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1日至6月16日溆浦战友聚会及边城、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

琳璐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0日,这是松江新的火车站,第一次到这里上火车,好像是刚开始运行不久,好多店还没营业,火车站很气派,分南区和北区,北区上车要乘电梯到三楼。来这里上火车要穿过整个上海市有点远哈!为了明天溆浦的战友聚会,冒雨赶路在所不辞。</p> <p class="ql-block">4月11日入住富士酒店精选,组委会的战友们已先我们一天入住酒店,在酒店大堂迎接陆续报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组委会的战友们 ,为了这次聚会,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老兵在溆浦的叙水河畔故地重游。对五十年后今天溆浦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溆水古称序水,又叫溆浦河,因位于长江以南地区,所以取名为溆水江南,我国著名诗人楚大夫屈原曾被流放于此。</p> <p class="ql-block">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方便抗日物资运往抗战前线以陈霞龄为首的乡绅倡捐修建了堪称溆城一景的浮桥,桥长120多米,宽4米左右,运用21艘铁船作支撑,成为溆水上的一条重要交通线。曾经走过的浮桥 ,战友们至今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溆浦县城西湖口码头,原称西湖官渡,自古即为渡口又叫商业码头。从沅水逆流而上的货船都在此下货上岸,从溆浦运出的桐油药材等商品也都在此装船起锚。</p> <p class="ql-block">溆浦县志记载,清同治年间(1861--1874)县城已形成大小街道12条,上河街清朝叫东阳街,各街道路面均为青石岩板铺设,宽不过4米,窄道仅2米左右。早在明清年代, 河街便成了溆浦交通和商业的中心,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杂货铺、中药铺、瓷器铺、当铺以及绸布店显示出这个时期的繁荣与红火。</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欢迎晚宴上的集体照,老兵们依然个个英武,军威不减当年!为战友们的光辉形象喝彩!</p> <p class="ql-block">6月12日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位于溆浦县卢峰镇警予西路27。在纪念馆向警予铜像纪念碑广场、向向警予铜像敬献花篮后的留念.</p> <p class="ql-block">向警予的故居建于清末民初,为五柱穿斗式木构架砖围护墙的湘西木板屋组成四合院,是红色旅游景区,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当年住过的军营宿舍和同室战友 回味军营生活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溆浦机场的机库。老兵们对此有着特殊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在当年的飞机牵引跑道上,曾经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飞机起飞跑道,今天看到还是那么的完美,好像还一直在起飞、着落!跑道伸向地平线,那么的笔直宽广,与广袤的大地融成一片,这是最美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桥江镇的大桥和河流,难以磨灭的记忆,应该是当年军营生活中唯一能去放松逛街的地方吧?</p> <p class="ql-block">湖南思蒙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溆浦县西部的岩溶、丹霞地貌区,被称为小桂林,距离县城15公里。据说 思蒙这个诗意朦胧的名字,就是中华诗祖屈原起的!屈原诗歌《天问》,《涉江》,《山鬼》,《桔 颂》等就是流放溆浦时在这里写的。</p> <p class="ql-block">湖南思蒙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低山岩溶、丹霞地貌区,母岩以砂砾岩、石灰岩为主。神话传说,桃源洞天,是张果老用剑划穿山体而成。乡民们又在山后种植桃树。屈原登山见此桃花灼灼,豁然开朗,忧心顿去,连称:桃源洞天,赏心悦目!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溆浦思蒙国家湿地公园,是湖南省重点打造的五大旅游板块——雪峰山旅游板块的核心景区之一。溆浦县思蒙国家湿地公园里的风雨桥,与水中倒影重叠横跨在溆水河上,古香古色,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思蒙浮桥由十五只木船用钢缆绳并排相连撑起,船头尖、船身方,桥面宽约一米,两边装有护担。1943年,陈遐龄大将军倡导全县人民出钱出力,于当年3月启动修建,10月竣工,完成了溆浦县第一座横跨南北的浮桥。