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来到贵州省会贵阳,用高德约车前往贵州博物馆参观,发现原本4公里多的路程,却显示线路近20公里。怎么情况?噢,原来贵阳今日举办“2025贵州马拉松超级联赛”贵阳赛区马拉赛,很多道路交通管制需绕行。咱就乘坐地铁吧,相信地铁不会绕行。</p><p class="ql-block"> 得知比赛结果,男女全马、半马前三名,均不出意料地被国际“友队”埃塞俄比亚全部囊括。这些“赶马”的强人,无不霸占着国内各地热衷举办“马赛”之榜首,让国内“马友”难堪。</p><p class="ql-block"> 还是贵州博物馆值得参观,毕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藏品多多、等级高高。寻找那些镇馆之宝开眼界,果不其然,那东汉的“铜车马”之造型,够的上汉代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出土汉墓车马中最精美和完整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还有“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彩色蜡染刺绣实物,那工艺、那款式、那色泽,怎也想不到竟是上千年前的衣物。</p><p class="ql-block"> 还有洛神轻舟图轴、黔府青花罐、立虎辫索纹耳铜釜、夜郎王玉等众多的一级文物,看不够,根本看不够。</p><p class="ql-block"> 紧紧张张游览两个半天,趁中雨还没到来前,赶紧骑离贵阳,虽然还没玩够。</p><p class="ql-block"> 2025-06-15.</p> <p class="ql-block"> 经过湘江血战惨痛教训,再经通道转兵和黎平会议修正错误后,长征的队伍一边打、一边走,来到了贵州遵义,在贵州军阀柏辉章公馆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彻底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形成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p><p class="ql-block"> 事实证明,党选择他是正确的。仅仅14年过去,以他为中心的领导集体,就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p><p class="ql-block"> 但那时,这些革命先驱依然在探索,战略转移依然要进行,依然没有明确的根据地。依然要斗争,跟内部的错误路线斗争,跟外部的围追堵截斗争,要生存、要成功,就要不停地斗争。</p><p class="ql-block"> 多难啊!</p><p class="ql-block"> 时隔三年多,金虎从驾车到骑摩托,再次来到遵义,再次踏入那熟悉的展馆,每次的感受都是不同。一步步瑞金走来,一程程风雨酷暑,一个个信念坚定,到这里后又将翻开新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金虎的“新长征”,也依然在行进中,也依然要躲避乌云、寻求晴朗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20215-06-16</p> <p class="ql-block"> 离开遵义,紧跟红军的步伐,就到达了茅台镇。这是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四渡赤水”第三渡的主要渡口。有“茅台渡口纪念碑”,有“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和“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等红色印记。集中体现了红军过茅台镇的战斗生活场景,完成在陈列馆打卡盖章。</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新的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领导下,放弃北渡长江计划,同敌军周旋。先后在习水市土城渡口等一渡赤水、习水市隆兴县淋滩渡口等二度赤水、茅台镇三渡赤水和淋滩、太平渡等渡口四渡赤水。毛泽东指挥红军巧妙穿插,不断变换作战方向,迷惑敌军分不清红军意图,最终跳出国民党的重兵包围圈,取得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是红军由被动走向主动的关键转折。</p><p class="ql-block"> “四渡赤水”体现了毛泽东非凡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的灵活机动,是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得意之笔,正如歌中唱响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p><p class="ql-block"> 红军到达茅台镇受到当地百姓欢迎,给受伤官兵用茅台酒消炎伤口,请广大指战员品尝茅台美酒 、激发士气。 </p><p class="ql-block"> 金虎来到茅台镇,赤水河两岸酒厂林立、店铺满街。整个茅台镇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酒曲气味,酒厂业务员客气地招呼游客前往品酒,夜幕降临,在1915茅台广场和空旷的场地,都有街头品酒吧,品酒论酒。金虎自然也经不住黔台美酒的诱惑,打包两箱邮寄回陕。</p><p class="ql-block"> 酒是个好东西,开心时喝它、烦恼时也喝它;壮士出征时饮它、魂归故里时祭它;有事时用它、无事时也用它,灌倒了多少英雄豪杰,喝醉了多少文人墨客……。</p><p class="ql-block"> 切记!当今社会,开车、骑车时且不可喝它。</p><p class="ql-block"> 2025-06-17</p> <p class="ql-block"> 今日由石棉县沿217省道骑行至安顺场,这里是北上红军为了突破国民党军队企图围歼红军于大渡河以南而进行的一次重要的战斗,17名勇士担任渡河突击队员,4名船工摆渡一条木船,在岸上红军“重武器”的火力支援下向着对岸强渡冲击,占领控制了渡口,为北上红军打开了一条通道。</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里开辟为红军长征公园,环境优美,安静而祥和,听不见枪炮声作、看不到硝烟弥漫,只有那大渡河水依然流淌,河边的“红军渡”巨石,似乎还望着抢渡勇士的背影。广场中心堡垒型的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巨大的花岗岩红军战士头像冲破而出,眉弓紧锁、双唇紧绷,眼神坚定望向远方,充满力量和必胜的威力。</p><p class="ql-block">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红军长征在四川》纪念馆记叙着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历史史实。</p><p class="ql-block"> 参观游览完,继续沿217省道,返回经过石棉县,走108国道前往雅安市,这一路翻山越岭、云雾穿行,小雨和中雨作伴,穿着雨衣也都湿透,骑行235公里,入住雅安安雨有家客栈,喝杯小酒驱寒解乏,好一个风雨长征路。</p><p class="ql-block"> 2025-06-24</p> <p class="ql-block"> 再次骑行318,第三次来到泸定大渡河,来到1935年5月29日红军“飞夺泸定桥”的铁索桥上,涛涛大渡河,光光铁链桥,“飞夺”是何等的难度,红军勇士就凭强大的意志力,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硬是攻打到了对岸,打开红军北上的通道,英名载入史册。</p><p class="ql-block"> 红军勇士厉害👍🏻,金虎三跨大渡河铁索桥,也有点“厉害”。</p><p class="ql-block"> 2025-06-25</p> <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经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顺利渡过大渡河,继续向川北方向挺进。经天全、芦山、宝兴、懋攻,翻越长征以来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6月12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在达维会师,壮大了红军队伍。</p><p class="ql-block"> 红军走、我也走,我走红军长征路。金虎今日从天全县出发,天气晴朗下的心情就是爽爽的,一路骑行一路游览。沿351国道,经天全县游览红军村,这是红军长征途中重要的一站,红军总部、总政治部、红军总医院、红军大学等都曾在此驻扎。</p><p class="ql-block"> 过宝兴县参观“蜂桶寨自然博物馆”,宝兴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在蜂桶寨邓池沟一地主家发现一张大熊猫皮,经研究并被命名为“大熊猫”。游览硗碛藏族乡“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碑”,硗碛湖水映衬着夹金山脉和蓝天白云,太养眼了。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硗碛的居住地旧址,分别由斗底锅庄楼、迥贡锅庄楼、斗达洛锅庄楼组成,始建于清代。他们在此分析形势、指挥翻越夹金山等。</p><p class="ql-block"> 金虎也开始翻越夹金山,在半山中冲锋号雕塑处,一只某某部队官兵来此拉练,翻越山坡草地。顺便也“学雷锋”、“民拥军”,冒着突来的小雨,帮助把引导牌带送到坡顶军车处。</p><p class="ql-block"> 继续骑行翻越夹金山,越往山顶,雷声交加,雨越来越大、雾越来越浓,缓慢前行、谨慎驾驶。当到达夹金山垭口4114米海拔石碑前,那种胜利者的兴奋感油然而生,忘却了疲惫和寒冷,在风雨中高声呐喊:夹金山我来了!今天的风雨,让我难以想象当年风雪交加的天气下,红军战士们是凭多大的勇气战胜这“千里雪”的。下山了,迂回曲折的盘山路更加要集中精力骑行,快到达维会师地时,雨也停了、天也晴了,给人“不经风雨哪见彩虹”的感觉,仿佛又听见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见面时激动的哽咽声和欢呼声。