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寒少年的觉醒 <p class="ql-block">1909年6月11日,叶凯(又名叶如针、叶依四)出生于福建省福州鼓山后屿乡棋杆里一个贫苦工人家庭。全家七口人仅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生活的艰辛从小就刻在了这个少年的骨子里。15岁时,叶凯到福州新德昌鞋店当学徒,开始了饱含辛酸的学徒生涯。老板的刻薄凶狠与民众的疾苦交织在一起,在他心中埋下了反抗旧社会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出师后,叶凯在三友鞋店当制鞋工人。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中共福州市委领导成员黄孝敏。黄孝敏敏锐地发现这个朴实开朗的工人后代对现实不满,在工友中有威望,便有意接近他,启发他认识社会黑暗的根源。1928年初,叶凯投身革命洪流,并于1929年初由黄孝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为民族解放奋斗的革命生涯。</p> 农民运动的播种者 <p class="ql-block">在叶凯的影响下,家乡不少农民开始向他靠拢。他秘密传播革命真理,提高农民觉悟,先后发展王则炎等五位农民骨干入党,使后屿乡成为党组织秘密联络点,并建立了党支部。叶凯用朴实的语言和实际行动,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常常利用农闲时间走村串户,以拉家常的方式向农民讲解革命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露地主阶级的剥削本质,激发农民的阶级觉悟。</p> 工人运动的先锋 <p class="ql-block">根据福州市委指示,叶凯被派往人力车工人中开展工运工作。他与工人交朋友,帮他们办事,用革命道理启发工人觉悟。当时车行老板常加车租,兵差勒索多,工人收入难以为生。叶凯抓住减少车租这一核心问题,积极宣传组织,工人们齐心罢工,高呼"不加薪、不减租,决不拉车"的口号,迫使车馆主让步。这次胜利让工人们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叶凯也由此赢得鞋业和人力车工人的广泛尊重,被推选为福州市鞋业工人总代表、市工会联合会执委。他善于团结工人群众,注重在工人中培养骨干力量,为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 抗日救亡的旗手 <p class="ql-block">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抗日怒潮席卷全国。叶凯认为家乡后屿小学基础好,是理想的活动点。经组织同意,他与黄孝敏一道组织抗日宣传队。白天,黄孝敏在街头设摊掩护;夜晚,他们研究行动方案。9月30日,反日救国会在后屿乡召开,叶凯发表激昂演讲,群众热烈响应。会后,后屿小学师生组成宣传队,深入田间街巷宣传抗日。</p> <p class="ql-block">1932年1月初,叶凯、王于洁等领导福州各校学生在西湖公园举行爱国宣传大会,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并组织宣传队赴鼓楼、南街等地以评话形式宣传,影响广泛。1930年至1933年,叶凯主要负责工运工作,积极在工人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壮大做出重要贡献。期间,福州中心市委发展至19个支部,党员百余名。他善于将抗日救亡运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p> 苏区建设的栋梁 <p class="ql-block">1933年5月,叶凯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执委。6月,任市委组织委员。同年10月至12月,代理市委书记。1934年1月,任中共临时省委常委兼组织工作。党的信任使他更加兢兢业业,全心投入革命。</p><p class="ql-block">1934年4月,因叛徒出卖,市委机关遭破坏。叶凯与王于洁迅速撤离并通知同志。随后他们赶往厦门,又转赴连罗苏区。叶凯化装成掌鞋匠,跋山涉水抵达苏区,先后担任工农红军第13独立团政委、罗源县委书记。在党的领导下,他带领战友们摧毁30多个反动民团,建立罗源县苏维埃政府,乡苏政权从70多个扩展到170多个。他注重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政权,使苏区建设扎实稳固。</p> <p class="ql-block">1934年8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罗源。在粟裕指挥下,连罗13独立团及地方武装配合抗日先遣队攻克罗源县城,歼敌千余。叶凯主持诉苦审判大会,处决了国民党县长徐振芳等8人。8月下旬,叶凯主持召开连罗县委会议,制定分田政策,掀起抗租土改运动,有力巩固了苏区政权。他深入基层,了解农民需求,使土地改革政策得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p> 英勇赴死 慷慨就义 <p class="ql-block">1934年底,国民党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施行"三光"政策。在敌强我弱之际,叶凯决定率部转移至西洋岛一带活动,并将部分队伍化整为零。他本人潜回连罗地区,在丹阳山头洪塘岩洞藏身两个多月。后与江曾桂化装成和尚,巧妙通过关卡,转移到福州。</p><p class="ql-block">1935年农历五月初,叶凯返乡时不幸落入叛徒吴太成圈套,被捕入狱。敌人严刑拷打,施以电刑,叶凯始终坚贞不屈。1935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叶凯衣衫不整,拖着沉重镣铐,被押赴福州西门鸡角弄刑场。他一路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工人阶级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26岁的革命者昂首挺胸,从容就义。</p> 精神永存 光照干秋 <p class="ql-block">叶凯的一生虽如流星般短暂,却以磐石般的信念和英勇卓绝的行动,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抗日救亡和苏区建设的壮阔史诗中,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坚毅果断、稳重机警的品格,谦虚谨慎、作风正派的操守,以及艰苦朴素、脚踏实地的精神,穿越时空,永远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值此叶凯烈士英勇就义90周年之际,我们深切缅怀这位从贫寒鞋匠成长起来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他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最纯粹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他的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炬,穿越九十载峥嵘岁月,依然熊熊燃烧,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激励一代代后来者铭记历史、赓续血脉、奋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红色八闽》编辑部</p><p class="ql-block">文: 叶钦惠(叶凯烈士孙子)整理</p><p class="ql-block">编审: 陈上旭</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于《福州英烈》、《福建革命烈士传略》等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