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2日上午,与吴战友依次参观游览了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中午十二点,我们坐景区观光车下山,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东门出景区,并在附近简单午餐后,乘地铁二号线去橘子洲景区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橘子洲景区路边景点指示牌随拍。</p> <p class="ql-block"> 交通很方便,地铁二号线一站路,就到了橘子洲站。因是星期天,游客很多。我们买好观光车票,走老年人绿色通道进了景区。</p><p class="ql-block">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中湘江江心,又称橘洲、水陆洲,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离长沙市中心1千米。</p><p class="ql-block"> 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长达5千米,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龙,面积0.614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橘子洲景区面积91.64公顷,为国家5A级景区,是长沙市的重要名胜之一。</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环橘子洲观光车游览路线图随拍。</p> <p class="ql-block"> 观光小火车绕橘子洲景区一圈,途中设了几个车站,供游客随时下车或上车。</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景区小火车随拍。</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景区游客最集中的地方是位于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和问天台、望江亭等附近。</p><p class="ql-block"> 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伫立在橘子洲头,于2009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揭幕落成。为国内最大伟人雕像。雕像由广州美术学院黎明院长创作,湖南省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雕像高32米,长83米。宽41米,以8700多块福建“永定红”花岗岩拼接而成,寓意“永定江山”。雕像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基础,突出表现毛泽东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形象。基座内设展览馆,展示橘子洲历史变迁与毛泽东革命活动史料。</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侧面拍摄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p> <p class="ql-block"> 围在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前的游客随拍。左边那个背挎包的背身是吴战友。</p> <p class="ql-block"> 由于游客太拥挤,我俩没去“问天台”和“望江亭”,直接回走了。</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前的游客随拍。</p> <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长沙》诗词碑</p><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长沙》诗词碑是橘子洲景区文化与历史的精髓代表,该碑高4.8米,长8米,厚0.2米,四周麻石嵌边,中嵌大理石。诗词碑1966年12月动工。1967年8月建成。碑的北面镌刻毛泽东手书“橘子洲头”四个鎏金大字,南面刻有《沁园春•长沙》,是根据毛泽东1961年10月16日手书,水印木刻复制稿制作而成的。</p><p class="ql-block"> 该诗词碑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沁园春•长沙》诗词碑南面随拍。</p> <p class="ql-block"> “谁主沉浮”雕像群</p><p class="ql-block"> “谁主沉浮”雕像群是橘子洲景区名人文化园的精华所在。雕像栩栩如生,伫立或坐在绿茵之中,鲜花依偎,橘林相伴。五位雕像人物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向警予、萧三,他们是新民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以毛泽东为首的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初旨,后确定“改造中国和世界”宗旨,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谁主沉浮”圆石球随拍。</p> <p class="ql-block"> 雕像人物从左至右依次是:</p><p class="ql-block"> 向警予、蔡和森、毛泽东、何叔衡、萧三。</p> <p class="ql-block"> 向警予、蔡和森、毛泽东、何叔衡、萧三生平简介随拍。</p> <p class="ql-block"> 枕江亭,为一组江南园林风格的仿古建筑组成。</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枕江亭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枕江亭局部及周边风光随拍。</p> <p class="ql-block"> 美孚洋行旧址</p><p class="ql-block"> 美孚洋行位于橘子洲中部,建于1924年,为美国美孚石油公司长沙经理处的住宅楼。1904年开埠以后,美孚石油公司进入长沙,设立洋行,建造油池,经营“洋油’。该建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占地面积446平方米,建筑面积892平方米,为二层美式建筑。建筑造型独特,布局规整,门庭突出,阳台有“美孚”标志,坡屋顶,大红瓦,硬山墙,无出廊,红砖清水墙,墙角用砖砌饰,外墙有带状装饰,窗作弧形拱饰,做工精致。