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8日的北京,一场夏雨洗去暑气,带来沁人清凉。在这样舒爽的清晨,两场干货满满的教育讲座如期而至,为广州市中小学校“四新”核心管理团队的学员们打开了深度学习与育人变革的新视野。</p> <p class="ql-block">一、深度学习:让课堂从表层走向深层</p> <p class="ql-block"> 北师大周序教授的《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改进》讲座,如一场及时雨,涤清了教学实践中的迷雾。</p> <p class="ql-block"> 关于深度学习的误解被一一厘清:部分教师担心的“教学方式大变革会增加负担”“重蹈过往改革覆辙”,实则是对其本质的误读。真正的深度学习,需由教师的“教”引发学生的“学”,核心是激发高阶思维,看重知识、能力、素养的实际收获,而非形式上的花哨。其教学标准明确指向三点:知识需结构化整合(如梳理修辞手法形成体系)、能迁移运用(如将昆虫概念用于不同情境判断)、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p> <p class="ql-block"> 实现路径更是干货满满:从学生经验出发改造知识,契合杜威“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理论;用幽默语言包装枯燥内容,或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的关键环节(如自由落体教学中设计探究活动);跨学科思维尤具启发性——语文课借物理实验感受红军过草地的危险,思政课结合数学运算理解长征意义,地理课用数学辅助线破解正午太阳高度角难题,让学习在交融中走向深刻。</p> <p class="ql-block">二、PDC教育:让成长从课堂延伸至生活</p> <p class="ql-block"> 呼家楼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马骏校长的《PDC教育 一场指向育人价值的改革与行动》讲座,似一缕清风,吹散了育人实践的困惑。</p> <p class="ql-block"> PDC教育以“项目驱动”为核心,推动育人方式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其“六级六类项目群”涵盖发现自我、回归生活等六大维度,项目源自课堂、校内、校外,横向有重点、纵向有深度。例如,跨学科主题学习紧扣国家政策、生活实际与课标,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成长。</p> <p class="ql-block"> 实施中,形成“设计准备—实施推进—展示生成”的驱动模型,搭配全域评价系统。科技赋能更让教育提质增效:智能设备实现快速阅卷、生成个性化作业,教师借AI提升教学质量。最终,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习得创新与实践能力;从学校走向社会,练就生存适应本领。</p> <p class="ql-block"> 雨后的清凉里,两场讲座带来的思考持续升温。无论是深度学习对课堂的重塑,还是PDC教育对育人边界的拓展,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教育的本质,是让学习真实发生,让成长自然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