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在国家图书馆南楼门前。</p> <p class="ql-block">在国家图书馆借阅图书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我最早办理借书证的时候,国家图书馆的名字叫北京图书馆,位于文津街,也就是中南海北门斜对面的那个中式建筑院落。后来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也从文津街搬到了海淀区的白石桥,我依旧是这里的读者和借阅者。</p> <p class="ql-block">我这人天生喜欢看杂书,天天读那个年月,养成了一个看杂书的习惯,今天更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国家图书馆的南侧楼已经成为“国家典籍博物馆”二层的那个最早的阅览室依旧保留着,但现在只能够在那里阅读,外借图书已经签到北面后建的楼里面。</p><p class="ql-block">作为国家典籍博物馆经常办一些高档次的文化展览,今天我在阅读之余。利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参观了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内北侧的“山西永乐宫展览。”展出的一级文物让我大饱眼福,汇集山西永乐宫150余件珍贵文物的“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目前正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作为“永乐宫展”全国巡展的首都之行。</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在阅览之余来到中国典籍博物馆参观永乐宫展览。</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正门</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始建于公元1247年,原建在芮城县西南20公里的永乐镇,吕祖的出生地。50年代末国家在苏联专家的筹划下,不顾水利专家反对,修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被规划在淹没区内,经批示,由国家水利部拨款220余万,从1959年至1965年,将永乐宫原物原貌搬迁至县城城北2公里的西周古魏国都遗址保存。</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近年来在考察三门峡水利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及给永乐宫造成的文物古迹大迁移。</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芮城永乐宫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永乐宫壁画是古代绘画艺术的天花板。</p><p class="ql-block">芮城是道教丹鼎派祖师、民间八仙之首吕洞宾的故里,其故宅曾建吕公祠,又称“纯阳万寿宫”,后毁于大火。元世祖忽必烈敕封重修,永乐宫从而既保留了部分国内罕见的唐代建筑遗风,又张显了元代建筑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全真教主题之一传道行经记录。</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1961年3月4日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在道家中供奉的玉帝和王母娘娘可就算是大神了。咱们中国国产的宗教与从西方泊来的宗教区别太大。</p> <p class="ql-block">壁画中可以看到道教中尊宠的天神都是服装整齐,应该算是当时的正装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壁画中的天蓬元帅,就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呀!</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保存了四座巧夺天工的元代木结构建筑,殿内存有1000平米的元代壁画,分布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中。</p> <p class="ql-block">(无极之殿门框上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铭文砖)</p> <p class="ql-block"> 重阳殿房顶上琉璃西鸱吻。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构件,它是由鸱尾逐步演化为成屋脊兽的代名词。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 “鸱鸮,宁鴂也,号声。”鸱吻又称为鸱尾、蚩尾、螭吻、鳌鱼、祠尾等名称。在《辞源》中这样解释:“鸱吻(鸱尾),宫殿屋脊正脊两端构件上的装饰,以外型略如鸱尾而称,又名蚩尾,祠尾。</p><p class="ql-block">唐朝以后,鸱吻变成了龙的形象。相传鸱吻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同样有镇宅辟火之意。</p> <p class="ql-block">陶塑升龙</p> <p class="ql-block">陶塑降龙</p> <p class="ql-block">(房脊上飞龙的木雕龙头)</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藻井上的团龙木雕)</p> <p class="ql-block">(纯阳殿拱眼壁伎乐彩画)</p> <p class="ql-block">古代勇士彩像</p> <p class="ql-block">(纯阳真人吕洞宾祠堂记)</p> <p class="ql-block">(道教人物宋德芳石棺)</p> <p class="ql-block">截金工艺造像碎片,真可惜,如果不是因为修建三门峡水库,没有文革红卫兵破四旧,保存下来的文物会更多。</p> <p class="ql-block">寄寄老人款陶枕</p> <p class="ql-block">(重阳殿套兽)</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览厅怎么有了一种穿云破雾而归的感觉?难道真是“观妙入真”?</p><p class="ql-block">这个展览在八月底就结束了,想看这个展览的朋友,抓紧时间来国家图书馆参观这个展览。外面的气温虽然已经是33度,也要拿着长袖衣服穿长裤,因为图书馆的温度为了保护古籍图书是24度。</p> 多说两句 <p class="ql-block">炎热的夏天,在图书馆读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就是在家里开着空调读书,有时候还能传来小区里园林工人开动割草机割草的声音,在图书馆虽然一同看书的人很多,但是非常的安静,不小心眼镜盒掉到了地上,都算是最大的噪音。</p><p class="ql-block">在阅览室外面饮水处,全天免费提供沏茶用的开水和纯净水,中午和晚上都可以在图书馆吃自助餐,吃完晚饭在国图艺术中心还可以观看各种演出。在图书馆可以度过充实既凉爽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国图艺术中心东墙外走道布满了近期演出的广告。</p> <p class="ql-block">我仔细看了一下演出的节目安排表,有的时候一天就有两场不同形式的演出,看书看累了,到艺术中心的看看演出,享受另外一种艺术生活。</p> <p class="ql-block">不少在国图艺术中心演出的节目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这个《金钱豹》是西游记里的一段故事,我从小就喜欢孙悟空的戏。在国图吃晚饭,还是吃自助餐,晚饭后去看孙悟空如何打败金钱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