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着“创意之都”之称的瑞典,除了大家熟知的 IKEA 和 H&M,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还拥有号称为「世界最长艺术长廊」的地铁站。</b></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地铁是瑞典唯一的地铁系統,称为"Tunnelbana"或"T-bana"。这个地铁网络全长105.7 公里,100 个车站分佈在绿、红、蓝三条地铁线上。</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地铁站於于1950 年落成。最初的地铁站是沒有装饰的,经过艺术家 Vera Nilsson 和 Siri Derkert 坚持不懈地努力而实现的。</p><p class="ql-block">绿线的 T-Centralen站 就是第一个艺术裝饰的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其中有超过90 个车站加入了艺术元素,以画作、彩绘、雕塑、浮雕、马赛克、装置艺术来装饰站台,有超过150 艺术家参与创作。使得每个车站独具风格。</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30日,我们用乘坐地铁特色方式 ,开启了对这条世界最长艺术长廊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T-Centralen 地铁中央站 </span></p><p class="ql-block">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5 年启用</span></p><p class="ql-block">设计师:艺术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Per Olof Ultved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蓝白色作为主要色調 ,营造一种最繁忙车站平靜的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优雅的蓝色藤蔓和花朵沿洞穴般的墙壁蔓延</p> <p class="ql-block">墙上还有描绘建筑工人辛勤工作的场景,向地铁建設者致敬。据说第一位是设计师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olna centrum 索尔纳中心站 </b></p><p class="ql-block">车站于1975 年开通</p><p class="ql-block">设计师:艺术家Anders Åberg 、 Karl-Olov Björk 共同负责</p><p class="ql-block">以紅色和綠色为主,描绘了瑞典森林及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进入站台,深红色的入口处让人为之震撼。</p> <p class="ql-block">艺术家最初的想法是让车站像傍晚的天空一样紅,而下方就像一片绿色的云杉森林。</p> <p class="ql-block">设计主题反映了瑞典在 1970 年代一些在社会上引起激烈讨论和关注的环境破坏、过度砍伐森林议题。</p> <p class="ql-block">玻璃框内所展示的是70 年代,位于索尔纳市的 Hagalund 的精致木屋,这些木屋绝大部分都已经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站台上那些精致的绘画让人留恋难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Tekniska higskolan皇家工学院站 </b></p><p class="ql-block">设计师 :艺术家Lennart Mörk 设计</p><p class="ql-block">以“元素与自然规律”为设计主题</p> <p class="ql-block">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是一所享有国际盛誉的理工科大学,因此以其为名的地铁站的设计也带有知识、科研与教育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每个角落都提醒着人们人类的聪明才智以及对创新的不断追求。由于女儿曾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求学,所以对这个站富有感情。</p> <p class="ql-block">墙体绘画带有强烈的“金、木、水、火、土、风”等自然元素的暗示。岩壁上似乎逐层晕染开的色彩仿佛引领观者进入或水或火的神秘世界。</p> <p class="ql-block">悬于岩壁之上这精巧可爱的正十二面体,则像是灯盏一般照亮周遭的混沌与不明。</p> <p class="ql-block"><b>Universitetet 斯德哥尔摩大学站</b></p><p class="ql-block">设计师:Ivan Taranov与Françoise Schein设计</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大学是所综合性研究型学府,学科覆盖领域广泛,所以这个站台的墙面展示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德哥尔摩大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站内呈现了许多字母符号、科学公式、哲学语句等,墙上还有瑞典语版的《世界人权宣言》。</p> <p class="ql-block">天文学</p> <p class="ql-block">动植物的大小、重量数据</p> <p class="ql-block">这些精致的画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如果有兴趣仔细看,真的可以用上几小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tadion站(彩虹站)</b></p><p class="ql-block">1973年启用</p><p class="ql-block">设计师:由恩诺哈勒克(Enno Hallek)和阿克:帕拉普(Ake Pallarp)</p><p class="ql-block">主题:对体育和色彩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在车站上方的体育场举办了1912年奥运会。