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向阳 辽宁老干部大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三星堆</span></p> <p class="ql-block">在成都的第五天,我们夫妻俩人,自驾开着妹妹的白色吉普车,一路根据导航向三星堆奔去。爽朗的天气伴随我们的心情,经过一小时30分钟,跨越70公里的车程,到达了三星堆诺大的停车场,从远端停车位到博物馆步行10多分钟,才进入展区。真是规模庞大的三星堆呀!</p> <p class="ql-block">到三星堆不可错过的打卡点位,博物馆采用巧妙的馆园设计理念。置身其中,在充满古蜀韵味馆区与风景如画的园区之中穿梭用手机拍照,记录下馆区与园区互动的精彩瞬间,是多么令人神往啊!</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南岸,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蜀文化遗址。该遗址于1929年由村民燕道诚首次发现,分布面积约12平方千米,核心区域古蜀国都城面积约3.6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之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金杖等,这些文物展示了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此外,三星堆遗址附近还有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三星堆博物馆,这些景点为游客提供了更深入了解和体验古蜀文化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参观的人很多,骆驿不绝的由此刷身份证,进入馆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建筑高大宽广、气势恢宏,镜头选准位置,留下参观前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遗址考古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实证。</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得名于遗址所在地三个形似星辰的黄土堆,与月亮湾台地共同构成"三星伴月"的自然景观,这一地貌特征在当地沿用数百年后被考古界正式采用。</p> <p class="ql-block">在宽广的展馆广场,以三星堆特有的标志建筑物为背景,分别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在宽敞的展览大厅,以新颖奇特的时空造型为衬景,全视野的分别留影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考古发掘面积不足总面积的2%,却已出土近13000件编号文物。其中青铜神树高达3.96米,青铜大立人像高度达2.62米,均为同时期全球最大青铜器物。遗址内发现的玉石器作坊及人工土台建筑基址,显示其具备复杂的城市规划与社会分工。</p> <p class="ql-block">青铜工艺:采用分段铸造与组装技术,工艺精度达0.2毫米,远超同期中原地区的一体铸造水平。</p><p class="ql-block">黄金加工:金杖以0.02毫米金箔包覆木芯,厚度仅为现A4纸的1/4,展现了精密加工能力。</p> <p class="ql-block">青铜面具普遍具有高鼻深目、阔嘴巨耳特征,部分学者推测可能与古蜀人对神权的具象化崇拜有关。</p> <p class="ql-block">展览的影视厅播放远古的视频画面,使参观者更多的了解那个时候的生态世界。</p> <p class="ql-block">园区的绿化很完美,姹紫嫣红的装扮很漂亮,置身于其中,很难抑制不住我拿手机拍摄的欲望,于是一张张精美的画面,瞬间脱颖而出。</p> <p class="ql-block">走近这片竹林,就要结束今天近三个小时的参观活动,在告别三星堆的最后一刻,我们在翠竹青青的林中又各自留下夕阳红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我们驾车沿着来时路,踏上回成都的归程。参观虽然结束了,但三星堆古蜀文明仍萦绕在我的脑海中。那三星堆展现出的古蜀文明的神秘与辉煌。这些文物令人叹为观止。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多元与包容。三星堆的发现,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也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加自信。</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让我对古蜀文明有了新的认识,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天府神工开万象,三星堆里觅作坊。</p><p class="ql-block">滿目青铜凝鬼斧,纵眉金面拜巧匠。</p><p class="ql-block">百年玉璧含云气,千秋先人带雨霜。</p><p class="ql-block">今古交融观后思,古巫世界话沧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