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禾木景区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一处绝美景点,被誉为"神的自留地",这里有晨雾缭绕的白桦林、巍峨的雪山和原始的木屋村落,非常适合摄影和放松。</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地处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所形成的盆地,海拔1124~2300米,属丘陵山地地形,呈北高南底的走势,禾木河穿境而过。禾木村属寒温带高寒山区气候,年平均气温-4℃~9℃,全年无明显夏季,只有春秋两季相连,冬季长达7个月,最大积雪厚度可达3~5米。</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位于喀纳斯景区内,为蒙古族图瓦人的聚居地,有中国保留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图瓦人部落、有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禾木桥等景点。禾木村先后获中国第八个摄影创作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中国十大乡寨村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是傍在喀纳斯湖北面的一个令人神往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的四季,季季动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茂密的森林山峦,并有一条清澈的河从村中蜿蜒穿过缓缓流淌。那就是禾木河。它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的重要河流。禾木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友谊峰与喀纳斯湖东侧的冰川融水,自东北向西南流淌,全长约68公里,是额尔齐斯河的第二大支流。</p> <p class="ql-block">远山横黛近水含烟。河流穿越喀纳斯河与禾木村之间的山间断陷盆地,将禾木草原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形成独特的河谷风光。河流两岸分布着白桦林、尖顶小木屋(“木楞房”)等景观,晨雾与炊烟交织成童话般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那是一个像童话里才有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一走进禾木村,满眼都是小木屋。这些小木屋可不像城市里那些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房子。它们歪歪斜斜地站在那儿,每一块木板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有的小木屋看起来年纪很大了,木板的颜色变得很深,就像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慈祥。屋子的屋顶是尖尖的,上面还盖着厚厚的干草,冬天的时候雪落在上面,就像给小木屋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帽子,可爱极了。</p><p class="ql-block">小路两边是各种各样的小花小草,夏天的时候,那些花儿五颜六色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风一吹,它们就摇头晃脑的,像是在欢迎来这儿的每一个人。有时候还能看到几只小羊在路边吃草,它们可不管有没有人看,就只顾着低着头,津津有味地嚼着青草,那模样就像一群贪吃的小孩子。</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禾木桥。禾木桥是新疆禾木村的标志性建筑,最初由俄罗斯人建造于百年前,后经重建,现为木质结构,再加固水泥桥墩的桥梁,横跨禾木河,连接两岸交通与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p> <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仿佛让我耳边奏响了,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虽然空间横跨欧亚大陆与时间穿越200多年,但是它更加印证了,音乐🎶是不分国界的。</p><p class="ql-block">注:F大调第六交响曲(Symphony No. 6 in F major,Op. 68),又名“田园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亲自命名为《田园》。</p> <p class="ql-block">重霁峰可能指代因天气变化(如雨雪停止后)显现的山峰景观,或非专有之称谓。其实它就是一种误会。在中国传统文中,“霁”是雨雪停止后转晴朗的词,如雨霽雪霽。例如唐代皮日休在《通玄子栖宾亭记》中描述“霁峰倚空”,形容雨后山峰的明净。因此,“重霁峰”可能指代雨雪初晴后显现的山峰,带有动态变化的自然美学特征。此时此地这块石头也可能是出于文旅之需求而立耳!</p> <p class="ql-block">额尔齐斯大峡谷,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中的一处主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林密谷深谭清水涌!额尔齐斯大峡谷就是从可可托海开始的。从额尔齐斯河岸边的富蕴县城出发,转过108道弯的山路,绕过可可苏海湖,穿过可可托海镇,就进入到当地人所说的大东沟。大东沟,又叫神钟山峡谷,整体呈"U"形状,全长约8公里,底宽约10~40米,额尔齐斯河从中流过。两岸分列着神钟山、飞来峰、骆驼峰、神象峰、神鹰峰、小石门、人头马面等无数个极具个性的奇峰怪石,俱是裸露的花岗岩石壁陡峻。更奇特的是,那些奇异多姿的山峰多呈钟状、穹状、锥状。山峰表面,多有呈密集蜂窝状的凹坑 以及好似凝固的巨瀑一样的竖直沟槽。这些独特的花岗岩石峰,与峡谷内以杉树、松树、桦树和杨树为主的森林和叠石湍流的额河相得益彰,自然勾勒出一幅幅粗朴、苍凉而静幽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多么迷人的名字呀!她更加抓人的是,”可可托里的牧羊人”那首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描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失去丈夫的养蜂女带着两个孩子,在可可托海受当地人欺负,年轻的牧羊人挺身守护母子三人,两人擦出爱情火花。养蜂女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悄无声息地离开,托人告诉牧羊人她已远嫁。转眼深秋,可可托海草黄水枯,不适合牧羊,牧羊人却不愿离开,在那里等待他的爱人……当首次听到这首歌,就被它倾倒,2021年,这首歌终于实至名归地荣登中央电视台春晚,使这美妙绝伦的歌声迅速传播神州大地,以至五洲四海。</p> <p class="ql-block">你可能没有到过可可托海,也没有到过那拉提,但是相信你一定听过《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和《那拉提的养蜂女》以及《养蜂女的独白》这些散发着独特新疆风情的歌曲。是不是听过牧羊人和养蜂女的故事之后,就会产生一个无法遏制欲望,如果以后有机会到了新疆,一定、必须要去牧羊人的可可托海和养蜂女的那拉提去看看,看看能不能邂逅那个帅气的牧羊人和他心心念念的养蜂女。</p> <p class="ql-block">美丽动人的那拉提草原</p> <p class="ql-block">在可可托海的那些日子,牧羊人和养蜂女之间的两情相悦究竟是从一瓶牛奶或者一罐蜂蜜开始的,还是从一个眼神或者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开始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两个相爱的人才懂的、专属于两个人的甜蜜和温暖以及他们对彼此的顾念和守望,还有他们曾在可可托海许下过爱的誓言,可可托海与那拉提被他们的爱情故事贴上了一个浪漫的标签。这次旅行旅行使我终于踏上这片神奇浪漫激情四射的北疆大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