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文物精品展》(2025年7月9日)

渔舟(成都)

<p class="ql-block">  两天前,蔡进老师告诉我们:三星堆博物馆7月7日新推出了《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p><p class="ql-block"> 今天,高温暑热,仍挡不住暑假前往三星堆博物馆观展的游客,上午10点半左右,我们到达时,“今日门票已告罄”。好在60岁以上老者,凭身份证即可直接进入,何况我们只是参观“古希腊的旅程”展。进去展厅后仍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博物馆旅游热经久不息。</p> <p class="ql-block">  《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是由希腊文化部、三星堆博物馆、良渚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展览。</p><p class="ql-block"> 展品包括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雅典卫城博物馆、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等31家博物馆的172件/组珍贵藏品(含9件复制品),种类涵盖陶器、青铜器、金器、大理石雕像以及湿壁画等,生动地展现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成就与对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希腊历史发展不同时期孕育了独特的文明成就,对西方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1. 史前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前2000年)</p><p class="ql-block"> 2. 青铜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前1100年):米诺斯与迈锡尼文明</p><p class="ql-block"> 3. 黑暗时代(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100年-前800年)文明倒退与缓慢复苏。</p><p class="ql-block"> 4. 古风时期(约公元前800年-前500年) 城邦确立,文明全面复兴。</p><p class="ql-block"> 5. 古典时期(约公元前500年-前336年):文明的黄金时代,民主巅峰、文化繁荣与城邦争霸。</p><p class="ql-block"> 6. 希腊化时期(约公元前336年-前30年):希腊文化向欧亚非扩散。</p><p class="ql-block"> 希腊的各个时期以其独特的政治制度、文化创造,深刻塑造了西方的民主、哲学、艺术与科学传统,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 雅典娜女神还愿雕像(公元前5世纪晚期)</p><p class="ql-block"> 人们通过奉献还愿雕像来表达对雅典娜女神的虔诚,祈求她的庇佑,期望在战争、生产、生活等方面获得成功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  阿伽门农黄金面具(复制品,公元前16世纪下半叶)</p><p class="ql-block">. 在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死后,人们依其面貌所制成的黄金面罩,是强盛一时的迈锡尼文明的最好明证。</p><p class="ql-block"> 《荷马史诗》记载:阿伽门农是古希腊迈锡尼国王,在特洛伊战争中,经过十年围城最终用“木马计”打赢了战争。</p> <p class="ql-block">  金面具原件是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在三星堆博物馆里,“阿伽门农”金面具与古蜀铜纵目面具‌交相辉映,一场酝酿了千年的文明对话,在青铜神树下悄然展开。</p> <p class="ql-block">  迈锡尼金面具造型逼真,对人物的五官眉眼等细节描绘清晰,生动地反映出逝者的面庞,展现出迈锡尼文明时期高超的艺术水准和审美观念,是珍贵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金带(公元前16世纪)</p> <p class="ql-block"> 基克拉泽斯时期的女性大理石雕像(公元前2700-前2200年)</p> <p class="ql-block"> “煎锅”形陶器(公元前3200-前2700年)</p> <p class="ql-block">  来通陶杯(公元前17世纪)</p> <p class="ql-block">花盆(陶-公元前1600年)</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壶(公元前17世纪)</p> <p class="ql-block">彩绘乳头陶壶(公元前16世纪)</p> <p class="ql-block">陶面具</p> <p class="ql-block">  来通陶杯(公元前1600-前1450年)</p><p class="ql-block"> 古希腊来通杯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古老饮器。“来通”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流出”。来通杯主要用于礼仪和祭祀活动,人们通过举起来通杯将酒一饮而尽或倒在地上,表达对神的敬意,或用于血祭等仪式。</p> <p class="ql-block">  陶壶(公元前1800-前1600年)</p> <p class="ql-block">  线形文字B泥板(公元前1800-前1700年)</p> <p class="ql-block">  线形文字B泥板</p><p class="ql-block"> 线形文字B泥板是古希腊迈锡尼文明的“百科全书”,其破译不仅解开了青铜时代希腊的语言密码,使希腊文明的连续性从古典时期上溯至青铜时代,成为理解西方文明起源的关键钥匙。</p> <p class="ql-block"> 展厅布置模拟“迈锡尼狮子门”。</p><p class="ql-block"> 迈锡尼古城“狮子门”是世界第一座将浮雕与墙壁融合的建筑。两头雄狮象征武力,中间的石柱象征权杖。</p> <p class="ql-block">马鐙罐(公元前12世纪)</p> <p class="ql-block"> 带喙赤陶壶(公元前1520-前1440年)</p> <p class="ql-block">雪花石膏赤陶(公元前1520年)</p> <p class="ql-block">单耳陶酒杯(公元前1520-前1410年)</p> <p class="ql-block">陶棺(公元前12世纪)</p> <p class="ql-block">宫殿式陶罐(公元前1500年)</p> <p class="ql-block">红玉髓项链</p> <p class="ql-block"> 蝴蝶浮雕金质圆形饰件(公元前14世纪)</p> <p class="ql-block">  五彩韵律基克拉泽斯陶盘(公元前17世纪中叶)</p> <p class="ql-block">  野山羊风格陶酒壶(公元前630-前600年)</p> <p class="ql-block">  车轮上的骑马战士小雕像(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p> <p class="ql-block">  红绘双耳喷口混酒器(公元前420年)(展厅门前广告展示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红绘双耳喷口混酒器是古希腊时期用于混合酒和水的容器。