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div>2025年6月的一天,我们驾车从北京出发去锦州,专程来参观向往已久的《 辽沈战役纪念馆 》。</div><div><br></div><div>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父母在东北老家参加了革命。回顾那段辉煌与难忘的历史,对全家人有着特殊的意义。</div><div><br></div><div>纪念馆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北京路附近,毗邻闹市街道。馆外车水马龙,馆内松柏苍翠,鸟语花香,一墙之隔恍如两个世界。</div><div><br></div>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首个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为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div><br></div> 怀着敬仰的心情,踏入庄严肃穆的纪念馆院内。首先映入眼帘是黑色花岗岩的烈士名录墙,上面镌刻着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五万余名指战员名字。<div><br></div> <div>纪念馆成立于1958年12月,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一级博物馆。</div><div><br></div>纪念馆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三年的历史。<div><br></div> <div>1945年至1948年的三年,是东北解放战争重要时期。东北人民解放军由初期的10余万人,发展到100余万人。</div><div><br></div> 1945年8月,中央制定了“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的方针,抽调十万大军,2万干部开创东北根据地。<div><br></div>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上右图)在布置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作战方案。<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型油画 《 四保临江 》</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军当年使用的各种机枪</h3><div><br></div> 1948年9月,毛泽东在西柏坡起早了《 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确定在东北战场与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div><br></div> 当时东北战场国共兵力对比表:国民党军55万人,人民解放军103万人。<div><br></div> 战役的第一阶段: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div><br></div> 橱窗内展示了三个纵队司令员使用的手枪。<div><br></div> 抗战时期缴获的日式轻重武器,在辽沈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这辆坦克是我军攻入锦州城墙的“功勋号”坦克。</div><div><br></div> 在辽沈战役中,缴获了大量国民党军各种美式山炮与迫击炮。<div><br></div> 大型油画《 塔山阻击战 》,展示了当时惨烈的战斗场景。面对10倍与己的国民党军陆海空联合进攻,塔山部队坚守阵地六昼夜,歼敌6000余人。<div><br></div> 塔山阵地遗存的一颗大树树干,烧焦的树干上布满了弹孔。<div><br></div> 1948年10月9日,东北野战军攻入锦州,活捉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div><br></div> 1948年10月17日,国民党60军军长曾泽生率2.6万官兵起义,长春和平解放。<div><br></div> 黑山阻击战时,我军战士与敌人肉搏使用过的刺刀。<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缴获的国民党军战防炮</div><div><br></div> 东北野战军为了全歼东北国民党军,日夜兼程向沈阳,营口进军。11月2日,解放了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沈阳,歼敌13.4万人,东北全境解放。<div><br></div> 图为人民解放军占领沈阳火车站的照片。<div><br></div> 解放军进驻沈阳后,不扰民宅,在大街休息。<div><br></div>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东北地区共参军160万人,出动民工313万人,男女老少送公粮、缝军衣、做军鞋、照顾伤病员,军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div><br></div> 这是一组军民鱼水情的雕塑,一位农村大妈正在给解放军伤员喂饭。<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支前担架队使用的运粮袋和水壶</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运送战略物资的“ 毛泽东号 ”机车</h3><div><br></div> 东北老百姓自发组织各种支前队,这是当年运送粮食弹药的马车。<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后方被服厂使用的缝纫机和制作的军装</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连建新公司用于军工生产的车床</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型油画 《 人民支前 》</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国战斗英雄名录墙</h3> 辽沈战役中,东北人民解放军牺牲1.4万余人,他们的英名和功绩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div><br></div> 展板记录了东北解放战争牺牲团以上干部名单( 共计40余人 )<div><br></div> 东北野战军( 后改称为第四野战军 )共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和1个铁道兵纵队,每块展板都记录着各纵队的简介。<div><br></div> 终于找到父亲1947年参军的部队( 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 ),1948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44军。<div><br></div><div>这只英雄部队参加过四平保卫战,攻打锦州等重大战役。牺牲师以下指战员9千余人,歼灭国民党军6万余人。</div><div><br></div> 每一面锦旗后面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仿佛也听到战士们取得胜利的欢呼声。<div><br></div>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有5万余名中华优秀儿女长眠在白山黑水中,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抒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div><br></div><div>英烈馆有十几尊烈士雕像,有身先士卒的指挥员,也有浴血杀敌的普通战士。</div><div><br></div> 朱瑞烈士,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在1948年10月义县战斗中不幸触雷,以身殉职,也是全国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div><br></div> 李兆麟将军,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松江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在哈尔滨被特务杀害,年仅36岁。<div><br></div><div>2009年,李兆麟被评为<b>《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b>。<div><br></div></div> 姜仁福烈士,朝鲜族,1946年参军,卫生班班长。辽沈战役开始后主动要求上前线。进军途中不幸牺牲,年仅19岁。<div><br></div> 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中共七大代表 ( 共六人 )<div><br></div> 《攻克锦州》全景画馆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艺术巨作。 全景画一端连着看台,一端与画面连接,浑然一体。使观众觉得自己站在当年的战场之中,极具感染力。<div><br></div> 全景画真实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31小时激战。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现代音响的技术合成,各种爆炸声、喊杀声使观众如临其境。<div><br></div> 2022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时强调,“ <b>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b>”<div><br></div> 走出纪念馆,心情有些沉重。此次参观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今天的和平与繁荣确实来之不易。<div><br></div><div>当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英烈们的功名同山河长在,与日月同辉。<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