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75485459</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瓦罕走廊,又称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尔,是阿富汗巴达赫尚省至中国新疆的呈东西向的狭长地带,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一个山谷。整个走廊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也是东亚到西亚最近的道路。中阿两国在狭长的瓦罕走廊东端相毗邻,边界线只有92.45公里,这也使得阿富汗成为了所有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中边境线最短的。也使得阿富汗成为了唯一与我国相邻的西亚国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瓦罕走廊历史上曾为中国领土,瓦罕走廊的阿富汗地带是1895年大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划定的英俄缓冲区,送给阿富汗王国的。该领土及帕米尔高原本属大清王朝的领土,英俄划界事件,大清政府向英、俄进行了抗议和交涉,1963年中阿签订边界条约正式确定归属。广义的瓦罕走廊长约400公里,东西走向,其中约100公里在中国新疆境内。当年玄奘取经东归就是走的这条道路,这是一条国际文化交流的大通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瓦罕走廊在从红其拉甫口岸回塔县的途中。我们开车先来到“瓦罕走廊第一哨”,这是新疆军区克克吐鲁克边防连的荣誉称号,他们常年驻守在帕米尔高原南缘的瓦罕走廊边境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300米,执行边境巡逻任务。巡逻路线多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和冰川区域。官兵需克服严重缺氧、低温等极端环境,徒步巡逻时需手手相挽以防雪崩,装备器材也运输困难。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这里巡逻,守护着祖国的安全。他们是和平年代最可敬可爱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途中还路过阿特加依里村,是新疆塔县的一个行政村,地处瓦罕走廊东部,北接塔吉克斯坦,西邻阿富汗,南近巴基斯坦,素有“瓦罕走廊第一村”之称。村域平均海拔超4000米,居住地海拔3700米,该村位于喀喇昆仑山与兴都库什山交汇处,喀拉库力秋河等河流穿过,夏季牧场资源丰富,村名意为“牧马的草场”。历史上为古丝绸之路南道必经之地。作为边境要地,村内形成“家家是哨所,人人为哨兵”的护边传统。他们和驻防官兵们一起守卫着祖国的边防安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了好几段弯路,终于找到瓦罕走廊景区。东晋高僧法显、大唐高僧玄奘和西域佛经汉译创始人都曾经过这里,去天竺国研究佛法,他们是一群舍身求法的人。在一大片荒漠上,设立各种瓦罕走廊打卡点,这里是历史的遗迹,是翻开的书页,在这可以读懂瓦罕走廊的全部.。今天的瓦罕走廊是不通行的,因安全、地理及地缘政治因素,中国没有轻易打开、开放、发展瓦罕走廊。我们在这里体会最古老的历史,午餐在景区吃了最现代的方便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