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入夏,一部反贪腐力作《以法之名》迅速热播。</p><p class="ql-block">政客以“人民”的名义,司法人员以“法”的名义,医生以“健康”的名义,教师以“爱”的名义……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要以影视作品塑造正面形象来安抚群众,维护法制公平正义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p><p class="ql-block">万海是海东省东平市曾经的明星企业家,却在一夜之间被扣上了黑社会组织者的帽子,身败名裂,锒铛入狱。</p><p class="ql-block">在万海涉黑案中为当事人作无罪辩护的律师张文菁,被诬陷为涉黑团伙骨干成员。涉黑案开庭第二天,万海涉黑案原主办检察官乔振兴的尸体惊现永清河。法庭上主犯万海的律师及家人鸣冤叫屈,而万海本人却表示认罪认罚……黑白颠倒,正义错位,黑恶势力与政客勾结后的能量,令人触目惊心!利益至上的资本家,为什么喜欢在政客身上投资?保护伞的根源不在个体堕落,而在权力运行有阴影地带。</p><p class="ql-block">黑恶势力要挟万海之子,万海在看守所里受到殴打和生命威胁,省工作组对万海的询问,也受到黑恶势力的“帮办”驻监狱检察室主任王华山利用看守所监控进行的严密监听。一个含冤饮恨的企业家,绝望之下,向省工作组表示:“你们,斗不过他们的!”</p><p class="ql-block">东平市平山开发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孙飞,参与伪造万海涉黑案的证据。平山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姜红军,私自更换检察官乔振兴“畏罪自杀”后尸检所需的水样标本……身居要职的公安干警,竟是利益团体的工具人!曾为企业家的万海,深感这张势力网过于强天,申诉抗争必为徒劳,还可能进一步危及家人及自己的生命,只得选择认罪保命。</p><p class="ql-block">十五年前,禹天成发现江远是时任东平市政法委书记江旭东的儿子,便设法接近江远。禹天成特为江远举办生日宴,并送给江远一辆跑车。江远酒后驾车撞人致死,禹天成欲为其顶罪,陈胜龙不忍禹天成坐牢,主动替江远顶罪。陈胜龙入狱一年,江远被父亲送出国,禹天成则乘机找江旭东帮忙审批到了一座矿。</p><p class="ql-block">两年后,禹天成与万海争夺矿场,禹天成指使王大有和孙一虎枪杀万海。王大有枪杀了万川矿业财务室里的两个人,万海当时在隔壁房间,侥幸躲过一劫。禹天成使手段,让孙一虎替王大有顶罪,孙一虎被判死刑,王大有获刑17年。事后,江旭东欲赶走禹天成,以政法委书记身份出面调停,以禹天成是枪案主使人可能蹲大狱相逼,命禹天成将大成矿业无偿转让给万海,禹天成离开东平市另谋发展,禹天成向江旭东提要求欲捞出王大有,孙飞主动帮忙解决,设法为王大有办理肝癌保外就医,保释一年后宣布王大有肝癌“死亡”,并为新生的王大有在自己分局办理了新身份,王大有从此“借尸还魂”化名“熊磊”,与陈胜龙狼狈为奸。检察官乔振兴被暗害丧命,竟只因为他认出了当年的王大有!陈胜龙和熊磊称禹天成“老师”,禹天成视俩小子为心腹爱将。禹天成并未遵江旭东之命离开东平市,等为自己顶罪的小弟陈胜龙出狱后,先让自己的这个“学生”在洗煤厂干了两年经理,尔后帮陈胜龙独资成立了天龙集团。初中未毕业的陈胜龙,因禹天成的器重,成为天龙集团的董事长,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黑老大。陈胜龙为了收购万川矿业,指使熊磊人为制造矿难,置矿工生命于不顾。平山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姜红军竟然铤而走险,亲自复原被熊磊破坏的机器设备,试图掩盖矿难事故的真相……</p><p class="ql-block">东平市政法委书记兰景茗与天禹集团董事长禹天成有过实质性婚姻,育有一子,其子被人拐卖。禹天成为利用兰景茗的关系,伪造亲子鉴定,将孤儿陈胜龙包装为亲生儿子,并在兰景茗升迁路上暗自为其提供经济手段的支持,让兰景茗陷入情感的漩涡,沦为黑恶势力的间接保护伞。兰景茗利用职权之便,将本应由市公安局侦办的万海案转交平山开发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孙飞办理,导致关键证据被销毁,案件定性出现偏差……兰景茗给人以官场“心机女”印象,讲话的站位高,吐词耐人寻味,点到为止。可惜导演改了剧本,隐讳了这位具有“母性”的女书记很多罪恶。</p><p class="ql-block">东平市公安局长许言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物形象,表面上遵照上司兰景茗的授意,表现出对上司的绝对服从,暗地里又在搜集证据,想还原事件真相。比如许言午借口上厕所巧妙地让秦锋看到乔振兴死前的行动轨迹,以便指引省指导组开展调查,推翻乔振兴自杀的结论;洪亮只身前往洗煤厂向陈胜龙取证,遭遇熊磊追杀,许言午接到秦峰报警,及时出警相救,并一举截获重要录音证据……剧中将一个深谙权术,隐忍自保,有一定正义感又选择性失明的公安局长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许言午的分裂人性,缘于他对东平市司法生态的认识和判断,在层层嵌套的权力网络中,个人英雄主义的正面进攻,无异于自杀。许言午的憋屈,是体制性捆缚下的无奈之举,其多维度的人性张力,表现出了影视艺术角色的真实。</p><p class="ql-block">郑雅萍和洪亮,是电视剧塑造的正义使者形象。洪亮表面隐忍圆滑,内心却刚毅执着,工作中谨小慎微,处处谦卑示弱,给人一副嬉皮笑脸,玩世不恭的形象。而恰恰是这样一位工作“躺平者”,却有着坚定的司法信仰,他将涉黑岳父江旭东及妻弟江远送上审判席,因此与妻子离婚,自己家庭破碎仍然坚持揭露司法系统内部的腐败。这样不惧被追杀,能为工作付出一切的普通检察官,现实生活中多吗?现实生活中,洪亮这样的孤勇者,会走到最后一集吗?洪亮努力查案到最后接近真相时,发现事态已不可控,自己除了大义灭亲,别无选择……</p><p class="ql-block">最讽刺的是,案情转折竟缘于陈胜龙的小心和禹天成的多心:陈胜龙为保命偷录的音频,致使禹天成和陈胜龙产生内斗,保命符变成了催命符。</p><p class="ql-block">《以法之名》呈现的腐败网络令人窒息,因为从基层执行者到高层决策者形成了闭环的腐败链条,多层级保护伞结构,致使司法系统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外部监督力量往往无法穿透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p><p class="ql-block">作为普通百姓,看这部剧,震惊地方权势强大之余,会陷入思考:我们这个地方是不是也这样呢?全国那么多的地市,这样的“地方王国”还有多少?洪亮这样的英雄人物有吗?</p><p class="ql-block">公安局长许言午那句话,萦绕在观众耳际:“这次,他们不像走过场……” </p><p class="ql-block">如此大尺度批露司法黑幕的剧作搬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荧屏,在向人民群众传递什么信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