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日游玩虽然很累,但今天仍感心情不错。我们从若尔盖县城出发,乘车前往又一著名的景点——花湖。昨夜虽没睡意,今在路上却没有一丝困倦,窗外广袤的草原,洁白的毡房,成群的牛羊,一一从眼前掠过,让人脑海中产生了无限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行进的是甘南大草原。 它面积广阔,看资料知有三千多万余亩,从车窗望去一揽无际,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铺展在天地之间。此处的大草原是天然的优良牧场,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漫步。仿佛在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乘车时间不长,我们就来到了甘南花湖景区,它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绝美的天然湖泊。它紧邻四川若尔盖湿地,海拔约3400米,面积约30平方公里。花湖得名于每年夏季,湖畔的野花开得特别灿烂,紫色、黄色、白色交织在一起,美不胜收。湖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草甸、远山。</p> <p class="ql-block">花湖不仅可以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色,欣赏湖畔的鲜花和大漠草原的壮丽景色。还可在景区的木栈道上照艺术照和观赏各种鸟类。</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木质栈道有4.8公里长,它将多个观景点串联起来,游客可沿着栈道漫步,近距离欣赏湿地生态和湖光山色。走在栈道上,微风轻拂着脸颊,耳畔传来各种鸟的鸣叫,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花湖是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制度严格。游客需遵守规定,不采摘花草、不投喂动物、不乱丢垃圾。在景色入口不这处建有两个卡通形象,左边那条标语让人惊悚“谁破坏了湿地我收了他”😂😂,言词严厉了点,但有警示作用。</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称之为花湖,介绍上说就是每年的六月底到七月初是最佳观赏期,湖畔开满金莲花、紫菀花、马先蒿等,竞相绽放,将花湖装扮成花的海洋。按说我们来的时间正好,但没有看到百花齐放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的是,在花湖中看到了许多红嘴鸥,据说每年春末夏初,各种珍稀鸟类纷纷从遥远的南方迁徙而来,在这里停歇、繁衍。它们或在湖面上优雅地游弋,或在空中翱翔盘旋,身姿轻盈优美,为花湖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种鸟不怕人,特别当游人拿食品喂它们时,会成群地飞到你的身边来抢食。</p> <p class="ql-block">成群的鸟在湖面上弥食,休息。</p> <p class="ql-block">在花湖中捕捉到的影像,一对鸿雁夫妻带着自己的四个小宝宝在悠闲的散步。</p> <p class="ql-block">走到花湖深处,可见四周草原广袤无垠,像绿色绒毯延伸到天际。花湖的宁静与祥和,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回归自然的本真。</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天气阴,略凉,走在花湖的湖面时,微风拂过,湖面荡起涟漪,带着花香与泥土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看远方,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是天地间最神秘的诗篇。站在湖边,看这白金圆环,想到了俺家乡樱花湖上,高大的白金戒指雕塑。在这里俺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呼吸和心跳,用它的美丽诉说着花湖的静谧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老弟与老伴在湖心的爱心标志下留下恩爱的靓影。</p> <p class="ql-block">花湖的湖水与天空融为一体,仿佛天地之间只有这片纯净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拍摄一段小视频留下永久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花湖海拨虽然3468米,木栈道往返约有十华里。但在此美景的吸引下,俺走了个来回,没感到一丝不舒服,而且还觉得余劲未消。花湖,以其宁静、美丽和独特的湿地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在这里,你可以放下城市的喧嚣与疲惫,尽情地拥抱大自然,感受它的神奇与魅力。无论是漫步湖畔,欣赏湖光山色;还是静坐草原,聆听风吹草动,花湖都能带给你心灵的慰藉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从花湖出来乘车前往郎木寺景区,郎木寺不是寺,而是一个镇。看介绍知它分为两部分,一个为四川达仓郎木寺寺院,也叫格尔底寺。另一个是甘肃寺院,两个寺院隔着小溪(白龙江)相互守望。我们来的地方是甘肃之地。“郎木”是藏语“仙女”的意思,据说在镇后一个山洞中,有块岩石酷似亭亭玉立的女子,民间认为是仙女所化。所以就起名为郎木。</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水宽不足两米,名字很好听叫“白龙江”。两个藏传佛教的寺庙在这里隔江相望,中间还夹着回族的清真寺。