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周建平</p><p class="ql-block">昵称:和平鸽</p><p class="ql-block">美篇:15377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中国摄影史长河中,侯波的名字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她以女性摄影师特有的细腻与坚韧,用镜头定格下无数珍贵的历史瞬间,成为记录中国革命与建设重要阶段的“时代眼睛” ,其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一部生动鲜活的历史影像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侯波</p> <p class="ql-block">侯波出生于动荡年代,童年时便历经磨难。她原本生活在山西夏县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敌人残忍杀害,家庭的破碎和社会的黑暗,在年幼的侯波心中种下了反抗与追求光明的种子。在颠沛流离中,她接触到进步思想,1938年毅然投身革命,成为“红小鬼”中的一员。在延安,她进入延安大学学习,后又到延安电影团,正式开启了摄影生涯。</p> <p class="ql-block">1949年,毛泽东主席与侯波、徐肖冰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侯波真正大放异彩是在担任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职摄影师的岁月。1949年,侯波被调到中南海,负责拍摄中央领导的重要活动和国务大事。此后的12年,她用相机记录下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无数重大历史时刻。在开国大典的拍摄现场,侯波扛着沉重的相机,努力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只为将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瞬间完美定格。那一张张照片里,领袖们的庄严神情、群众的欢呼雀跃,让后人得以穿越时空,感受新中国诞生时的磅礴气势与全民喜悦。</p> <p class="ql-block">开国大典 侯波/摄</p> <p class="ql-block">侯波的摄影作品,不仅有着重大历史价值,还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艺术魅力。她的镜头下,毛泽东等领导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亲切、真实的形象。她拍摄的《毛泽东在北戴河》,展现出主席在工作之余漫步海滩、眺望远方的闲适,人物神态自然生动,背景的海浪与天空相得益彰,既彰显出伟人的胸襟气魄,又传递出生活气息;在《毛泽东和女儿李敏、李讷》中,画面定格了领袖作为父亲陪伴女儿的温馨场景,人物之间的互动自然流露,细腻的情感跃然纸上,让人们看到了领导人生活中温情脉脉的一面。这些作品打破了当时人物摄影的刻板模式,让人们对领导人有了更立体、更亲切的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中南海后,侯波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相机,她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工厂、农村、矿山,记录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奋斗身影。在她的镜头里,有工人专注操作机器的认真模样,有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汗水,有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专注研究的身影。这些作品反映了新中国建设者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蓬勃生机,为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了珍贵的视觉档案。</p> <p class="ql-block">侯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顾侯波的一生,她用相机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她的作品是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情感。她用自己的摄影实践证明,摄影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对历史的记录、对时代的见证。侯波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摄影史和近现代历史的丰碑之上,她的作品也将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的魅力,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奋勇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