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哪里飞来的红</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3437632</p> <p class="ql-block">它曾打败日本、印度、新加坡,一举荣获了旅行圣经《孤独地球》里亚洲最佳旅游地的Top 1;</p><p class="ql-block">它还在《纽约时报》发布的“2018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榜单中,中国唯一上榜的省份;</p><p class="ql-block">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资料内容源自文旅推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就是甘肃!美了千年,却低调不张扬。除了海洋,甘肃拥有了所有地貌。</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将以我的2023旅行回忆的方式,带你们看看甘肃有多美,相信一定能颠覆您对甘肃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2023年七月份,第一次自驾游甘肃。</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就按序号为索引,分享一下我所游览过的甘肃有哪些美景吧!</p> <p class="ql-block">一、敦煌阳关:</p><p class="ql-block">“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p> <p class="ql-block">张骞出使西域。</p> <p class="ql-block">张骞出使西域,既是一次极为艰险的外交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学考察。张骞对广阔的西域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不仅亲自访问了位处新疆的各小国和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诸国,而且从这些地方又初步了解到乌孙(巴尔喀什湖以南和伊犁河流域)、奄蔡(里海、咸海以北)、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又称大食,今伊拉克一带)、身毒(又名天竺,即印度)等国的许多情况。回长安后,张骞将其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说明。这个报告的基本内容为司马迁在《史记·大宛传》中保存下来。这是中国和世界上对于这些地区第一次最翔实可靠的记载。至今仍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古地理和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雄关巍峨,商队络绎,使者相望于道。</p> <p class="ql-block">二、鸣沙山/月牙泉:山泉共处,沙水共生。</p> <p class="ql-block">澄黄的鸣沙山,清澈的月牙泉,相互依存,如此奇异迷人的景色,延续千年不变。</p> <p class="ql-block">三、张掖七彩丹霞:</p><p class="ql-block">我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p> <p class="ql-block">没有百花齐放的绚丽,却有万紫千红的风景,这里就是世界的一抹胭脂。</p> <p class="ql-block">张掖古称“甘州”,西汉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游览胜地有祁连山、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等</p> <p class="ql-block">四、天下第一雄关:万里长城嘉峪关</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历史文化悠久,因地理形胜之便,成为古时中原通西域必经之地、各民族文化交汇之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p><p class="ql-block">霍去病、张骞、唐玄奘、马可·波罗等在这里留下足印。</p><p class="ql-block">境内的嘉峪关地势险要,扼守河西走廊,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p> <p class="ql-block">五、敦煌莫高窟:中国艺术的瑰宝!</p><p class="ql-block">它积淀了一千多年的风沙,它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里面的壁画,是智慧、是伟大、也见证了朝代的兴衰和时间的轮回。</p> <p class="ql-block">六、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160公里,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四大沙漠!是一个5A级的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自由地滑沙,骑骆驼,乘坐沙漠冲浪车,享受着速度与激情!</p> <p class="ql-block">细幼的黄沙,一泻千里,阳光洒下,沙漠变得金黄。</p><p class="ql-block">让人不难想象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色</p> <p class="ql-block">七、兰州:</p><p class="ql-block">人口:379.09万面积:1.31万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兰州位于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西部夏宫”“水车之都”“瓜果名城”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兰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源自文旅推荐)</p> <p class="ql-block">与黄河母亲雕像留影</p> <p class="ql-block">带你们领略兰州中山桥,了解从兰州浮桥到中山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百年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陕甘总督开允推行”新政”,令兰州道彭英甲与德国泰来洋行喀佑斯谈判,签定合同,建桥材料全部由德国运来。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4月10日开工,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7月4日竣工。耗银16万5千两。升允题额为”第一桥“。1928年,国民党驻甘军政首脑刘郁芬、将”第一桥“匾额改题为”中山桥“,沿用至今。竣工时的铁桥为橘红色,抗战时为防日机轰炸改为铁灰色。1954年,在梯形桥梁上,置5架拱形钢梁,不仅增加了桥的强度和负荷,而且使中山桥有如5道彩虹凌波而过,显得更为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中山铁桥留影:</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p> <p class="ql-block">在1949年8月的兰州战役中,中山桥(黄河铁桥)作为国民党守军唯一撤退通道,成为解放军与马步芳部队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p><p class="ql-block">解放军19团3营率先抢占桥头并控制桥梁,切断了敌军退路,标志着兰州解放的关键胜利。</p> <p class="ql-block">回望走过的风景,有如愿的美好;也有错过的遗憾;有艰难的放弃;也有希望的等待。</p><p class="ql-block">总结这一路的收获和成长,也记下这一年让我难忘的一个个瞬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