在这里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居一方地存在着,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这座位于甘、青、川交界处的神秘之地,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更是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典范。郎木寺周围群山环抱,碧水相依。白龙江穿境而过。我们到时赶上阴天下雨,拍摄效果不佳,没有感受到“东方小瑞士”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的所有主体建筑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红墙金瓦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寺内塔内的佛像雕塑精美绝伦,展现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幸亲自登上这座塔,它名叫和好塔。也有叫扎西德勒塔,也称吉祥如意塔,是郎木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也是俺有生之年第一次登藏传佛教的塔。这座塔高约十余米,外观庄重壮观。塔内有众多佛像和经卷,是信徒们朝拜的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在塔前和塔内拍照摄影,亲身感受藏传佛教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郎木寺佛塔是信徒们供奉和朝拜的对象,代表着他们对佛教教义的信仰和追求,具有凝聚信众、传承佛教文化的重要作用。外观造型多为楼阁式,塔身呈圆形或方形,佛塔表面多采用金箔、彩绘等装饰手法,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常见的有佛像、菩萨像、佛教故事等,展现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顶时塔内无人看守,上香,敬佛,转经自随所愿。俺对佛学,特别藏传佛教不很懂,也只是虔诚地看一下,拍拍照。</p> <p class="ql-block">俺从塔底就跟随游人一起围塔转经一圈,然后顺着塔木梯,一直爬到塔顶端。在塔的两层是放经书地方。照片是佛塔的第三层。</p> <p class="ql-block">这是郎木寺甘肃这面的赛赤寺金瓦殿,由于当时风大雨急,俺没走上去,看介绍殿内供奉宗喀巴大师像,壁画讲述藏传佛教史诗。在它后面是藏族传统举行丧葬仪式的——天葬台,它也是全国唯一允许参观的天葬场。</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有许多荣誉称号,“东方小瑞士〞、“诗意栖居”、“中国魅力小镇”、“梵天净土”、“世外桃源“,但在我看来,郎木寺的景色其实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它不仅是寺,更是世间的一处梵天净土。</p> <p class="ql-block">这是郎木寺(甘肃)的吉祥八宝塔,是这座寺庙的一大亮点。这些宝塔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成道、初转法轮等重要事件而建。据介绍说塔内供奉着佛祖舍利八颗,以及菩提迦叶大菩提佛衣、大昭寺佛祖像法衣等珍贵文物。每一座宝塔都承载着对佛法的虔诚与信仰。郎木寺的僧人们通过这些宝塔,向世人传达着他们对信仰的执着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这是八宝塔后身的转经屋,也是郎木寺中最大的转经桶。转山转水转佛塔,藏族同胞的虔诚信仰似天上的雪莲花一般,是充满至纯至净的。他们善良、朴素,一生只为信仰去转经。</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爬到郎木寺的半山腰时,回头望去,山脚下的小镇宛如一幅立体的画卷铺展开来。远处的青山苍翠欲滴,而近处的街道房屋则错落有致。沿江而立的屋顶色彩斑斓,为这山谷中的童话世界增添了无尽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为何郎木寺被誉为“东方的小瑞士”呢?这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据说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位名叫外国传教士到此传教,看到郎木寺非常美丽,就在此居住了很多年。当他回国后,便撰写了一本名为《西藏的地平线》的书,书中首次提出了“东方小瑞士”这一美誉,用以形容这里无与伦比的美景。自此,郎木寺便成了现代人们传说的了。</p> <p class="ql-block">在俺看来,这次游玩虽然时间很短,而且也只在甘肃这片转了转,但还是感觉到郎木寺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藏传佛教寺院,更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对于宗教信徒还是普通游客来说,这里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或许,只有置身于这样的圣地,才能洗涤心灵,净化灵魂,让人回归最本真的善良与纯真。这也恰恰印证了信仰的伟大之力。</p> <p class="ql-block">从郎木寺乘车到下一次的扎卜楞寺时间有点紧了,到了那里寺内所有殿堂都将关闭,将成为此行的一大遗憾。</p><p class="ql-block">扎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被誉为“世界藏学府”,堪称藏学中的“清华,北大”,可见其重要地位。