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起点:文家市会师旧址的红色记忆

快乐大叔

<p class="ql-block">  盛夏七月,头顶骄阳烈日,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湖南株洲出发,一路向东,汽车穿越城市、村庄、田野、山丘,</span>行驶一百多公里,去追寻革命足迹,参观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的浏阳文家市,九十八年前,这坐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镇,迎来一支部队会师,随后转战井冈山,从此注定了它必然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辉煌史册。</p> <p class="ql-block">  青山脚下,广场旁边,迎风飘扬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雕塑,格外鲜艳夺目。驻足在旗帜下,不禁忆起毛泽东同志那首《西江月·秋收起义》:</p> <p class="ql-block">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p><p class="ql-block"> 这首气势磅礴、 刚劲有力的诗词,生动形象描述了那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公开亮明自己旗帜的秋收起义。</p> <p class="ql-block">  走进秋收起义纪念馆,毛泽东同志和起义官兵的雕塑栩栩如生。毛泽东同志紧锁眉头,目光直视前方,高举军旗的战士紧随其后,两侧是手握钢枪的士兵、身背大刀的工人、手持农具和火铳的农民。这是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工农兵组成的革命武装。</p> <p class="ql-block">  一幅幅展板,一件件陈列,把我们带回到了上世纪20年代。大革命失败后,全国一片白色恐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遭受惨重损失,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并未停止。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同志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和中共湖南省委一道,率先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次高举中国共产党旗帜,于1927年9月9日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p> <p class="ql-block">工农革命军军旗(仿制陈列品)</p> <p class="ql-block">  由于敌强我弱、经验不足,起义部队相继严重受挫。紧急关头,毛泽东同志命令余部迅速向浏阳文家市集中,9月19日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成德堂组织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经过激烈争论,会议采纳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放弃攻打长沙、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转移的主张。</p> <p class="ql-block">前敌委员会会议旧址:里仁学校</p> <p class="ql-block">  9月20日清晨,工农革命军大约一千五百人,在里仁学校操坪举行会师大会,毛泽东同志作了重要讲话,随后率部向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进军。</p> <p class="ql-block">里仁学校操坪</p> <p class="ql-block">  10月27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茨坪,从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率领部队向前进(油画)</p> <p class="ql-block">  回首往昔峥嵘岁月,先辈们浴血奋战,历尽艰辛困苦,为的是求得国家独立和富强,人民幸福和安康,而今,国泰民安,海晏河清,我们不应忘记,今日的岁月静好,都是先辈们昨日的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