达维会师,壮大了红军队伍,鼓舞了红军斗志,奠定了胜利基础。</p><p class="ql-block"> 又开始阳光下的骑行,所有景点都不再错过,沿着熊猫大道游玫瑰博览园、沃日土司官寨等。下午五点多,来到小金县城,入住合适的酒店晚餐后,又迎来暴雨而下,媒体播报国道213茂县某段被大水冲毁,这可是明日计划骑行的线路,看来要另择它路了。</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雨水真多!新长征咋也这么难啊!</p><p class="ql-block"> 2025-06-26</p> <p class="ql-block"> 昨夜的雷阵暴雨,没有影响今早的晴朗天气,真好!但红原县大面积更换下水管道施工却带来极大的不便。</p><p class="ql-block"> 红原县名是取自周总理题词“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非常有历史意义啊。离开红原县沿着“九红草原风光路”、248国道、217省道骑行,沿途游览红原瓦切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长征过草地纪念碑、黄河九曲第一湾等。</p><p class="ql-block"> 原计划到若尔盖县入住,可因2007年摩旅到达郎木寺时,维修未开放留下遗憾,就临时变更行程绕行到甘肃碌曲县郎木寺。</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很奇特,白龙江横跨郎木寺镇,将郎木寺镇一分为二,江北的属甘肃碌曲的赛赤寺,江南的属四川若尔盖的格尔底寺。</p><p class="ql-block"> 购优惠门票进入到甘肃碌曲郎木寺的赛赤寺,这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院建筑为传统藏式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墙体为白色、红色或黄色。飞檐翘角的金色琉璃瓦顶在阳光下金碧辉煌、熠熠生辉,豪华大气而又庄严肃穆。游览吉祥八宝塔、大金堂、弥勒佛殿等寺院。人称“小瑞士”的郎木寺镇在大环境萧条的背景下,游客还算不少,大巴专车、私家车辆,还有摩旅的骑行侠,活跃在郎木寺周围街道。</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已到傍晚了,寻到郎木寺镇“伟兴客栈”入住,图个经济实惠吧。</p><p class="ql-block"> 2025-06-28</p> <p class="ql-block"> 昨日(28日)游览甘肃碌曲郎木寺。今29号再游览四川若尔盖郎木寺,同样都是30元的门票,但四川没有甘肃厚道的五折优惠(提高了年龄优惠门槛),四川“格尔登寺”的建筑规模不及甘肃“赛赤寺”。</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格尔登寺时天色阴沉开始下雨,穿上雨衣向着腊子口“行军”吧。无惧风雨、不怕困难,以长征精神和红军气概,一路在盘山路穿行,雨大路滑、谨慎驾驶。途径扎尕那国家地质公园也只能打个卡,进去游览已无意义了。</p><p class="ql-block"> 来到迭部县茨日那村,这里有毛泽东长征途中曾住过三天的旧居,在这里他向红军下达命令,以三天行程夺取腊子口。金虎也加快向腊子口骑行,在山谷中践行者红军“不怕苦、不怕难”钢铁汉精神,尽管雨水渗透过雨衣,将里面的衣服渗湿,冷的直发抖,但没有退路,只能咬着牙紧盯前方路面坚持着。内心也在想,这都受得什么罪啊。为什么不开车呢?那多安全和舒适呀。转念又想,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想想那些红军战士们,我以“摩托化装备”进行新长征,比他们幸福多了。</p><p class="ql-block"> 腊子口,易守难攻。这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军队在此布下重兵,就要最后一博,企图凭借腊子口天险阻挡住红军继续北上,并寻机剿灭红军。1935年9月16、17两天,红一军团采取正面强攻、迂回包抄和奇袭侧后等战术,出奇制胜地击溃国军的封锁,打开了陕甘支队北上的通道,突破了长征队伍进入陕甘地区的最后一个关口。</p><p class="ql-block"> 金虎在参观完腊子口战役遗址和纪念馆后,也顺利集章打卡完成。</p><p class="ql-block"> 当艰难骑行到海拔3500米的迭部“铁尺梁”顶峰,放眼望去,雨中的群山峰峦别样之美,灰色的阴云笼罩在山峦之顶,雾气移动着、朵朵白雾漂浮在山腰,时浓时淡,那种相机拍不出真容的朦胧之美,只能通过眼睛来分辨和体验,通过心灵来感受。恰如巨石上刻印的那句话——“铁尺梁,我和神如此接近”!</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第一次全天雨中骑行的新长征摩旅经历,到达岷县已是晚上七点多了,随意找个住宿地,脱下湿漉漉的里外衣服,到岷县夜市吃点热乎乎的饭菜、来二两散白酒,怎么品味到那么的可口和满足呢?</p><p class="ql-block"> 2025-06-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