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北京之六~从什刹海、地安门到恭王府(原创)

向太阳

<p class="ql-block">什刹海是京城一景儿,好看的地方不少</p> <p class="ql-block">在地安门附近办完事情,溜达溜达看看。金锭桥是2001年新修筑的汉白玉三孔石桥,位于什刹海东岸的出水口处,万宁桥也就是后门桥的西边。它的修筑完全是为了往来行人的方便。不仅如此,站在桥上极目西望,但见什刹海波光潋滟,微风拂来,清新而略带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肺,微波拥来,水声涛涛,岸线蜿蜒,垂柳依依。实在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p> <p class="ql-block">镇水兽</p> <p class="ql-block">调皮可爱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生平第一次在京城坐上三轮车,穿胡同,到恭王府转转</p> <p class="ql-block">挺有意思的,之前都是外地人坐,今天我这个北京土著也体验一回</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是中国现存唯一保存完整并开放的清代王府,前身是乾隆时期宠臣和珅府邸;嘉庆四年(1799年)赐庆郡王永璘,道光三十年(1850年)赐恭亲王奕䜣(1852--1898年居住),恭王府因此得名至今。</p><p class="ql-block">恭王府始建于1780年,距今已240多年历史,为和珅奉旨所建,其规模十分庞大,足足占地6.112公顷(约92亩),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王府建筑群,见证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数百年悠久的历史也为其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享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很有规模的王府,前为府邸,后为花园</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当中最主要的建筑就是一座银安殿,这是恭王府举办重大庆典的地方,银安殿是两年前专家们根据历史资料重新修建的,绿色琉璃瓦屋顶的银安殿气势恢弘,屋檐下的彩绘金龙让银安殿更显气派</p> <p class="ql-block">多福轩是北京恭王府府邸东路的核心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曾为和珅府邸的一部分,后经咸丰皇帝题写“多福轩”匾额,成为恭亲王奕訢的会客场所。 ‌‌多福轩为五开间大殿,面阔开阔,建筑风格融合传统宫廷元素与王府精致细腻的特点,殿顶采用歇山式结构,覆盖青灰色筒瓦,正脊两端饰以鸱吻。门窗雕刻蝙蝠、寿字、牡丹等吉祥纹样,梁枋彩绘涵盖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题材,内部悬挂“多福轩”匾额及多幅匾联,凸显传统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里面的柱子可都是金丝楠木哦</p> <p class="ql-block">乐道堂是清代恭亲王奕䜣的起居处,位于恭王府东路第四进院落,是恭王府的核心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香庭院是恭王府西路最后一套院落,位于“葆光室”和“锡晋堂”的中间。天香庭院环境隐蔽而幽静,庭院中的太湖石“停云”原是一块“吸水石”,</p> <p class="ql-block">这个石头是吸水石,名为停云石,是位于锡晋斋正门前的一座高约1.6米的石盆景,由底座、石盆和假山石组成,石盆直径约62厘米。‌其核心价值在于曾具有“自动吸水形成云雾”的奇观‌,被视为和珅聚财的风水象征‌</p> <p class="ql-block">宝约楼</p> <p class="ql-block">这建筑侧面的山花图案金灿灿的</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箭道是位于后罩楼后檐墙与萃锦园(花园)之间的一条近200米长的青砖道路,‌兼具通行与骑射训练功能‌,为清代王府军事传统的实物见证‌。它连接府邸与花园三路景观(西洋门、曲径通幽、榆关),形成疏密有致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西洋门</p> <p class="ql-block">保留得还挺完整的</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的佛楼位于后罩楼底层中间,是清代王府建筑中少见的两层楼阁式建筑。该建筑东西两侧尽头呈直角向南转折延伸,形似“凹”字形屏风环绕整个府邸,具有托罩整个府邸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后罩楼衔接王府建筑群与花园,东西长156米(一说180米),上下两层,共111间房,被称为“99间半”(因传统建筑中“9”象征极数)。楼内含瞻霁楼、宝约楼等分区,西端5间房为室内园林景观,融合亭台楼阁、假山溪流等元素,形成独特的楼上楼下互通空间。它曾作为和珅的藏宝阁,查抄其家产时发现夹墙内藏有3万两黄金等财物,富可敌国,快赶上“国库”存货了,难怪嘉庆一上台就得赐死他</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后罩楼是清代和珅藏宝的重要建筑,其窗户形状多样,传说每种形状对应不同的珍宝窗‌。</p><p class="ql-block">圆形窗‌:存放玉器、珍珠类珍宝;扇形窗‌:用于存放书画、字画等文物;方形窗‌:对应金锭、银锭等贵金属;桃形窗‌:象征长寿与吉祥,可能存放贵重饰品或特殊贡品;书卷形窗‌:与古籍、文献类藏品相关;石榴形窗‌:寓意多子多福,可能存放珠宝或皇室赏赐品;“福庆有余”窗‌(蝙蝠、磬、鱼组合):为最特殊的窗户,象征财富与福气,具体对应藏品未明确记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图中这扇窗户的图案,最有特色~“福庆有余”</p> <p class="ql-block">都对和珅中饱私囊的“后罩楼”感兴趣,参观的人可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曲水流觞,饮酒作诗</p> <p class="ql-block">榆关</p> <p class="ql-block">龙王庙</p> <p class="ql-block">王府里还自己种菜,享受农耕野趣</p> <p class="ql-block">垂花门,两个垂花柱煞是漂亮</p> <p class="ql-block">竹子院由垂花门进入第一进院落,相传因嫡福晋喜爱竹子,故四角遍植竹林。该院落曾是恭亲王奕䜣时期女眷观戏、休憩的场所,也是《红楼梦》中“潇湘馆”的原型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独一无二的封闭式戏楼,采用三卷勾连搭式全封闭木构,由南侧戏台、中部观众席与北侧贵宾区组成。屋顶通过叠置三个拱形卷棚形成连续空间,未使用铁钉仅以榫卯连接,跨度达685平方米。南卷戏台高1米,悬"赏心乐事"匾;中卷设20张八仙桌配太师椅;北卷为女眷观戏包厢。冬季演出时需烧炭供暖,故称"暖楼"</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红学家周汝昌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这假山里有个“秘云洞”,藏着“福字碑”</p> <p class="ql-block">妙香亭呈海棠花造型,双层木结构平顶设计,一层四边为直角,二层顶部为圆弧形,暗含“天圆地方”理念。其屋顶为单檐设计,装饰华丽花纹,材质主要为木质。亭内曾设佛龛,供奉恭亲王题写的《心经》,一层曾作为般若庵(现称妙香亭)</p> <p class="ql-block">蝠厅</p> <p class="ql-block">这后花园,据说比故宫的御花园还大呢</p> <p class="ql-block">独乐峰是一块高约5米的北太湖石孤赏石,石色青润,石体硕长,布满皱折,为北太湖石中的精品 。从不同角度看,它呈现出不同形态,如像一位风姿卓然的女子怀抱婴儿,似送子观音石;换个角度又像一位孤独的老者,还像一条鱼或一只鹦鹉</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去恭王府还是1989年呢,那时人少,后花园也没有开放,现如今是热门景点,王府里小彩旗飘飘,乌泱乌泱的人流,着实影响游览心情,谁让这里曾是家喻户晓的和珅私宅,都有猎奇心思呢</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的地理位置是个风水宝地啊</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二次到恭王府,看得比较全了,等淡季,再和老伴一起逛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