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心灵之旅——方城县学员参加2025年河南省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指导师高级研修班首日纪实

朱书慧

<p class="ql-block">  七月的河南辉县,夏木葱茏,热情似火。今天,来自河南省各地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河南省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指导师高级研修班的精彩旅程。方城的各位学员早早奔赴会场,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上,河南省关工委领导致辞,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核心作用,寄语学员以专业赋能家长,用爱心守护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上午,中国心理健康领域的知名专家徐凯文博士(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从宏观的角度聚焦于心理危机干预、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本土化。其核心主张包括:1. 心理危机干预。强调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尤其是校园心理危机识别机制,提出"心理急救"概念。2.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出当代青少年面临"空心病"现象(价值观缺失导致的抑郁倾向),认为过度竞争和家庭教养方式是重要诱因,呼吁从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入手解决问题。3. 心理咨询本土化。批判盲目套用西方理论,主张结合中国文化特点。4. 心理健康政策。推动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强调基层社区心理服务网络建设,关注留守儿童、灾后人群等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或凝神聆听,或专心记录,让学习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 <p class="ql-block">  下午,徐凯文博士通过大量来访者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在危机处理方面“快速稳定化”与“系统性资源整合”的具体做法,其核心观点与实践包括: 1. 危机三阶段模型:将危机分为紧急应对(安全优先)、心理干预(情绪疏导)、长期恢复(社会功能重建),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2. 心理急救(PFA)本土化: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强调“先稳定,后处理”,避免过早创伤暴露,优先使用“情绪容器”技术缓解急性应激反应。 3. 多方联动机制:主张家庭、学校、社区、专业机构协同干预,例如在校园危机中建立“心理-行政-医疗”联合响应小组,避免碎片化处理。 4. 预防与教育:推动“心理免疫力”培养,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危机演练提升应对能力,减少二次伤害。 </p><p class="ql-block"> 徐凯文的策略注重实效性与文化适应性,兼顾个体心理需求与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从徐凯文博士解决危机的智慧中深受启发,专心聆听,认真记录。</p> <p class="ql-block">辉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首日培训在收获与思考中落幕,但心灵的探索才刚刚启航。期待未来几日,我们继续以学促行,携手为家庭教育注入更多“心”能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