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贵阳花溪夜郎谷

杨明生

乙巳六月,时逢盛夏,邻居相邀,随团承大巴前往贵阳花溪夜郎谷观光。上午八时许从安顺火车站出发,满满大巴五十余人,全是六七十岁的老翁老太,准老年一日游旅游团。天气变化无常,时而大雨瓢泼,时而晴空万里。上午九点半到达龙里县境内一家购物中心,集会听商家侃物推销。午餐后,下午两点过钟到夜郎谷。此时天公恩惠,既不下雨,又无烈日熏天,正是游园的好天气。游园者,男女老幼皆有,络绎不绝。<br> 夜郎谷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境内。 占地200多亩。与此谷相对的斗蓬山相传曾是夜郎王后继金竹司的住所。山顶上至今仍保留着古夜郎屯堡的遗址,花溪夜郎谷也因此得名。据相关资料介绍,1994年,老艺术家宋培伦受美国南达科他州疯马山创作者、著名雕刻家克扎克(Korczak Ziolkowski)“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所激励,回国后打造夜郎国。夜郎谷是他历时二十余年打造的石头艺术王国,其建园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r> <b> 一是文化传承与艺术表达</b><br> 夜郎谷以夜郎古国文化为核心,通过石材雕刻再现古夜郎图腾、傩戏面具等元素,还原古国风貌。谷内200余座石砌图腾柱、神秘石堡及雕塑群展现了原始部落遗址般的艺术氛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 ‌<br><b> 二是生态融合与自然和谐</b><br> 园区依托喀斯特地貌 ,将石头建筑与森林、溪流等自然景观融合,形成“人居石林”的独特景观。建筑群采用就地取材的石头堆砌而成,既保留了喀斯特地貌的原始形态,又通过艺术创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br><b> 三是民间力量与文化现象</b><br> 夜郎谷从最初的个人艺术创作发展为汇聚志愿者、年轻艺术家的集体项目,成为兼具文化传播与旅游体验的复合型空间。其“未完工”的建筑风格被藤蔓覆盖,增添神秘感,现已成为贵州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br><b> 四是艺术与旅游结合</b><br> 作为贵州热门打卡地,夜郎谷通过举办非遗傩戏表演、贵州民谣演出等活动,既保留艺术性又实现经济收益。<br> 我同老伴与邻居们尽情游览,流连忘返,在旅团导游再三催促下,下午六时许,暮色降临,踏上归途。归家回想,得诗一首,咏记抒怀:<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夜郎自古在黔山,才俊掏心画地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傩面千姿镶宝地,石楼万象映河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匠怀仰祖图腾远,游客钦名耳目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日邻肩来览胜,流连忘返梦萦牵。 </div></div><div> ——游花溪夜郎谷<br> 乙巳盛夏 杨明生<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