</p> <p class="ql-block">6月13日抗日战争湘西会战阵亡将士陵园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龙潭镇肇山村弓形山,为纪念龙潭战役中牺牲的中国将士而建,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彻底溃败,宣布投降。此时,在战火纷飞的中国战场上,华南地区的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和“芷江作战”)正在激烈进行,日军两万余人被全副美式装备的中国军队围歼。</p> <p class="ql-block">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会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以日军战败而结束,而龙潭是此次会战中最后的主战场。1945年秋,700余具将士遗骸安葬于陵园公墓。</p> <p class="ql-block">陵园纪念碑的造型独特是一颗炮弹模型,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珍视,意味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决心和最终取得胜利的结果,对未来的警示,呼吁人们珍惜和平,避免重蹈覆辙。纪念碑的大理石上刻着当时国民政府要员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横板桥乡株木村的阳雀坡古村落,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1945年,抗日战争雪峰山战役爆发,抗日名 将王耀武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看到阳雀坡十分隐蔽,便将指挥中心设在这里,作为抗日最后一战的指挥中心,阳雀坡古村落已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抗日名村。</p> <p class="ql-block">阳雀坡古村的第二院,抗战名院。于清嘉庆八年修建,也就是公元1804年,到现在已经有210多年了,它是继开山祖院后第二个院落,是冯娥的第五代孙子王本耀修建的,1945年抗日战争湘西会战打响后,总指挥王耀武亲率大军直扑龙潭。带着他的部队来此驻扎,将抗战名院作为秘密指挥所,著名的青山界伏击战、英雄山阻击战及黄连江袭击战的作战方案都是在这里敲定的。</p> <p class="ql-block">怀化地处湖南西部的雪峰山腹地,当年红二、六军团和中央红军的长征队伍途经这里的10个县、市,历时两个多月,中央红军在通道转兵,红二、六军团在辰溪、溆浦一带“扩红”近2000人,两支红军队伍还在这里与敌人进行过几十次大小战役。这里留有多处肃穆的红军纪念地、雄伟的红军纪念碑,尤其雪峰山区的人民为怀念红军而命名的数座“红军桥”,更是一道精神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今晚我们住在枫香瑶寨,这里有当今少数民族“活化石”之称的花瑶民族——“七姓花瑶”,其民风淳朴好客、风情奔放热辣;枫香瑶寨位于湖南省溆浦县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高山上。寨子是个休闲康养,避暑度假胜地。风景优美,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今晚住的瑶台银阙楼,楼的造型感觉也是仙仙的哈!晚上在楼上可观看下面广场上的歌舞表演哦。</p> <p class="ql-block">这是山顶上温凉泉水汇聚而成的无边际游泳池。战友们在高山之巅的温泉泳池中欢快畅游,开心无比!</p> <p class="ql-block">在风景如画,青山环绕的瑶寨,就着美景吃晚饭,真是没酒也醉了!</p> <p class="ql-block">6月14日穿岩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雪峰山东麓,溆水上游二都河流域,溆浦县统溪河乡境内,是县城重要的生态屏障。站在龙凤玻璃观景台上可以俯瞰瘾匿大山中的层层元宝梯田。</p> <p class="ql-block">穿岩山森林公园景区路上画的老虎🐅,老兵变身武松打虎,十分逼真!拳头下老虎被打得要逃窜了哦!好厉害!</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国家4A级景区。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2001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可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居然居住着苗族、土家族、汉族等28个民族,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是凤凰古城里卖绣花鞋的小商贩,不知是苗族、还是土家族同胞,感觉她头上的帽子好重哦!夏天是戴不了的哈!</p> <p class="ql-block">晚上去沱江边看看夜景,要穿过凤凰南华门,南华门是凤凰古城的入口之一,也是凤凰的地标性建筑,是凤凰古城跟新城的分界线,南华门说是城门,看起也像一座桥,站在上面可以看到半个凤凰古城的风貌,夏天夜晚这里非常热闹,很多游客会来这里看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璀璨的夜景,让人留恋,让人陶醉!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古城了,还是这样的着迷,游客比上次更多,感觉就太拥堵,路难行。