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讲好革命故事》 三十一师工兵营七五年老兵潘学文回忆录

广电退休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3月16日,这个日子于我而言,承载着太重的回忆。1979年的今天,历经战火洗礼的我们凯旋而归,可每一步都走得无比沉重,那是用战友的鲜血与生命铺就的归程。</p><p class="ql-block">回首往昔,云南边疆作战仿佛就在昨天。我们所在的部队从金平那发突进,任务艰巨而危险一一为进攻部队开辟通路,侦察道路·桥粱·排除地雷,扫除障碍物,保障道路畅通。每一次踏上未知的土地,都如同踏入生死的边缘,每一步都可能是最后一步。</p><p class="ql-block">我们侦察班从那发大桥出发,一路向着越南封土县城·班绕散挺进。巴楠棍丶老虎冲·金竹钟丶巴沙山口……一个个地名,都刻着战斗的痕迹。在那些地方,地雷隐藏在每一寸土地之下,随时可能夺走战友的生命。但我们没有退缩,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一寸寸的地排查,一步一步地前进。</p><p class="ql-block">在这片充满危险的土地上,死神随时降临。那些流血牺牲的战友,他们的音容笑貌至今仍清哳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有的战友,刚刚还在与我并肩作战,下一秒就被地雷的爆炸声吞噬;有的战友,身负重伤却依然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是为了保卫祖国的边疆,为了人民的安宁而倒下的,他们的牺牲重于泰山。</p><p class="ql-block">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我对牺牲战友的悼念从未停止。他们的热血洒在了异国他乡,却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中。我也无比想念那些幸存的战友们,虽然各自天涯,但我们共同经历过生死,那份情谊早已融入了血液之中。</p><p class="ql-block">我们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守护了边疆的和平。这场战争让我深刻明白,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換来的。我会永远铭记这段历史,铭记那些牺牲的战友,铭记我们共同战斗的岁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向我的战友们致敬!愿牺牲的战友们安息,愿祖国繁荣昌盛,边疆永固!</p><p class="ql-block">三十一师工兵营七五年老兵潘学文</p> <p class="ql-block">潘学文</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站在这岁月的长河边,心中涌动的情感如同江水般滔滔不绝。手中的笔,似乎承载了千斤的重量,每一次落下都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缅怀。1979年的3月16日,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我们带着胜利的荣耀与内心的悲痛,踏上了归途。那片被战火蹂躏过的土地,每一寸都记录着我们的汗水、泪水,以及那些永远留在那里的英魂。</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云南边疆,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本应是人间仙境,却因战争的阴霾而变得凄凉。我们侦察班,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地带,为大军铺平道路。巴楠棍的密林深处,老虎冲的陡峭山崖,金竹钟的幽深山谷,巴沙山口的凛冽寒风,每一处都见证了我们的勇敢与坚持。我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p><p class="ql-block">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的名字如同星辰般璀璨,虽然陨落了,却永远照亮了我们的前行之路。我记得老张,那个总是笑眯眯的山东大汉,在一次排雷任务中,他毫不犹豫地扑向了即将爆炸的地雷,用生命保护了战友的安全;还有小李,那个刚满二十岁的小伙子,他的梦想是战争结束后回家娶妻生子,却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倒在了他梦寐以求的和平之前。他们的牺牲,是那么悲壮,那么崇高,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p><p class="ql-block">如今,岁月悠悠,转眼间已是数十载春秋。我时常在夜深人静时,翻看那些泛黄的照片,回忆着与战友们共度的点点滴滴。虽然时光荏苒,但那份战友之情却如同陈年老酒,越品越浓。每当国家需要,每当人民有难,我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因为我们深知,这是我们作为军人的使命与担当。</p><p class="ql-block">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不仅要向牺牲的战友们致敬,更要向所有为保卫祖国、守护和平而默默奉献的军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你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祖国的钢铁长城;是你们,用忠诚和勇敢捍卫了人民的安宁与幸福。愿牺牲的战友们在天堂安息,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边疆永固,和平永驻!</p><p class="ql-block">三十一师工兵营七五年老兵潘学文,以此文缅怀过去,致敬英雄,展望未来。愿历史铭记这一刻,愿和平之光永远照耀大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