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十月的美篇

金色的十月

<p class="ql-block">500志愿军夜袭迷路,陷入6000英军重围,绝望之时三营长创造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年4月,志愿军在金化地区的战斗逐渐白热化,此前嚣张跋扈的美韩联军频繁失利。志司根据当时的战局迅速制定战术,要派一支部队深入穿插敌后,痛打落水狗,连夜对落荒而逃的韩6师发起夜袭,进而扩大战果。</p><p class="ql-block">深陷绝境</p><p class="ql-block">韩6师是我军的老对手了,互相之间彼此了解。也正是因为这种了解,我军的352团和354团进展迅速,在战场上不断压缩韩6师的活动空间。而韩6师因为了解我军的实力,这两个团又是精锐部队,因此见到战况不利时选择后撤,以确保不被我军在战场上全歼。</p><p class="ql-block">在这场击溃战中,354团3营打得最猛,位置自然也就最靠前。当志司决定派兵穿插时,3营成了执行此次穿插敌后任务的关键。3营当时接到的命令是,连夜对韩6师发起奇袭,消灭韩6师的有生力量以后,迅速攻占敌人的一处关键防御阵地,从而切断敌军东西两部的联系。</p><p class="ql-block">时任3营营长的李德章,接到命令以后与当时在3营的团参谋长刘玉珠一起负责指挥此次作战,3营将士连夜追击韩6师,终于在沐洞里拦住了韩6师,双方在此地展开了激战。一夜激战过后,韩6师败下阵来,3营连夜继续追击。</p><p class="ql-block">3营此战本来是取得了一场大胜,但随着夜色逐渐消退,天亮以后却让李德章发现不对劲儿,战局几乎是急转直下。为何会如此?因为3营打落荒而逃的韩6师,在夜间追的方向出现了偏差,意外遭遇了准备向西支援的英军和加拿大军。</p><p class="ql-block">英军当时有一个旅的兵力,按照英军的惯例,机械化部队兵力在4000余人,而步兵旅的兵力则会达到5000余人(包含澳大利亚营),再加上加拿大军一部,兵力直接超过了6000人。最要命的是,3营当时所处的位置实在是太差了,竟然直接深入了敌军腹地,完全陷入了6000敌军的重围之中。</p><p class="ql-block">这支英军27旅的实力不容小觑,虽然整体实力不如美军,但英军27旅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坦克、榴弹炮等重武器也都配备十足。值得一提的是,英军27旅中可没有新兵参战,全都是经历了二战洗礼的老兵,实战经验绝对丰富。</p><p class="ql-block">这样一支武器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的军队,在兵力上又达到了我军整整12倍之多,足可见志愿军3营当时的处境多么危险。反观3营的情况,虽然我军将士斗志昂扬,但毕竟3营的总兵力不过500人。</p><p class="ql-block">而且,3营此前一直处于作战状态,根本没有时间休整,武器弹药和粮食补给经过昨夜的激战,都已经消耗殆尽了。本来打算完成分割敌人的任务以后,立刻就能得到休整和补给,却没想到如今意外陷入了敌军的重围之中,想要突围简直是难如登天!</p><p class="ql-block">创造奇迹</p><p class="ql-block">由于当时天已经亮了,3营又是主动闯入了27旅的防御阵地,行踪自然无法隐匿,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英军发现了。英军侦察清楚3营的兵力和状态以后,自信瞬间就上来了,形成包围圈后很快就制定出进攻计划,坦克、火炮直接调集到位,只等一声令下就要全歼3营了。</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3营长李德章发现情况不妙以后,立刻找到了团参谋长刘玉珠商量对策。面对如此绝境,众人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突围。虽然如此处境突围的成功率并不高,但即便是最差的分散突围,也总归是能保住一部分人的性命,比坐以待毙被全歼还是要好很多的。</p><p class="ql-block">李德章统计了3营的弹药情况,整个营的轻机枪不过10挺,手榴弹平均一个人能达到两颗就不错了。从火力来看,即便是突围都不容乐观。其实简单盘算一下就能明白,3营的子弹数量不多,火力又不足,想要打死6000敌军不太现实。</p><p class="ql-block">另外,3营的手榴弹数量也实在太少了,若是炸步兵还勉强能坚持,但炸坦克需要大量的手榴弹集束,这仗打起来实在是捉襟见肘。但李德章这个时候却做出一个惊人决定,他不仅不打算带着3营突围,而且还要带着3营和6000顽敌硬碰硬的打一场。</p><p class="ql-block">李德章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一阵热议,但李德章最后还是赢得了干部们的同意。其一,从当时的情况来看,3营已经处于绝境,想要全身而退几乎没有可能;其二,6000顽敌当时的企图是向西增援,他们当时驻守的防御阵地恰好处于东西结合部,即便3营强行突围出去一部分人,也不会对英军造成任何阻力,甚至造成伤亡都不会太大。</p><p class="ql-block">反而是英军,在3营突围以后,马上就会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力西去增援。届时,我军主力部队的侧翼将压力倍增,搞不好要打乱整体部署。基于这两点考虑,李德章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在所有人都以为3营要突围时,却要打一场强硬的阻击战!</p><p class="ql-block">李德章下令部署火力,又搜集了全营的手榴弹,捆绑成手榴弹集束。英军的坦克发起进攻以后,我军将士便纷纷手持手榴弹集束,等敌军坦克靠近后,凭借火力掩护逼退步坦协同的步兵,寻机钻入坦克下方,炸毁坦克的履带,让敌军坦克暂时瘫痪。</p><p class="ql-block">凭借这样的战术,敌军的坦克开路策略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敌军也没有就此罢手,而是调集了大批火炮,开始对3营阵地狂轰乱炸。由于当时3营仓促迎战,根本没修筑什么掩体,面对敌军的炮火时造成了很大的伤亡。</p><p class="ql-block">李德章当时被炸断了腿,却依然没有下火线,滚入战壕后继续指挥作战,直至昏迷。等李德章醒转过来时,惊闻团参谋长刘玉珠壮烈牺牲,教导员马仲吉接过指挥权以后也随之牺牲。各连均有重大伤亡,但并未失去作战能力,始终坚守阵地不退,直至夜幕降临。</p><p class="ql-block">一天的激战下来,除了此前派出去伪装突围的部分将士外,坚守阵地的将士数量只有100余人。但英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久攻不下后决定撤走。他们明明占据优势,为何要选择撤退?因为英军对志愿军产生了恐惧,又清楚志愿军夜战能力极强,即便是美军也被打得落花流水,这才在夜幕降临时萌生了退意。</p><p class="ql-block">对于敌军的想法,李德章可谓是了然于胸,遂集结全部兵力对敌军展开追击,重创了澳大利亚营。经此一战,3营一战成名,3营和7连8连、机炮连四个单位,全都荣立集体一等功,这在我军军史中极为罕见,简直就是创造了奇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