</p> <p class="ql-block">6月15日,这是被誉为“中国凯旋门”的芷江受降纪念坊。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1945年8月21日&-23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奉冈村宁次之命,飞抵芷江请降之地点。洽谈投降事宜,交出了百万侵华日军兵力部署图,并在关于日本投降详细命令的备忘录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地处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七里桥境内,与卢沟桥纪念馆、南京纪念馆同为我国抗战胜利三大纪念馆。该馆陈列主题为“胜利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这是纪念馆内资料展示的侵华日军投降代表,按照中国政府的有关标识,航线、护航等方面的严格规定,乘坐一架弹痕累累的飞机,飞赴芷江,揭开了芷江受降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这是纪念馆内实物展示的1945年8月21日,日本8名投降代表下机后,去受降地点乘坐的插有白旗的降车。</p> <p class="ql-block">国际雕塑艺术大师雷宜锌创作的以“人民的胜利”为主题的抗战胜利雕塑屹立在芷江和平文化园广场。一位右手持枪、左手怀抱小孩的抗日战士,以胜利者的姿态,昂首挺胸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p> <p class="ql-block">芷江侗族鼓楼广场,芷江是全国6个侗族自治县之一,所以在县城建了万和鼓楼群。万和鼓楼位于芷江县城舞水河东岸,是侗族标志性建筑。中心鼓楼高23.8米,共15层,楼顶的宝葫芦上插一把芦笙,楼中大柱的围径有两百多厘米。另有四个一样大的小鼓楼围在中心鼓楼四角,皆为七层。</p> <p class="ql-block">五天的聚会很快就要结束了 晚上在怀化稻田院酒店举行了欢送宴 。这是离别前特别温馨的一张集体照!明天就要分别!难忘今宵!祝战友们和军嫂们一路顺风!平安到家!期待下次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晚会上全体战友为正值生日的两位战友庆生!气氛情切而热烈!</p> <p class="ql-block">军嫂们全体登台载歌载舞庆贺战友生日快乐!庆贺聚会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6月16日告别了战友们,带着聚会欢乐的余音,去往边城茶峒。从吉首坐车去边城茶峒我们的车行驶在著名的矮寨大桥上,尽管只看到大桥的上半部分,就已感到的相当壮观!矮寨特大悬索桥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镇境内,距吉首市区约20公里,是国家重点规划的8条高速公路之一--长沙至重庆通道湖南段吉(首)茶(峒)高速公路中的重点工程。矮寨大桥为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创造了四项世界第一。</p> <p class="ql-block">来到湖南省湘西<span style="font-size:18px;">土家族苗族自治州</span>花垣县边城镇,原名茶峒,<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处湘黔渝三省交界处。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中国最奇特的古镇之一。</span> 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引得国内外无数文人骚客前来观光采风。从而带动了这里的旅游业发展。</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来到茶峒住的悦客之家宾馆。是客车司机介绍的,这家宾馆价廉物美,卫生间是坐便器,竟然还是干湿分离哦!真是大喜过望了!据老板说,她家是这小镇上第一家旅店,去年开张的!以后再来住宿应该就会好很多了 ,我们看到在三省交界处新造了好多旅店,据说都是高档次的呢!</p> <p class="ql-block">湖南、重庆和贵州的交汇点,同去的战友各站一方,湘、黔、渝携手共游,任意切换,不用大费周章哈!</p> <p class="ql-block">城门里面是边城茶峒古镇,茶峒古镇,茶在苗语当中的汉人的汉意,而峒的意思则为山中的一小块平地,顾名思义,茶峒所指的便是汉人所居住的小块平地了,古镇位于在湘黔渝三省交界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素有着一脚踏三省之称。</p> <p class="ql-block">这边是洪安古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属于重庆市最东南的秀山县,距离秀山大约40公里左右。是</span>重庆的东南门户之地,一脚踏三省,因为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小说而闻名遐迩,后来干脆就改名边城了,其实这个边城,不仅仅包含洪安古镇,还包含了河对面的湘西茶峒古镇,两个小镇仅仅一河之隔,这条河叫做清水江,也就是小说中的白河,两岸之间的往来主要依靠渡船。