</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美孚洋行旧址建筑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美孚洋行旧址现为乐之书店,图片为摆放在书店门口的,部分作家手印介绍图片随拍。</p> <p class="ql-block"> 美孚洋行旧址建筑局部及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唐生智公馆</p><p class="ql-block"> 唐生智公馆位于橘子洲景区的中部,始建于1926年,建筑面积653平方米,为时任湖南省代省长唐生智将军的住所。</p><p class="ql-block"> 唐生智(1889-1970年),湖南东安人,字孟瀟,号曼德,著名爱国将领和爱国民主人士。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1949年出任湖南人民自救委员会主任委员,参与湖南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唐生智公馆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外廊式建筑,坐北朝南,上下二层,平面呈曲尺形,带八角形阁楼。2007年进行维修。</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为湖南省近现代保护建筑。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唐生智公馆侧立面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神职人员寓所旧址</p><p class="ql-block"> 神职人员寓所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为美国复临安息日会所建。共有五栋,为二层外廊式清水红砖楼房,部分附有八角楼设计。体现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总占地面积约985平方米,建筑面积1970平方米。现已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该建筑进行修缮,部分改造为餐厅和游客服务设施。</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神职人员寓所旧址部分建筑随拍。</p> <p class="ql-block"> 神职人员寓所旧址部分建筑及人文风光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婚庆园</p><p class="ql-block"> 婚庆园位于橘子洲景区中部,美孚洋行旧址附近,是集婚恋主题餐饮、婚纱婚庆拍摄、户外婚礼、婚恋婚庆旅游相结合的,湖南唯一的5A级景区综合型婚庆文化园。</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婚庆园景观亭随拍</p> <p class="ql-block"> 婚庆园“鹊桥”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婚庆园周边风光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景区有梅园、橘园、竹园等园林景观。本图片为竹园风光部分随拍。</p> <p class="ql-block"> 梅园肯德基店(网红打卡拍照地)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湘江游轮观光橘洲码头(东)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景区其他建筑部分随拍。</p> <p class="ql-block"> 长沙海关公廨旧址</p><p class="ql-block"> 长沙海关公廨旧址位于橘子洲景区中部湘江大桥下,是湖南省内少有的一栋“殖民式”的建筑。清光绪年间长沙辟为商埠后,1904年7月1日开关,先在小西门设立海关,后又于潮宗街设新海关,此两处建筑均在1910年“抢米风潮”中被焚毁,故于1911年重建海关公廨于橘子洲。公廨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2平方米,主楼为一栋两层楼房,坐东朝西,砖木结构,花岗石墙基,联拱敞廊,屋面为绿色瓦楞钢板瓦。</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为长沙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长沙海关公廨旧址主楼建筑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主楼侧立面随拍。</p> <p class="ql-block">主楼内廊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海关公廨旧址附楼建筑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长沙海关公廨旧址展出的石牌文物随拍。左为盐务稽核处石牌、右为岳州关石牌。</p> <p class="ql-block"> 长沙海关公廨旧址展出的部分图片随拍。</p> <p class="ql-block">长沙海关公廨旧址前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景区大门前广场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景区部分其他风光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湘江岸边及对岸建筑风光等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结束橘子洲景区的游览,不到四点,遂乘网约车去天心阁景区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 天心阁景区因天心阁而命名,以天心阁与长沙古城墙为主要景点,与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崇烈亭、崇烈门等组成景区核心景观。</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天心阁牌坊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景区位于天心路17号,距橘子洲景区约3公里。网约车四点半到了景区入口处,刷身份证进入景区后,直接上山去天心阁参观。