</p> <p class="ql-block">最显著的特点是横跨蓝色天花板的巨大彩虹,象征着希望与团结。</p> <p class="ql-block">鲜艳的色彩和体育符号使得Stadion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彩虹站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地铁站 ,很多游客来此打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Hallonbergen 树莓山站</b></p><p class="ql-block">1975年启用</p><p class="ql-block">设计者:艺术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Elis Eriksson 和 Gösta Wallmark 共同负责</span></p><p class="ql-block">这是个充满童趣的车站。</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绘画布满整个站台,小孩子喜欢在墙上涂鸦的天性在这个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灵感来自艺术家童年的回忆,站內的作品均是源于他们自己及孩子們的童年画作。用顏色笔画画、剪紙、在墙上涂鸦。</p> <p class="ql-block">看上去脏脏的,画风充满稚气</p> <p class="ql-block">这些孩子的绘画给我们带来童年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Västra skogen 西森林站</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5年启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设计师:艺术家</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Sivert Lindblom 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这站的特点是采用了許多明亮多彩的瓷砖拼贴成各式各样的马賽克图案,</p> <p class="ql-block">与暗淡粗糙的岩洞形成鮮成的对比,有了这些色彩缤纷的艺术品,车站多了点趣味,也多了点欢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olna Strand 索爾納海灘站</b></p><p class="ql-block">1985 年启用</p><p class="ql-block">设计师:日本艺术家 Takashi Naraha 创作</p><p class="ql-block">作品名为「立方体的天空」(Himmelen av kub)</p> <p class="ql-block">在车站的天花板和平台放置了一些突出的天空立方体,与黑暗的洞穴形成鮮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Kungsträdgården 国王花园站</b></p><p class="ql-block">1977年开通</p><p class="ql-block">设计师:艺术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Ulrik Samuelson 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主题是一座复古的地下花园</p><p class="ql-block">國王花园站位于海平面以下 29.3 米處,車站月台距离地面约34 米,是该市最深的地鐵站,也是最引人注目的车站之一,得名于附近的國王花园(Kungsträdgården)。</p> <p class="ql-block">绿色占了主导地位,让人想起地上郁郁葱葱的公园。其设计灵感來自中世紀时巴洛克式的国王花园,因為巴洛克式的花园格局通常包括帶有绿色的花坛、紅色的礫石小徑和白色的大理石雕塑,所以该站的设计便以绿色、紅色和白色为主。</p> <p class="ql-block">这个一棵粗壯的大樹的设计。是为了记录在 1971 年决定兴建这个站时就发生过一场「榆树之战」(Almstride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些天花板上放射性的符号和各式各样的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受切尔诺贝利灾难。车</span>站的这一部分建於于1987 年,也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反应堆事故后的一年。灾难发生时,放射性粒子通过风传播到欧洲的许多地方,在瑞典,很多人担心放射性粒子传播的后果。</p> <p class="ql-block">这个车站还有个考古主题,为了向因火灾被拆除的国王花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Makalös Palace宮致敬而设计的。</span></p> <p class="ql-block">站內的部分雕塑和裝飾鑄件都是來自那座被毀的宮殿的,有原件也有複製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Rådhuset 市政厅站</b></p><p class="ql-block">1975年启用</p><p class="ql-block">设计师:Sigvard Olsson 設計</p><p class="ql-block">设计理念参考了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脉(Atlas Mountains)</p> <p class="ql-block">其设计让人想起史前洞穴。岩石壁和土色调的结构让乘客仿佛在时光隧道中旅行。</p> <p class="ql-block">这个站墙上的设计不多。月台附近有少量的裝饰品,都是在车站的施工阶段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例如施工时发掘的源于 1700 - 1800 年代的籃子。