</p> <p class="ql-block">古镇上有一个叫做三不管的小岛,传说过去如果居民发生了冲突,就约到这座三不管的岛上进行谈判,甚至打斗,三省官府都不与追究。现已成为渝、湘、黔边区最大的集餐饮、住宿、会议、休闲娱乐、民俗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酒店。</p> <p class="ql-block">洪茶渡口系清水江上一渡口,也称拉拉渡,又名千年古渡,位于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具有近千年历史。拉拉渡是湘西一种独特的过渡方式,一根横跨江面的铁丝,连接湖南边城镇和重庆洪安镇,不靠划桨,不靠撑篙,全凭一只带凹口的木棒在一条贯通两岸的铁丝上一来一回就可以将一船的乘客送达彼岸。我们兴致勃勃地到边城想坐一回拉拉度,遗憾的是被告知拉拉度停运了!都说拉拉渡是边城的灵魂,没了灵魂,还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吗?</p> <p class="ql-block">洪茶渡口红色的毛主席语录塔位于码头的中心,已成为渡口标志性建筑,塔身为六边形结构,塔顶立着一颗象征革命的五角星,塔身则是毛主席的照片以及他的经典语录。</p> <p class="ql-block">暮色下的翠翠岛。翠翠岛是由著名画家黄永玉设计打造的景点。翠翠是《边城》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岛外形似一条古老的渡船静静地停泊在清水江中,翠翠塑像则屹立在船尾,永远等待着心上人归来。因为《边城》这本书的结尾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会回来!’ ,岛就设计成一个逗号,说是给游客一个开放式的结局。</p> <p class="ql-block">6月17日渝东南边城秀山洪安古镇,是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的第一站。刘邓纪念广场位于边城路与洪渡路路口,为纪念刘伯承、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挥戈西指,解放大西南而建。</p> <p class="ql-block">二野司令部驻地旧址位于洪安古镇老街东端的复兴银行,为一楼一底四合院古式建筑。刘、邓首长在这里部署了解放重庆、成都及整个大西南的战役。洪安成为解放大西南战役中十分重要的革命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在湖南边城一脚踏三省的清水江边,贵州一边的迓驾镇境内形象地矗立着一只打鸣的大公鸡,表示一只鸡打鸣就能叫醒三省的人哈!</p> <p class="ql-block">突破清水江,走向大西南。1949 年二野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清水江边。国民党残部烧毁大桥船只,企图阻挡解放军前进步伐。用七天七夜,刘邓两位首长率领着部队跨过清水江抵达现在的重庆地界秀山县洪安镇。清水江畔留下了二野指挥部和渡江指挥所的遗址。这些遗址宛如历史的丰碑,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激战场景。</p> <p class="ql-block">贵州地界的清水江边,这边的三省界碑是由国务院竖立的。江对面湖南边城镇的那个界碑是水利局竖立的。据说在重庆洪安古镇那里还有一个,没找到也不知是哪个单位立的。</p> <p class="ql-block">6月18日,国家4A级景区,洪江古商城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是一座充满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名城。该景点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展现了古代商城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洪江古商城坐落在沅水、巫水汇合处。它起源于春秋时期,成形于盛唐,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p> <p class="ql-block">古商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尤其以集散桐油、木材、白腊、鸦片而闻名。作为湘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宗教中心,洪江古商城享有“湘西明珠”、“小南京”、“西南大都会”等美誉。牌楼上书写着“中华商业文明第一都”。</p> <p class="ql-block">洪江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句话:“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洪江当老板”。大多巨商初到洪江时都两手空空,从学徒做起,凭借聪明才智与勤学肯干,白手起家,才发展为腰缠万贯,富甲一方的大商豪。”洪江古商城是我国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标本,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古城之一,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内陆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时洪江古商城内的“宝庆会馆”遗址。