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纪初,儿子考上了青岛大学。我们打算报到时,一起去送他。</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村子里不像现在,路面硬化,家家户户有轿车,能有辆面包车那就算是上乘人家了。入学前好些日子,我们就计划车辆这个事。先从本村扳着指头算起,从车况到司机的专业程度等进行筛选,然后再向外村拓展,力求找到比较合适的车子与司机。权衡来权衡去,最后,我们决定用邻村的一辆面包车。</p><p class="ql-block">这辆面包车虽然不是很新,但经常被雇佣,车况相对来说,半路抛锚的现象应该不会。但他出租的范围半径不是很大,也仅是在乡镇县域之内,再远了,就很少涉及了。那去青岛的这段路程,估计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了。</p><p class="ql-block">我找到他,他欣喜若狂。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村庄,但也算是同窗好友,他在部队里学的车,技术方面应该是保险系数比较大,这也是我们安排他的主要原因——开车放心。他说,这是喜事,再忙,也得舍了肚子顾脊梁,先送孩子去上学。</p> <p class="ql-block">入学前的一个晚上,我买上一盒“八喜”烟,去到他家里,提醒他出发的具体时间,免得到时候误了事。落座不久,村里的计生主任也走了进来,她说村里打算雇佣他明天拉着育龄妇女到计生办做“透视”。他说,你看我这脑子,整天忙得晕头转向,要不你来,就差点答应了她。真是有点“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妇女主任得知车辆早已有安排,她便说再另想办法,还是上学报到要紧!”边说边起身告辞而去。</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村里车辆少,不像城里有出租车,更没有今天遍地开花到处都是的网约车。不仅车子这样,电话也仅是村委有部座机,人手一部手机的事,连想都不曾想到过。</p> <p class="ql-block">到了出发的那一天,他如约而至。我们简单地吃了个早餐,拾掇好所带的衣物,就出发了。先到镇区的加油站灌满油箱,我抢先替他付了钱,他怎么也不让,坚持自己付。因为我们都碍于面子,起先也没有敲定车费的多少。他不好意思要,我们也不好意思提:至于去这一趟多少钱,路上消费谁负责,一概没有挑明白。只是心里想:百年不遇这么一次,回来后,给他钱尽着留就行了,路上的开销也没必要分得那么清,包括后面的过路费也都是我支付的。心想反正馒头有数客有数就好了!</p><p class="ql-block">面包车不能跑得太急,车速过快,就发飘。它没有现在的轿车速度快。反正也不急,只要能报上到,快点慢点也无所谓。我们就聊着天晃晃悠悠地观赏着路边风景,直奔青岛而去!</p><p class="ql-block">当我们下了高速,去往青岛大学的时候,从哪个路口下去,走什么路线,一个急切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p><p class="ql-block">如果在今天这是小菜一碟,看着手机导航走就是了。但那几年,谁见过手机?充其量就是块“小灵通”、“大哥大”、“大姐大”什么的,虽然不是尖端的信息工具,但一般平民百姓也不会有这样子的奢侈品!即使有这些东西,在当时也派不上用场,何况还没有!</p> <p class="ql-block">正在焦灼不安的时候,看到脊背上挂着一块纸板,上面用浓墨粗线条书写着“带路”的一个青年,骑着摩托车贴了过来。</p><p class="ql-block">“师傅,去哪儿?需要带路吗?”</p><p class="ql-block">“这不,去青岛大学,不知道走哪个路口了!”司机应答道。</p><p class="ql-block">摩托车青年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说:“到青岛大学,我领过你们去!”</p><p class="ql-block">司机看看我,是征询我的意见,还是暗示我付带路费。我也没有去多想,直接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钞,从车窗递到摩托车手里。</p><p class="ql-block">于是,摩托车在前面见缝插针一路狂飙,我们的面包在后面穷追不舍,但也时常落(la)在大后面。摩托车只好在前面不时地回望着我们,当我们赶上来了,他再骑着摩托继续往前冲。</p><p class="ql-block">走直路还好说,就怕路口或拐弯。我们在后面紧追快撵还是掉了队,在一个十字路口大家还是分道扬镳了,司机懵懵懂懂地也不知东西南北了!本来,青岛的道路听说就很少有正南正北的,晕头转向了是很容易发生的事儿!果不其然跟着跟着跟丢了!说不定,摩托车手在车水马龙中极尽目力找我们,我们在人头攒动中望眼欲穿找摩托车!尽管我们焦急万分地踅摸过来踅摸过去,就是不见那个骑摩托人的身影,他真正地成了泥牛入海,一去便杳无踪迹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紧贴着路边停下了车,到一家小铺打听了一下走的方向,就这样,坐在副驾上的我,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导航员”,走一会儿,就跳下车,询问走道的或者开铺的,“请问,去青岛大学怎么走?”就这样,边走边停边打听,等我们到了学校,已是过午时分了!</p><p class="ql-block">匆匆忙忙报上到,找到宿舍,把被褥放在床铺上,餐具放到标号的柜子里。我们就找饭馆吃饭了。恰巧在饭馆里遇到了本乡镇的也是来送学生的,饭后,我们一起到栈桥上赏玩了会,然后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与儿子依依惜别,接近傍晚时分,两辆车子一起就奔向了返回的路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