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盛夏的风拂过教学楼顶的五星红旗,当手中的录取通知书映出熟悉的校徽,忽然发现,那些在晨光里背书、在星光下刷题的日子,早已成了青春里最滚烫的注脚。站在毕业的路口回望,想把这三年的感恩,说给母校听,说给每一位为我们托举梦想的老师听。</p> <p class="ql-block">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成长的密码</p><p class="ql-block">还记得高一入学时,拖着行李箱走进校门的忐忑——陌生的教室,不熟悉的同学,还有对“高中”二字的敬畏。是母校给了我们最安心的“缓冲带”:图书馆里永远亮着的灯,是晚自习后还能刷题的温暖;食堂阿姨总会多给一勺的糖醋排骨,是疲惫时最治愈的慰藉;就连操场边的香樟树,都悄悄记录着我们跑操时喊出的“青春无畏”。</p><p class="ql-block">高三冲刺的日子最难忘。教学楼走廊的公告栏里,每天更新着“距离高考还有XX天”的数字,而公告栏旁的“心愿墙”上,贴满了我们写给自己的小目标。班主任说:“这面墙不是压力,是你们给自己的约定。”后来才懂,母校给我们的从不是“必须成功”的枷锁,而是“只管去闯”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二、讲台下的身影,是照亮前路的光</p><p class="ql-block">总有人问:“高中老师是不是都很严厉?”可在我们班,严厉是真的,温柔也是真的。</p><p class="ql-block">数学老师的“错题本”比我们的还厚。每次作业发下来,红笔批注密密麻麻:“这里的辅助线可以换种思路”“步骤要写完整,高考不丢细节分”。有次模考我数学滑到班级倒数,晚自习时他特意留下我,拿着我的试卷逐题分析:“别怕错,错了才知道哪里要补。”那天走出办公室,走廊的灯为我亮到很晚。</p><p class="ql-block">语文老师总说“文字是有温度的”。他会在我们的周记本上写超长评语,会在早读课时带我们读海子的诗,说“高考要拿分,但语文教会你们的,是一辈子感受美的能力”。最后一次语文课,他在黑板上写:“愿你们此后,既能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p><p class="ql-block">还有每天最早到教室的班主任,他的保温杯里永远泡着浓茶,却总在我们犯困时讲个冷笑话提神;还有带我们冲刺的英语老师,说“你们的考场,也是我的‘战场’”;有体育课时偷偷给我们加练体能,却在体测后塞给我们巧克力的体育老师……</p><p class="ql-block">他们从不是“只教知识”的老师,而是把我们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的“引路人”。</p> <p class="ql-block">三、那些“不起眼”的瞬间,早已刻进记忆里</p><p class="ql-block">记得高考前最后一次班会,全班同学把想对老师说的话写在便利贴上,贴满了整个黑板。化学老师看着“谢谢老师总把实验步骤讲三遍”的字条,笑着笑着就红了眼眶;语文老师指着“您讲的武则天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说“以后看剧可别被编剧骗了”。</p><p class="ql-block">那天放学,我故意走得很慢,想再看看熟悉的教室:黑板上还留着物理老师画的受力分析图,窗台上的绿萝是地理老师亲手栽的,后墙的“高考倒计时”停在了“1”——原来,我们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另一个家。</p> <p class="ql-block">尾声</p><p class="ql-block">有人说,高中是一场“单行道”,走过了就不能回头。但我知道,母校的操场永远为我们保留着奔跑的空间,老师的目光永远在我们前行的方向。</p><p class="ql-block">感谢母校,给了我们最纯粹的三年时光;感谢恩师,让我们在跌跌撞撞中学会坚强,在迷茫困惑时找到方向。</p><p class="ql-block">此去山高水长,我们定会带着这份教诲与温暖,成为更勇敢的大人。而母校与恩师,永远是我们回头时,最亮的那盏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届高三448班全体学生</p><p class="ql-block">于盛夏毕业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