宝庆馆称太平宫。宝庆人主要从事工业,在洪江素有“宝庆人的锤子”之说,所以来洪江做生意的手工艺人都要到这里拜码头。“宝庆”就是现在的湖南邵阳,以“宝庆会馆”等为首的“十大会馆”统领商界。当时在承担经济组织职能的同时,还兼有政权组织的作用,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镖局,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存在,是专为豪门权贵或商贾经营活动提供安全保障的行当,名震湘西的洪江忠义镖局,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主要押送的是银圆和烟土。忠义镖局的掌门人刘大鹏,湖南长沙人,幼时入嵩山少林寺习武,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头脑精明,他能把镖局开在最繁华的金融一条街,足见其人脉之广与信誉之佳。</p> <p class="ql-block">洪江古商城里古时青石板砌的太平缸。古今两种消防设施同框。如今要是发生火情还可以同时发挥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一伞巷又叫六甲巷,是洪江古商城里最窄的一条小巷,仅能供一人打伞通过。</p> <p class="ql-block">天钧戏院为天津人所建,位于现在的育婴巷,主要上演京剧。当时在洪的京戏班闻名黔东南,有享誉三湘的猴王陈俊伦、刀马旦、云丽霞,他们在这里的演出经久不衰,是劳动人民的娱乐场所。</p> <p class="ql-block">厘金局就是现在的税务局,厘金局位于洪江古商城龙船冲,始建于清咸丰五年,时称“湖南厘金局洪江分局”。是晚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筹措给养而对通过国内水陆交通要道的货物征收的一种捐税,其税率最初按货物价格值百抽一,1%即为1厘,故称厘金。其中洪江一年的烟税高达40万两白银,占了全省烟税的1/4,这也可见洪江的富裕。</p> <p class="ql-block">洪江古商城里这种青石板铺的路被称为街,在这古老的街上还住着原住民,古建筑群加上还有人间烟火气!难怪说是《清明上河图》的活版本。</p> <p class="ql-block">小巷里的过街楼,是过去的市景复制,还是我们穿越了!</p> <p class="ql-block">福兴昌烟馆始建于清朝嘉庆二年(1797年),是专供豪商巨富消费的高档烟馆,并有“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杆枪”之说。烟馆布置得十分富丽堂皇,烟榻是雕花的大床,还有红木大床的,有桌子椅子,供烟客坐着聊天;并备有点心、茶具、时令鲜果;这里的烟具更是考究,烟灯烟扦和一切小零件都是用上等白铜制成,少数还有银制的,烟枪更是精制而名贵,甚至有翡翠、玛瑙、钻石、金银、象牙等珍贵材料制成的。</p> <p class="ql-block">荷风院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古商城核心景区余家冲,</span>有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绍兴班的演出。现主要为中国青楼历史文化展室,荷风院是作为当年绍兴班的副院而修建的,是当年的"二奶村",让赎了身的高级艺伎居住,也叫金屋藏娇之所。游客在此了解当年的青楼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是洪江古商城里淮盐缉私局的盐仓 ,专门堆放收缴来的私盐 ,现在是古玩店。盐仓位于木粟冲西园,洪江古商城是七冲、八巷、九条街的格局,街道一般分为两种,平整、稍直且长的称之为“街”,沿山沟而建的叫做“冲”,冲、街之间因地势变化所形成的走道称为“巷”,街巷密集交错,石阶遍布。</p> <p class="ql-block">6月19日黔阳古城古称龙标,位于沅水上游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市西南部的黔城镇。它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比云南丽江大研古镇早1400年,较湖南省内的凤凰古城早900年。</p> <p class="ql-block">南正街,为明清两代黔阳县衙所在地,号称我国目前保存最好的历史文化街区。全街皆为青石板铺就,长约330米,两边为店铺或窨子屋,也是古城最重要的商业街道。南正街在历史上多次更名,初为雍熙街,民国时期曾改为中山街,解放后又有了个鲜明时代特色的名字:解放巷。南正街还是多部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爷巷,传说主要是官老爷们去县衙上朝这是必走之路。</p> <p class="ql-block">楚风堂,原名逸尘轩,是由侗族收藏家吴晃城所创古玩博物馆。馆楼分上下两层,回廊结构。</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文庙是祭祀孔子和进行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黔阳文庙,又称学宫,始建于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1938年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特警训练班就设于此地,现在只剩下围墙、泮池和状元桥。