</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天心阁上山台阶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天心阁山门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古城墙原为土筑,明洪武元年(1372年)改为石基砖墙。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加高增厚。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进攻长沙时,曾在此激战,墙体遭严重损坏。后重修,增筑炮台9座,左、右加月城。1914年后长沙拆除城垣,仅保存此段高13.4米,长251米的城墙。1983年全面维修。</p><p class="ql-block"> 该段城墙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天心阁城墙部分随拍。</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p><p class="ql-block">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始建年代不详,清代至民国曾数次大修。主阁居中,栗瓦石栏,檐牙高啄,通高14.6米。两侧副阁辅佐,廊庑相连。1938年天心阁及周围建筑毁于“文夕大火”。现阁为1983年在原址重建,有楼阁三层。建筑面积846平方米,碧瓦飞檐,朱梁画栋。</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长沙城战事连连。天心阁因其地势较高成为军事重地。清乾隆年间战事平息,城南书院迁入,天心阁逐渐吸引大量文人墨客。清道光二十九年,学者邓显鹤在天心阁举办吟诗会,湖湘名流云集,后刊刻诗集《城南唱和诗》,广为流传。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攻打长沙时,天心阁再次被军事征用。后经几任湖南巡抚多次修缮,天心阁重新开放,吸引何绍基、郭嵩焘等晚清文学大家登阁赋诗。新中国成立后,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文化名人到此游览。</p><p class="ql-block"> 天心阁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天心阁北额上书“楚天一览”匾额。</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主阁南一楼门前匾额“湖湘胜境”随拍。</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南屏位于主阁楼南侧,为三层仿明清建筑,高10米,与主阁以廊连接。</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天心阁副楼南屏建筑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天心阁景区其他建筑部分随拍。</p> <p class="ql-block">天心阁阁顶部分随拍。</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三层眺望周边建筑及街景等随拍。</p> <p class="ql-block"> 崇烈亭</p><p class="ql-block"> 崇烈亭前身为午炮亭、国耻纪念亭。清末民初,为统一全城时间,亭中置黄铜火炮一门,每日正午鸣炮三响以报时。1929年,为纪念济南“五三惨案”遇难同胞,拆除午炮,改建国耻纪念亭,亭中有水泥绘制的国耻地图一帧,租割失地均涂有鲜明的彩色,以唤起民众爱国热情,后该亭毁于“文夕大火”。1946年,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会战”中阵亡的将士,当时的湖南省政府在国耻纪念亭的原址建十六柱斗拱、八角歇山顶亭一座,名曰“崇烈亭”,亭额系蒋介石先生亲笔题写。</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崇烈亭景观部分随拍。</p> <p class="ql-block"> 崇烈门</p><p class="ql-block"> 崇烈门,始建于1946年,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会战”中阵亡的将士,由蒋介石、陈诚、张治中等人带头捐款修建的。崇烈门为牌坊式建筑,全麻石打造,宽8.5米,高5.9米。</p><p class="ql-block"> 崇烈门上对联为“气吞胡羯,勇卫山河”。</p><p class="ql-block"> 崇烈门在文革时期被毁,现崇烈门为2006年参照老照片在原址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崇烈门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崇烈门另一面匾额“义重于死”随拍。</p> <p class="ql-block"> 崇烈塔</p><p class="ql-block"> 崇烈塔,又名白塔、守望塔,始建于1946年。系抗日纪念性建筑。塔高6.6米,全麻石结构,塔基为六变形,塔身由圆盘和圆柱构成,圆柱上端的圆球寓意地球。球面刻有中国地图,球的上方昂首屹立一头石狮。石狮明眸远望,寓意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崇烈塔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火药局巷</p><p class="ql-block"> 天心阁火药局是长沙历史上重要的工业遗址。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湘抚张亮基采纳左宗棠建议。向城南富户借银充饷,解了一段燃眉之急……长沙之围虽解,张亮基犹有后怕。经奏准,在长沙设火药局。命黄冕主持在长沙府城隍庙内铸火炮,造火药,火药局巷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火药局巷牌坊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从天心阁景区出来,不远处是蔡锷南路,因我们住的酒店在蔡锷中路中山路附近。于是顺着蔡锷南路一直走到酒店。</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沿途城市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所有照片均为原创,文字材料部分取自景区简介或百度网络。背景音乐选用纯音乐(最美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 发表时间:2025.07.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