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9日,诸城市家校社协同育人试点学校班主任2025年暑假培训班(第3期)在第一小学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培训特别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武际金校长进行沉浸式专题授课,内容立足教育实践,聚焦实用方法,摒弃空泛理论堆砌,为参训的班主任们带来了一场兼具指导性与操作性的专业培训。</p><p class="ql-block"> 诸城市教体局王树华同志致开场词,强调教育工作并非孤立开展的个体行为,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紧密协作、形成合力,以耐心为基、以智慧为引,共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p> 班级管理 以情为桥 <p class="ql-block"> 武际金校长提出,“建规则、重体验、讲故事”是班级管理的三大核心钥匙,三者相辅相成,让教育既有章法,又不失温度。</p><p class="ql-block"> 建规则:明确边界,留足成长空间。 规则是班级运行的基础,却并非冰冷的“条条框框”。武校长强调,好的规则要兼顾“底线”与“弹性”——既划定不可逾越的行为边界,保障集体秩序;又为学生的成长留有余地,允许试错与修正。就像为花园筑篱,既要挡住破坏者,也要让阳光与微风自由流通,这才是规则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 重体验:实践中悟道理,互动中促理解。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共鸣”。武校长认为,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实践中思考,远比说教更有效。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验活动,引导他们在过程中理解责任、学会协作、懂得尊重,这种从“做”中“学”的方式,能让教育理念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自觉。</p> <p class="ql-block"> 讲故事:细节传递力量,真诚连接心灵。比起抽象的道理,生动的故事更能走进学生心里。武校长建议,教育者要善于捕捉日常教学中的“小瞬间”——学生的一次主动帮助、一次勇敢尝试,或是自己的成长经历,用真实的细节传递价值观。故事的力量在于共情,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p> 职业规划 笃行致远 <p class="ql-block"> 谈及教师专业成长,武际金校长认为,“方向感、思考力、行动力”是职业规划的核心,三者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 方向感:锚定目标,不迷航向。“就像航海需要指南针,教师成长也需要明确方向。”武校长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从普通教师到名校长,他始终围绕“育人先育己”的核心目标,从未偏离对教育本质的探索。他建议班主任结合自身特点,明确“想成为怎样的教育者”“想培养怎样的学生”,目标清晰了,每一步努力才更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 思考力:于日常中提炼,于反思中精进。“教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持续的思考与优化。”武校长坚持每天写“教育碎思”,3358篇教育日记,正是通过对教学细节的复盘,不断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他鼓励老师们养成反思习惯: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的反应背后藏着什么需求?唯有在思考中沉淀,才能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p> <p class="ql-block"> 行动力:想通就做,坚持即收获。 “专业成长没有捷径,想通了就行动,行动了就坚持。”武校长以自己戒烟、管理体重的经历为例:戒烟时兜里常备坚果,想抽烟就剥一颗;为了健康,坚持通过饮食控制体重。这些自律的细节印证了“行动力”的重要性——无论是尝试新的班级管理方法,还是坚持阅读学习,只要迈开第一步并持续下去,时间终将给出答案。</p> 关系建构 聚力同行 <p class="ql-block"> “教育的本质是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武际金校长的这句话,成为培训中最深刻的共识。</p><p class="ql-block">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石。武校长强调,教师要放下“权威”姿态,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看见他们的情绪、需求与困惑。就像园丁了解每一株植物的习性,教师唯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p> <p class="ql-block"> 家校关系是教育的助力。培训中,武校长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很多家校矛盾源于“立场对立”而非“目标冲突”。家长的焦虑、老师的压力,本质上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他建议班主任主动搭建沟通桥梁,用真诚换信任,让家长从“旁观者”变成“合作者”,形成教育合力。</p> <p class="ql-block"> 同事关系是成长的养分。培训现场,原本不熟悉的班主任们通过交流教学心得、分享管理经验,渐渐形成互助氛围。武校长说:“教育者之间的互相启发,本身就是一种‘隐性教育’,这种协作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p> 细节育人 日常养德 <p class="ql-block"> “教育藏在细节里,就像种子藏在土里,看似微小,却能孕育参天大树。”武际金校长强调,真正的教育,往往体现在“洒扫应对进退”的日常中。</p><p class="ql-block"> 孔子提倡的“八礼”,在今天可转化为基本礼仪与行为规范。武校长认为,“洒扫应对进退”六字尤为重要:“洒扫”不仅是打扫卫生,更是培养责任感;“应对”不仅是礼貌用语,更是学会尊重他人;“进退”不仅是举止得体,更是懂得分寸与边界。</p> <p class="ql-block"> 他举例说,有的班级让学生轮流整理教室,一个月后,孩子们不仅把环境打扫得整洁,还会主动帮同学整理书桌;有的班级强调“递东西用双手”“见面主动问好”,久而久之,孩子们待人接物自然透着礼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则是在为孩子的品格“打地基”,让良好的习惯成为一生的财富。</p> 满载收获 播种希望 <p class="ql-block"> 从规则的温度到成长的路径,从关系的构建到教育的本质,这场培训像一粒种子,落在诸城教育的土壤里。老师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返程,有人计划用“积分制”激活班级活力,有人准备邀请家长参与“一日老师”活动,有人开学要和家长做一次“深度沟通”……</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的顺利举办,为推动诸城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稿:张晓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宫亚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核:王树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