</p> <p class="ql-block">黔阳古城文庙里的状元桥,因为刚经历了高考,桥上的红绸带,一定是莘莘学子高考前来文庙祭拜孔子时系上的哈!作为美好的祝福,高中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节孝祠,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为“工”字形窨子屋,专门供奉黔阳历代节妇孝子。民国期间,曾作为黔阳民报社,黔阳参议院,国民党黔阳党部,军统特训班的办公场所。并且曾经是戴笠寓所。</p> <p class="ql-block">张家老屋位于南正街的中央,旧县衙的斜对面,张家祖籍在山东郓州,曾九代同堂,三百余口人不分家,唐高宗皇帝李治御赐张家“百忍堂”以表彰。张家祖辈再转迁湖南黔阳,开始在此定居,至今已传一十八代传人,四百年了。 </p> <p class="ql-block">在张家老屋屏风门里,有一块用刻有福、禄、寿、喜字样的陶瓷瓷钱币嵌镶的地面,体现的是“福气临门”禄位高升,寿比南山,喜气洋洋,吉祥如意!做生意的挣的是厘厘钱,大钱中含有小钱叫积少存多。</p> <p class="ql-block">今月楼,始建于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楼主李也,嗜书如宝、家藏万卷,故世人又称之为“藏书楼”。今月,取意“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意甚悠远。如今做古玩展示。</p> <p class="ql-block">黔阳钟鼓楼,为三重檐歇山顶木结构,高10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座落在东边古龙标山普明寺内,为国际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熙宁中(公元1071年),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毁于兵火,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重建,</span>寺中钟鼓楼、梅花坞和松竹廊等共为胜境,惜后寺毁而楼存。此处也是登高远眺黔阳古城的最佳观景台之一。钟鼓楼内、外侧,分别有千年铁树和古樟树,都是普明寺的遗存,也是古城历史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黔阳古城墙始筑于唐建中二年(781年)的叙州土城。明正统15年(1450年)改建成红沙石城墙。设五个城门,四个都面向江边,唯有东门面向陆地。现东城门古城墙保护完整。</p> <p class="ql-block">王有为(1520—1593)是明代黔阳籍旅外官员,黔城人。官至四川按察使司。其故居位于黔阳古城西正街中段,是古城中保存最好的明代建筑,为湖南目前发现极为罕见的明代斗拱抬梁式的官宦民居。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中正门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古城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城门。城门用舞水河一带常见的红砂石修筑,门洞上刻着“中正门”。这个名字是抗战时期戴笠取的,当时他在黔阳开办军统培训班,主持修复了古城西城门,并改西城门为“中正门”。据说“中正门”为戴笠亲笔。</p> <p class="ql-block">芙蓉楼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是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芙蓉楼位于沅、舞水汇流之处的洪江市黔城镇,古典园林建筑。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被贬为龙标(今洪江市黔城镇)尉后,曾建芙蓉楼,在此饮酒赋诗、宴宾送客,留下了《芙蓉楼送辛渐》等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现建筑为清道光十九年重修。 芙蓉楼侧坚立80多块历代题诗作赋的镌刻、碑石,其中有《王昌龄宦楚诗》十五首,以及颜真卿、岳飞、米芾等人的手迹。</p> <p class="ql-block">芙蓉楼下池畔有一亭,似一弯新月故叫"半月亭",相传为王昌龄抚琴处。亭中柱联"鱼游水底寻月,树插石缝遮青天",为民国总理熊希龄所题。</p> <p class="ql-block">龙标胜迹门是黔阳古城旅游的标志,旧时行船看到此门,便知黔阳县城到了,它原是芙蓉楼的老大门,建于清代中晚期,砖石结构。门坊正中为大型泥塑的王少伯送客图,乃清代状元龙启瑞的祖母,著名女画家黎采苹 根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勾勒,著名泥塑家肖登赢所塑,故人称“三绝图”。左右为春、夏、秋、冬四季图,胜迹门向河岸倾斜两尺多而不倒,其倾斜度已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黔阳古城为这次湖南之行的最后一站,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些许遗憾 !带着战友聚会的欢声笑语,我们就要登上开往上海的K809次列车离开湖南怀化。再见了难忘的第二故乡!留下一片难以割舍的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