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南通市文艺之家”,门楣上“戎耀丹青,崇川兵心”的牌匾映入眼帘,我缓步而入,仿佛踏入了一段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卷,这里,是南通市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首届书画篆刻展的主场地。</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一幅以《将进酒》节选为内容的篆书作品格外引人注目。红底黑字,古朴典雅,仿佛将人带入了李白豪放不羁的诗境。题跋如细语,娓娓道来,与那激昂的诗句相映成趣。我站在作品前,仿佛听见了千年前诗人的放声长吟。</p> <p class="ql-block">“军魂”二字赫然立于眼前,那是一种无声的力量,一种深沉的忠诚。另一幅作品则以“军魂永铸砥砺前行”为题,字里行间透露出军人的坚韧与担当。我驻足良久,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仿佛看见了无数退伍军人依旧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p> <p class="ql-block">绿色背景上的“铁骨曾为家国盾,柔情再谱梓桑篇”让我心头一震。铁骨柔情,这不正是军人的真实写照吗?他们以钢铁之躯守护家国,又以赤子之心回馈社会。我望着这幅作品,仿佛看见了无数退伍军人脱下军装后,依旧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以行书写就,笔力遒劲,墨色浓淡相宜。我读着那熟悉的诗句,仿佛看见了红军战士跋山涉水、不畏艰险的身影。这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种精神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若有战,召必回”六字遒劲有力,掷地有声。这是军人的誓言,更是他们的行动。我凝视着这幅作品,心中升起一股敬意。退伍不褪色,这不仅是口号,更是无数退伍军人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一幅隶书作品书写着“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另一幅行书则摘录了毛泽东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者相映成趣,既有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也有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我站在作品前,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八年抗战驱日寇,英雄壮举铸丰碑”这幅作品以金色边框装点,庄重肃穆。我站在作品前,心中涌起一股敬意。这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今天,这种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戎耀丹青,崇川兵心。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这里,我看见了军人的坚韧与忠诚,也看见了文化的厚重与力量。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