</p> <p class="ql-block">月台附近还陈列了一些用来测量干草存量的黑色木箱</p> <p class="ql-block">来自工匠街的幸福套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Fridhemsplan 和平之家广场站</b></p><p class="ql-block">蓝线于1975年开通</p><p class="ql-block">设计师:英格德 • 莫勒 (Ingegerd Moller)</p><p class="ql-block">主题与群岛、海洋相关</p> <p class="ql-block">与海洋有关的由指南針、船錨、旗织</p> <p class="ql-block">玻璃柜內展出了一艘大型的帆船,体现北欧維京时代的航海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由地铁藍线到绿线会经过一条隧道,那条隧道是绿色的,营造青苔和天然洞穴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中央穹顶上漂浮着一只由托尔斯滕• 伦奎斯特(TorstenRenqvist) 用木雕<span style="font-size:18px;">寬度為为3 米</span>的大型海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Mörby Centrum站</b></p><p class="ql-block">设计师:Gösta Wesse和Karin Ek</p> <p class="ql-block">除了岩石上的彩色瓷砖,站台整体色调都偏淡。不过如果你到站台走走就会发现,墙壁会随着人的移动而改变颜色。设计师希望以此模拟旅途中不断变化的风景,带给乘客新鲜感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位于市中心的中央车站</p> <p class="ql-block">T-Centralen 中央车站,最主要的交通枢纽,所有地铁都在这里汇合。是整个斯德哥尔摩最大、最繁忙的车站。</p> <p class="ql-block">魔幻大气的通道设计</p> <p class="ql-block">轻轨列车站上那些关于森林的瓷砖画作品让人甚是喜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让艺术回归大众,每一座地铁站都被赋予了生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BBC赞誉它: 世界上最长的艺术画廊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CNN称它:世界众多地下奇观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纽约时报评价它:“美如电影中的场景,安全、高效并准时,值得纽约地铁学习。”</b></p> <p class="ql-block"><b>后记:世界最长的艺术长廊真的名不虚传,时间关系还有些地铁站等待着以后探索!</b></p><p class="ql-block">1.Stadshagen 史達茲哈根站:車站與其上方的體育中心同名,所以在月台看到的展板都是與體育有關的,例如滑雪、冰球、游泳、足球、田徑、撐桿跳、擲鐵餅、劍擊、射擊、馬術比賽等等。</p><p class="ql-block">2.Näckrosen 睡蓮站:如果剛剛那站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衝擊,那麼這一站就剛好讓人舒緩下來了。睡蓮站的主要裝飾也就是睡蓮,其名稱來源於附近睡蓮公園(Näckrosparken)的睡蓮池(Näckrosdammen)。車站於 1975 年開通,設計師是 Lizzie Olsson-Arle 。該站走自然風,岩洞的牆身以石頭作裝飾,拱頂則繪上了淡雅的睡蓮池,營造出一種置身於自然的氛圍。</p><p class="ql-block">3.Husby 休斯比站:"Husby"的意思是「房屋村莊」,這裏是近郊地區,附近曾經有一個皇家莊園,車站的名字就是由那個莊園而來的,車站於 1977 年啟用。這站的用色旨在營造春天的氛圍,月台對面的插畫展示了一些當地的舊輪船正在駛向陽光明媚的群島。在該站一些白色的岩壁上會發現放有玫瑰的透明塑料盒。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逛完也無感的車站,所以拍的照片很少。</p><p class="ql-block">4.Akalla 阿卡拉站:這一站於 1977 年落成,車站的牆壁被漆成淡黃色,並裝飾有六幅由藝術家 Birgit Ståhl-Nyberg 於 1975-1977 年創作的男女陶瓷畫作,描繪男性和女性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從事不同的工作,以及他們的團結和對更平等的未來的希望。</p><p class="ql-block">5.Sundbybergs 松德比貝里中心站:這一站於 1985 年落成,由藝術家 Lars Kleen, Michael Söderlundh 和 Peter Tillberg 共同負責藝術裝飾。主題好像沒有特別連貫,例如通往月台的拱頂的設計像船架,將其倒置就像置身於大海的一艘船,另外還有一些房屋外牆的大型雕塑和人類感官的雕塑。</p><p class="ql-block">6.Rissne 里斯內站:車站於 1985 年啟用,裝飾佈置由藝術家 Madeleine Dranger和 Rolf H Reimers 負責。這可以說是一個傳授世界歷史知識的車站,這站的藝術家看來應該精通歷史地理?在月台的牆壁上可以看到用不同顏色繪製的世界地圖,還細分出多幅地圖標明世界各地的一些歷史或事件概要,不同顏色的文字又涵蓋了不同的歷史範疇,好像上課寫筆記記重點一樣,好用心啊!可惜我看不懂上面那些密密麻麻的瑞典文,該站的看點也就是月台白色牆身上的地圖和文字,如果光從外觀評價這個站的話就只能說是一般,但它卻是一個很有內涵的車站。</p><p class="ql-block">7.Rinkeby 雲客比站:該站於 1975 年開通,藝術裝飾由 Nisse Zetterberg、Sven Sahlberg 和 Lennart Gram 三位藝術家完成。因為在建造現代的社區時,在該區的挖掘過程中有豐富的考古發現,所以藝術家 Nisse Zetterberg 便以「維京時代的古代發現」作為車站主題。整個平台使用了土色系的色調,營造出考古發掘現場的氛圍,色調使它跟 Rådhuset 站很相似,不過這個站的色調偏向更為鮮艷明亮的橙紅色。站內的牆壁上飾有金黃色的馬賽克拼貼,當中包括一些古老的圖騰、符號和文字,它們都代表著那些那些考古發現。站台中央的拱頂上又飾有鍍金的金屬板雕塑,它的外型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金色太陽,它的槳瓣還讓人想起古代的水上旅行。月台上亦展出了一幅幅海鳥展翅飛翔的圖畫,乘客就像旅行者,隨海鳥來到發掘地點,在金黃色的太陽下踏上維京時代的考古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