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29日上午,在“国培计划(2025)——新田县中小学骨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的课堂上,新田县教育局信息中心刘庆主任带来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的思考和探索》课程,如一场及时雨,浇灌着我们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之心。</p> <p class="ql-block"> 一、AI融入教育:机遇与变革</p><p class="ql-block"> 课程伊始,刘主任便勾勒出AI时代教育的全新图景。从课前借助DeepSeek 智能生成个性化思考题、精准剖析学情,到课中依据预习结果推进互动、生成研讨资源,再到课后辅助作业批改与学情反馈 ,AI深度嵌入教学全流程,重塑教与学的模式。这让我们清晰看到,人工智能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可落地、能赋能的教学工具,为教师高效备课、学生精准学习开辟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 二、辩证看待:工具与人文的平衡</p><p class="ql-block"> 刘主任并未一味鼓吹AI的“全能”,而是引导我们辩证思考。他强调,人工智能是教育的辅助者,而非替代者。教师的人文关怀、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对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与引导,这些教育的灵魂环节,无法被技术取代。就像培训中展示的教学场景,AI生成教案、课件,却仍需教师注入教育理念、设计互动环节,让技术真正服务于育人目标。这种理性视角,让我们在拥抱新技术时,守住教育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三、行动指引:从认知到实践</p><p class="ql-block"> 课程不局限于理论宣讲,更给予实践路径。无论是推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资源库,还是讲解“ AIGC - IO四步四维”辅助教学模型 ,都在教我们如何把AI工具用起来、用得好。看着屏幕上AI辅助教学设计、生成分层习题的演示,我们明白,数字素养提升不是口号,而是要一步步将新技术转化为教学生产力,让学生享受到更具针对性、更生动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这场培训,是一次理念的更新,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我们将带着所学,以积极的姿态拥抱AI,让技术为教育创新赋能,同时坚守育人本质,在工具与人文的平衡中,探索属于新时代教师的教学新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