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童年

红心番薯

<p class="ql-block">奶奶这两个字,于我,是心底一隅最柔软的所在,那里盛满了时光淘洗后依旧清晰的记忆。她性格的底色,是纯粹的善良与悲悯,如春雨般,无声无息地滋润了我年幼的心田。</p><p class="ql-block">那年暑假,我寄住在乐山乡下的奶奶家中。一日午后,骤雨突至,院坝里摊晒的金黄“苞谷”(玉米)眼看就要遭殃。我与奶奶赶紧拿起大大的“撮箕”(竹簸箕),手忙脚乱地往屋里抢收。我学着奶奶的模样,尽力帮忙。不曾想,到了半夜,我娇嫩的皮肤竟起了一块块触目惊心的大红包,痒得钻心刺骨。奶奶一见,当即慌了神,口中连声说着“作孽作孽”,急忙烧了滚烫的热水,给我仔仔细细地净了两次身。自那以后,她逢人说起此事,总还带着后怕的语气:“可把我吓坏了!”从此,无论家里是收苞谷还是割水稻,她都严令禁止我再沾手,唯恐我“又发那种大红包”。奶奶那份小心翼翼的呵护,沉淀在岁月的深处,至今想来,依旧暖彻心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奶奶是个情感尤为细腻的人。从前每次回乡下,我都与她同屋而眠。夜晚,她便会絮絮叨叨地与我讲起周遭人事,或是从电视上看到的悲欢离合。何处起了战事,哪家遭了灾殃,她都会感同身受。看到电视里炮火连天的画面,她会忍不住悄然落泪,嘴里念叨着“太可怜了”;念及邻里乡亲的难处,她也会蹙着眉头,心疼地说:“感觉我的心脏都缩紧了。”奶奶从不刻意掩饰她的悲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份纯粹的善良,也延伸到她对世间万物的态度。在乡下老家时,她会跟家里的狗儿对话。依稀记得,家里曾养过一只小土狗,唤作小黄,腿不幸被车撞瘸了。每当另一只健康的狗儿与它嬉戏玩闹时,奶奶便会一本正经地对那只狗说:“那个小黄的腿瘸了,它痛,你莫去弄它,它不舒服晓得不?”她那副格外认真的神情,仿佛那些小狗真的能听懂她的嘱咐一般,充满了童稚般的真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奶奶的一生,在我眼中,是克己的牺牲与无言的奉献,而她做这一切时,又总让你觉得那是全然的心甘情愿。她曾与我讲过一件年轻时的旧事。那是“大跃进”的年月,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她初嫁到姥爷家时,境况窘迫,竟连一条像样的贴身内裤也无。姥爷去赶集,特地扯了一块布回来,对他自己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太姥姥说:“她(指奶奶)没有内裤,你把这块布给她裁一条。”奶奶平静地讲述这段尘封的往事,我听着,鼻尖却阵阵发酸。这件事,或许也让我隐约明白了,为何脾气算不得温和的姥爷,奶奶却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对他包容体谅,几乎从无怨言。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清晰地感知到,奶奶的内心深处,始终妥帖地安放着一份沉甸甸的感恩。旁人待她的点滴好处,她都一一铭记在心,仿佛要用一生去细细回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份感恩与真诚,在每年农历大年初一的待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按照我们故乡的习俗,那天会轮到奶奶家设宴。家中总是人声鼎沸,奶奶对每一位踏进家门的来客,都报以最真挚的笑颜,亲切地拉着某位亲戚的手,清晰地回忆起往昔:“哎呀,我记得你们家那时候可帮了我一个大忙呢,那个事情我一直都记在心里,特别感动。”她总是能这般准确无误地提及旁人曾经给予她的点滴帮助与温暖,让对方亦能感受到自己昔日的善意被如此郑重地珍视着。这,便是奶奶性格的底色——纯粹,且蕴着暖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