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以其宏大的规模、完备的藏学教育体系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藏学府”和“第二西藏”。</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时的确已接近关门点,但游人们仍急匆匆地蜂拥而至。</p> <p class="ql-block">这是国内藏传佛教寺院中最长的转经场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转经长廊由1700多个经筒组成,说是全长有六公里,为世界最长转经道。</p> <p class="ql-block"> 转经是西藏以及川、滇、青、甘藏区的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即围绕着某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被认为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转经筒都承载着信徒们的祈福和愿望,每一次转动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虔诚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看介绍扎卜楞寺占地面积很大,光建筑面积就超过四十万平方米,它拥有经堂六座、佛殿四十余座,还有万余间僧舍。</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融合了藏式与汉式元素,以石木结构为主。这里保留了全国最完整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涵盖显宗、密宗及医药、历算等领域。设有六大扎仓(学院),僧侣需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它的建制,规模,体系已似为大学城。</p> <p class="ql-block">基本上所有建筑群都依山傍水,融合藏汉风格,以“外石内木”结构拉卜楞寺的建筑融合了藏族、汉族和印度佛教的元素,寺内珍藏着大量的佛像、唐卡、佛塔、经卷等文物,可惜我们来的有点晚了,所有大殿佛堂全部下班关门了,</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许多建筑都采用红、白、黄三色,红色代表吉祥和繁荣,用于一般僧舍和部分殿堂;白色意味着纯洁和平,体现藏族建筑的简约和庄重;黄色级别最高,表示崇高和神圣,仅限于高级佛殿等。</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走进寺院内,虽然已下班,仍能看到许多虔诚的藏民在做法事,他们的肃穆与虔诚并存,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寺院大门已紧闭,但在这门外俺仍到有位虔诚者在做大礼拜。</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拉卜楞寺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每年正月举行的法会。其中,晒佛仪式尤为壮观和震撼。看资料上说,每年当第一缕晨曦洒在拉卜楞寺的金顶之上,寂静的寺庙便开始被唤醒。僧人们身着袈裟,手持法器,为晒佛仪式做着精心的准备。而巨大的佛像唐卡,在僧人们的齐心协力下,缓缓展开,如同天幕般从山坡上倾泻而下。晒佛仪式不仅仅是一场宗教仪式,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洗礼。</p> <p class="ql-block">在寺院中看到许多围墙都是这样的,很好看,也很有艺术感,当地人讲这是用一种叫 扁麻草的植物而建。查资料才知它是一种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红柳枝。修建时,需将其在秋天晒干、去梢剥皮,再用牛皮绳扎成小捆,层层夯实,用木钉固定,经藏药浸泡后染色,具有减轻建筑重量、增强稳固性、防虫、防潮等作用。</p> <p class="ql-block">在寺院中僧人居住是有等级的。看介绍得知寺内活佛住宅分为四个等级,寺主活佛住宅为第一等级,是寺内最高等级的活佛住所;“四大色赤”(“色赤”在藏传佛教中是对有较高地位和影响力活佛的尊称),住宅为第二等级;堪布级活佛(“堪布”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僧职,主要负责寺院的佛学教育、戒律管理等事务),住宅为第三等级;普通僧人住宅为第四等级。</p><p class="ql-block">照片就是普通僧人居住的地方,当我们走近时显的非常安静,似无人一般。</p> <p class="ql-block">看这张照片左右的居住者就是两位不同身份的僧侣。</p> <p class="ql-block">走了一圈,虽没看到多少东西,但学到了不少知识,至少我们在这短暂时间里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和喧嚣,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p> <p class="ql-block">总之拉卜楞寺是一座集宗教、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寺院。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和壮观的晒佛仪式等独特亮点,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宗教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明天将走入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麦积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