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东湖高区组织了初中数学教师专题培训,7月10日上午由张伟老师主讲“数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下午由桂文通老师聚焦“中考数学试题评价与备考策略”,内容系统深入,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清晰指引。在上午开始之前,光谷四初舒超老师、光谷实验宴子老师和光谷八初张虹老师进行分享总结,昨日下午秦玉雪专家讲座聚焦教学全流程实操技巧:备课可借助智慧教育平台、DeepSeek与Kimi完成教学设计;PPT制作通过DeepSeek搭配扣子空间高效产出;Word墨迹公式等小技巧提升效率。讲座解决了教师对已知AI工具缺乏系统应用的痛点,节省摸索时间,助力探索教学与AI融合。这一系列活动为教师高效运用AI工具、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切实帮助。教育AI工具应用分享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实用指引。</p> <p class="ql-block">下午开始之前,光谷七初陈灿、光谷汤逊湖中学肖叶、光谷实验中学叶媛敏三位老师,分享了聆听张伟老师报告的心得。她们认为培训弥补了新课标研究不足的短板,深化了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明确不同学段培养重点。在教学实施上,需明确目标、构建知识体系、采用探究式教学、加强实践、善用信息技术。张伟老师的教学案例让她们对教学设计有新认识,未来将落实核心素养,促进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一、核心素养:数学教学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张伟老师从内涵、学段特征及教学实施三方面展开。他强调,数学核心素养源于抽象、推理、模型三大基本思想,集中体现为“三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不同学段呈现鲜明特征:小学侧重“意识”培养,如符号意识、数感;初中强化“观念和能力”,如模型观念、运算能力;高中则聚焦“关键能力”,形成素养发展的完整链条。</p><p class="ql-block">在教学实施上,张老师提出三大策略:一是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需融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明确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抽象、推理和模型能力的具体水平;二是推行单元整体设计,以“运算”“位置与大小关系”等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构建结构化知识网络;三是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观察、猜想、证明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过程。他以“四边形单元”为例,展示如何类比三角形研究方法,从定义、分类、性质到判定形成研究套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p> <p class="ql-block">二、试题评价:中考导向的晴雨表</p><p class="ql-block">桂文通老师从五个维度解析武汉市中考试题质量。在价值导向上,试题既通过环保统计、科技创新等情境落实立德树人,又以《九章算术》等素材渗透文化价值;内容要求上,全面覆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核心领域,分层设置认知要求,兼顾基础与能力;核心素养考查则贯穿数学眼光(如抽象几何图形)、数学思维(如函数建模)、数学语言(如规范推理表达)。</p><p class="ql-block">试题情境设计尤为亮眼,涵盖生活(购物打折)、科学(物体运动)、数学及历史文化四大类型,且每个情境都具备明确数学特征,如将购物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在测量学指标上,试题通过合理区分度与难度梯度,精准反映学生水平差异。</p><p class="ql-block">三、备考策略:靶向突破的路径</p><p class="ql-block">结合试题评价,桂老师提出系统备考建议。一是深化四项研究:研读课标时,需聚焦结构化知识、问题情境等五大落点;落实教材可采用“以退为进”“横向变式”“纵向拓展”三法;研究试题要关注立意、知识、解法、变式与评价;分析学情实现分层指导。二是夯实基础体系,通过“题型—方法”对应表,确保公式定理理解准确、应用熟练。三是强化化归与转化思想,如将不规则图形面积转化为规则图形求解。四是推行版块复习,如“函数综合”版块需打通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联,设计跨领域综合题。</p> <p class="ql-block">四、培训启示:教学实践的指南针</p><p class="ql-block">本次培训明确了两大方向:其一,核心素养培养需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单元设计、情境创设与思维训练,让“三会”素养落地课堂;其二,中考备考要紧扣课标与教材,在研究试题规律的基础上,兼顾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正如两位老师所言,数学教学既要扎根知识土壤,又要仰望素养星空,方能助力学生实现从知识掌握到能力素养的跨越。</p><p class="ql-block">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把单元整体设计、试题变式研究等方法运用于教学,在核心素养导向与中考备考间找到平衡点,推动教学质量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