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关于“死亡”,人们总在寻找一种温柔的解释。有人说,死亡并非终结,而是一场乔迁之喜,是从有儿女的地方,搬到有父母的地方。如此一想,死亡便不再那么可怕。</p>
<p class="ql-block">我的婆婆去世前两天,曾打开衣橱翻找包袱和衣物。保姆问她这是在做什么,她轻声说:“我娘来接我了,我得收拾收拾,准备走了。”那一刻,她神情安然,仿佛只是即将踏上一次归家的旅程。晚上九点多,保姆给我打了电话,我说明天上午过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我如约而至。只见老太太自己洗了脸,刷了牙,精神还不错。保姆煮了馄饨,她喝了一碗,还吃了四个鹌鹑蛋,又喝了半碗汤。饭后,她自己从餐桌走到沙发,坐下歇息。保姆递上温水,她服用了药物。我见一切平稳,便对保姆说:“应该没事了,我去买菜,回头回家做饭。”谁知,这竟是我与她见的最后一面。</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我稍作休息。平日里她午睡不过一小时,那天却破天荒地睡了两个小时。三点刚过,我刚醒来,便接到保姆的电话:“妹妹,你快点过来,大姨我叫不醒了。”我连忙赶过去,却发现她真的走了,脸上还带着安详的神情,仿佛只是沉入了一场永不醒来的梦。她享年八十八岁,走得平静而从容。</p>
<p class="ql-block">我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画面中一位老人临终时,仿佛看见父亲微笑着前来迎接。她脸上浮现出孩童般的笑容,欢快地奔向父亲。那一刻,时间仿佛倒流,她不再是年迈的老人,而是那个被父亲疼爱的小女孩。画面温馨而动人,让人相信,死亡或许并非别离,而是另一种重逢。</p>
<p class="ql-block">父母与子女的缘分,是血脉相连的牵绊,不仅仅是一世的陪伴,更可能是跨越生死的守候。而夫妻之间,虽有“生同衿,死同穴”的誓言,但据说灵魂并不同行,而是各自回到最初的归属。因此,我们更应珍惜今生的相遇,因为来生未必还能重逢。</p>
<p class="ql-block">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它或许是与亲人的重逢,或许是灵魂的归乡。无论怎样,它都值得我们以温柔之心去理解,去接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