</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30年,雅典安多西多斯陶器作坊开始生产红绘陶瓶。该技法以黑釉为背景,让人物等形象保留陶土的红色,与之前的黑绘技法相比,红绘线条更灵活流畅。</p><p class="ql-block"> 人物刻画写实生动,通过姿态、动作、表情等,表现酒神狄俄尼索斯及其女信徒迈那得斯的场景,能让人感受到他们的狂欢状态。</p> <p class="ql-block">双耳陶瓶(公元前800-前750年)</p> <p class="ql-block">  几何风格提水罐(公元前750-前725年)</p><p class="ql-block"> 几何风格是古希腊黑暗时期末期和古风时期艺术中的一种风格。因陶器瓶画装饰主要采用抽象的几何图案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几何风格调酒碗(公元前730-前690年)</p> <p class="ql-block">  泛雅典娜节双耳瓶(公元前425-前400年)</p><p class="ql-block"> 泛雅典娜节双耳瓶是古代希腊用于雅典城每4年举行一次的泛雅典娜节的奖品容器。</p><p class="ql-block"> 雅典娜女神形象,她身穿无袖长袍、头戴战盔、手执矛与盾,有的形象还会与橄榄树联系在一起,象征和平和繁荣。</p> <p class="ql-block">洗涤陶盆(公元前630-前620年)</p> <p class="ql-block">  青铜库罗斯(男青年)小铜像(公元前6世纪)</p><p class="ql-block"> “库罗斯”是希腊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艺术中最重要的雕塑类型,指青年男子的全身裸体雕像,体现了当时贵族阶层理想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重装步兵青铜像(公元前540-前525年)</p> <p class="ql-block"> 斯芬克斯形饰预构件(公元前6世纪)</p><p class="ql-block"> 斯芬克斯形象最早起源于古埃及,是法老卡夫拉为彰显自己的神性和王权而建造。公元前两千纪初,斯芬克斯形象传入爱琴海地区以及古希腊等地出现,被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阿提卡黑绘双耳瓶(公元前525-前510年)</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末,阿提卡地区制陶业繁盛,阿提卡黑绘双耳瓶在此期间大量生产,是当时古希腊社会生活与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题材主要来源于希腊神话故事和日常生活。如赫拉克勒斯的英雄事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狂欢场景等,也有描绘战士战斗、人们劳作等生活画面。</p> <p class="ql-block">  泛雅典娜双耳瓶(公元前425-前400年)</p> <p class="ql-block">提水罐(公元前555-前550年)</p> <p class="ql-block">  亚里士多德塑像(石膏复制品)(公元前1世纪)</p> <p class="ql-block"> 少女雕像(公元前520年)</p> <p class="ql-block">  赤陶还愿浮雕板画(公元前500-前450年)</p> <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南墙浮雕</p> <p class="ql-block">  系凉鞋的尼姬女神浮雕(石膏复制品,公元前426-前421年)</p><p class="ql-block"> 尼姬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常与雅典娜结合为“雅典娜·尼姬”,象征战争与胜利。</p><p class="ql-block"> 女神单腿站立,身体微倾,正弯腰调整凉鞋系带。衣褶以透明化手法处理,紧贴身体曲线,展现出轻盈灵动的质感,被认为是古希腊艺术中“最具情色张力”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阿芙洛狄忒(维纳斯)女神雕像(公元前2世纪)</p> <p class="ql-block"> 阿芙洛狄忒(维纳斯)女神半身雕像(希腊化时期)</p> <p class="ql-block">米洛斯的浮雕(公元前470-前460年)</p> <p class="ql-block"> 白彩细颈花瓶(公元前480-前470年)</p> <p class="ql-block"> 刻有教练与运动员浮雕的墓碑(公元前4世纪)</p> <p class="ql-block"> 泛雅典娜节形制的红绘双耳瓶(公元前500年)</p> <p class="ql-block">  狄俄尼索斯大理石还愿浮雕(公元前1世纪)</p><p class="ql-block"> 狄俄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他是古希腊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p> <p class="ql-block"> 青年戏剧面具(公元前50-公元50年)</p> <p class="ql-block">石雕戏剧面具(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 泛雅典娜节双耳瓶(约公元前500年)</p><p class="ql-block"> 泛雅典娜节是古希腊雅典城邦为纪念守护女神雅典娜而设立的重要节日,融合了宗教祭祀、体育竞技、艺术展演和城邦政治等多重元素,被誉为“古希腊文明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跳跃配重运动员的红绘杯(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蛇形金手镯(公元前3世纪)</p> <p class="ql-block">金桃金娘花环(公元前4世纪晚期)</p> <p class="ql-block">金冠饰(公元前3世纪早期)</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黄金面具</p><p class="ql-block">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对于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三星堆文化和希腊的迈锡尼文明几乎是同一时期的,而且都是青铜文化的代表性遗址。阿伽门农的金面具和三星堆的金面具其实也是相得益彰,反映了东西两种文明在发展历程中的相似性。我们把两件金面具置于世界文明坐标系中时,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精湛与审美的差异,更是人类面对生命与永恒命题时的相似思考。两件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黄金艺术品,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奇妙呼应,无声诉说着人类文明进程中那些不约而同的精神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