架,随着时间的磨炼,我渐渐的成熟,我开始慢慢学会经营我的婚姻,不再任性,不在霸道,我讨厌吵架,在挫折中慢慢长大,后来的日子,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在家里,两地分离的日子减少了吵架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的孩子也长大了,她很优秀,我的事业也渐入佳境,生活似乎已经步入正轨,可每当他人投来赞赏的目光,说出鼓励的话语,童年种下的自卑种子总会在心底悄然发芽,让我不自觉地想要闪躲。那些深藏在记忆里的否定与漠视,如同顽固的藤蔓,时不时就缠绕上来,提醒着我曾经的脆弱。</p><p class="ql-block"> 但我深知,为了孩子,为了不再重蹈覆辙,我必须打破这层自我封闭的枷锁,我开始阅读心理学书籍,学习情绪管理,参加社交活动,强迫自己从舒适区走出来,每一次主动与人交流,每一次克服内心的恐惧,都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告别。这是一场漫长的自我救赎,我在努力成长为更强大、更自信的自己,只为给孩子一个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也为了拥抱真正属于我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琐碎,吐出来矫情,咽下去辣嗓子,百般滋味涌上心头,话到嘴边不值得一提,沉默并不是词穷,而是一言难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