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环游(九)~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馆》

ping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日乘车返回哈尔滨结束了19天的东北跟团游,7月3日中午在哈尔滨的西餐馆用餐后开启长春、大连自由行……</p> <p class="ql-block">从哈尔滨西站乘上火车前往长春市</p> <p class="ql-block">7月4日上午前往伪满洲国皇宫进行参观。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始建于1962年,总占地25.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是一座在溥仪宫廷旧址建筑群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宫廷遗址型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东御花园——是伪满洲国皇宫内规模最大的园林区域,由日本园林设计师佐藤昌于1938年设计建造,占地面积约11,100平方米。该花园融合了中日园林风格,以静态景观与动态水景相结合为特色,四季景致各异。</p> <p class="ql-block">经修复后于2002年对外开放的同德殿</p> <p class="ql-block">入内参观同德殿——溥仪为表示“日满一心一德”而取此殿名。</p> <p class="ql-block">日本间</p> <p class="ql-block">钢琴间</p> <p class="ql-block">中国间</p> <p class="ql-block">便见室</p> <p class="ql-block">金殿之上——皇宫屋脊上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象鼻龙脊兽</p> <p class="ql-block">龙首垂兽</p> <p class="ql-block">鸱尾</p> <p class="ql-block">尚书府</p> <p class="ql-block">奉先殿</p> <p class="ql-block">兰花御纹章是日本关东军为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设计的御用徽章,于1934年溥仪称帝后开始系统性使用。该徽章被广泛装饰于帝宫建筑构件、礼仪器具及生活用品之上,包括宫门楣饰、皇旗、餐具、佩刀等皇室专属领域。日本当局以"金兰之交"为名义推广该徽章,实则通过视觉符号强化对伪满政权的控制。现存带有该纹章的文物涵盖银壶、酒杯、纪念章等品类,成为研究伪满时期殖民历史的重要实物证据。</p><p class="ql-block">1</p> <p class="ql-block">伪满皇帝第一次访日奉迎章、纪念章、邮票</p> <p class="ql-block">伪满时期发行的纸币、硬币、债券</p> <p class="ql-block">伪满锦云章(勋一位至勋八位)</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银杯</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红漆杯</p> <p class="ql-block">日本菊花御纹章红漆杯</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银质烟具</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银瓶</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合金浆汁斗</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凤纹银壶</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合金盘</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合金碗</p> <p class="ql-block">寿山石六面玺</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四足盏托</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镂空烟膏盒</p> <p class="ql-block">日本菊花御纹章唐草纹银烟盒</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西式餐具</p> <p class="ql-block">伺从武官处</p> <p class="ql-block">帝室会计审查局</p> <p class="ql-block">《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爱新觉罗·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其在长春伪满皇宫的经历是身份转变的关键阶段。该展览通过五个部分详细呈现了这一过程。</p> <p class="ql-block">伪满皇帝阶段:1932年至1945年,溥仪在日本关东军扶持下成为伪满洲国“皇帝”。他虽居住在长春伪满皇宫,但所有政令均由关东军司令官直接下达,实际权力完全由日本人掌控。这一时期,溥仪被称为“傀儡皇帝”,其言行均服务于日本殖民统治东北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登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2月2日,年仅三岁的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成为清朝末代皇帝(年号“宣统”)。由于实际政权由隆裕太后和载沣摄政,溥仪并未真正掌握实权。1912年2月12日,清朝灭亡,溥仪被迫退位。‌‌‌‌</p> <p class="ql-block">清·“宣统之宝”玺印</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登基:1917年6月,张勋以调解段祺瑞与黎元洪的矛盾为名,率兵进入北京,拥立已退位的溥仪复辟。年仅12岁的溥仪再次坐上龙椅(年号仍为“宣统”),但仅维持了12天便被讨伐军推翻。此次复辟以失败告终,溥仪于1924年被逐出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登基:1932年,溥仪在日本扶持下建立伪满洲国,任“执政”。1934年3月1日,溥仪在长春举行登基典礼(改元“康德”),成为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傀儡皇帝。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于同年8月宣布退位并逃亡。‌‌‌‌</p> <p class="ql-block">出卖东北主权</p> <p class="ql-block">特殊战犯改造:二战结束后,溥仪被苏联俘虏并引渡至中国。1959年获特赦后,他作为战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学习种菜、缝纫等劳动技能。这一阶段标志着其从封建帝王向普通公民的身份过渡,反映了新中国对战犯的改造政策。</p> <p class="ql-block">傅仪写给斯大林的信件</p> <p class="ql-block">获得特赦</p> <p class="ql-block">普通公民生活:1959年特赦后,溥仪被安排到北京植物园工作,后因工作需要调至香山植物园。他开始学习财务管理、工资支配等基本生活技能,逐步适应普通人的生活。这段经历体现了身份转变带来的生存挑战与适应过程。</p> <p class="ql-block">傅仪悔过自新独白</p> <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家族团聚</p> <p class="ql-block">傅仪与李淑贤的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1961年2月23日,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傅仪被认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洋组专员。</p> <p class="ql-block">1967年10月17日‌。傅仪因尿毒症(或肾癌)在北京病逝,终年61岁。‌‌骨灰当时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关于傅仪的书籍,其中有傅仪回忆录《我的前半生》。</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用了傅仪的一段话:我这一世,当过皇帝也当过平民,归宿还好,现在总算是已经走到了尽头。改造我这样一个人不容易,把一个封建统治者变成一个公民,无论什么国家都很难做到,中国共产党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畅春轩</p> <p class="ql-block">教室</p> <p class="ql-block">亲王卧室</p> <p class="ql-block">宫内府次长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伪满皇宫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产物,以其多重内涵、独特价值,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末代皇帝的垂死挣扎,更见证了日本侵略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血腥与残暴,是中国近现代殖民文化的典型警示性纪念地之一。</p> 谢谢关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