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呦呦鹿鸣 文脉新声</p><p class="ql-block"> ——写在《鹿鸣》创刊之际</p><p class="ql-block">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今日,我们以“鹿鸣”为名,踏歌而来!这不仅是对《诗经》雅集古韵的深情回响,更是对抚顺——这片“清王朝肇兴之地”深厚文脉的庄严致意。昔年龙兴,鹿苑生辉;今朝文苑,鹿鸣呦呦。 《鹿鸣》破土而出,恰如七月骄阳,炽热而充满希望。它是我们抚顺作协28组文友共同耕耘的精神家园,是文学梦想扬帆起航的港湾。我们期盼,这声“鹿鸣”,能穿透时空,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激发蓬勃的创作灵感;能汇聚同道,如鹿群相呼,在文学的沃野上纵情驰骋,碰撞思想的火花。</p><p class="ql-block">值此创刊首期,我们走进抚顺市博物馆,触摸历史的心跳,聆听文物的低语。愿馆藏的每一缕沧桑,都化作我们笔下的星辰;愿先民的智慧与力量,点燃我们书写时代的激情。</p><p class="ql-block"> 展望前路,任重道远。愿《鹿鸣》之声,清越悠扬,传遍山野。让我们以赤诚文心,扎根乡土,仰望星空,用饱满的笔墨,共同谱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崭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抚顺市作家协会“鹿鸣”文学社谨识</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 10 日</p> 刊首语:副社长何银芬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书页间穿行</p><p class="ql-block"> 何银芬</p><p class="ql-block">七月五日,抚顺作协二十八组6名文友与八组10余名文友老师一起,共赴抚顺博物馆,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城市对话。</p><p class="ql-block"> 在解说员清晰的脉络指引中,抚顺厚重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从新宾县石灰岩洞穴发掘的花纹陶片,将抚顺历史追述到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肃慎故地、清王朝肇兴之基的赫图阿拉,到近代西露天矿的煤精琥珀,“煤都”辉煌的工业脊梁,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叙事在此交织碰撞。我们凝视着八旗的甲胄寒光,仿佛听见了王朝初兴的号角;转身又见黝黑的矿灯、斑驳的采掘机械,无声诉说着工业时代的轰鸣与汗水。这强烈的对比,正是抚顺独特的精神图谱——它既有深植沃土的古老根系,又有驱动时代的澎湃力量。</p><p class="ql-block"> 此行不仅是对城市记忆的拾取,更是对创作源泉的叩问。我们深深感受到,抚顺的“前世今生”,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张力与深度的巨著。作为写作者,如何用笔触去捕捉、去诠释这座工业与历史交融之城的灵魂?这趟博物馆之旅,无疑为我们的创作注入了沉甸甸的素材与思考。走出馆门,深感肩上多了一份书写抚顺、记录时代的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参观抚顺市博物馆有感</p><p class="ql-block"> 衣长娟</p><p class="ql-block"> 漫步博物馆,宛若穿梭于时光长廊。历史的痕迹在这里清晰可见,时间仿佛凝固于此。</p><p class="ql-block"> 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让今天的人们对千年前的生活有了“触手可及”的遐想。</p><p class="ql-block"> “一眼千年”,是我今天参观市博物馆最切实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 深切缅怀杨靖宇将军</p><p class="ql-block"> 肖 竞</p><p class="ql-block"> 参观抚顺市博物馆,再次观瞻了杨靖宇将军的事迹。再次被他的事迹所感动。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最崇拜两个人,一个是王二小,另一个就是杨靖宇将军。印象最深的是:在他牺牲时,敌人刨开他的胸膛,见胃里面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在场的敌人都惊呆了,没想到中国一位将军竟能如此英勇无畏。这一场景深深地烙在了我年幼的脑海之中。</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工作后,专职从事一段抚顺工人运动史研究,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关于杨靖宇将军的资料,得知杨靖宇将军与抚顺,与抚顺工人运动还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一段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1929年春,杨靖宇将军曾被当时的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派往抚顺,任特支书记,恢复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经过杨靖宇将军的艰苦工作,抚顺党团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初步建立起抚顺的工会组织。抚顺市工会组织的建立应该始于杨靖宇将军任抚顺特支书记时期。杨靖宇将军的这一功绩,抚顺工人阶级应该铭记,抚顺工会组织应该铭记。</p><p class="ql-block"> 同年8月3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杨靖宇将军被捕。1931年底,经我党营救出狱,后赴哈尔滨任市委书记,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等要职,继续从事反抗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1940年2月23日,在蒙江与敌交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5岁。</p><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缅怀杨靖宇将军,中共抚顺市委1988年10月在抚顺浑河南岸,永安桥东侧建立了杨靖宇将军雕像,成为激励广大市民和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全市人民瞻仰革命先辈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杨靖宇将军的英名深深镌刻在抚顺这片热土,永远活在抚顺市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参观抚顺市博物馆有感 </p><p class="ql-block"> 张大英</p><p class="ql-block"> 穿越时空入史篇,</p><p class="ql-block"> 浑河文明动心弦。</p><p class="ql-block"> 先人智慧写春秋,</p><p class="ql-block"> 汇入华夏文明源。</p><p class="ql-block"> 历经沧桑锦绣地,</p><p class="ql-block"> 矢志奋斗勇争先。</p><p class="ql-block"> 历史烟云须铭记,</p><p class="ql-block"> 凝神铸魂绘新颜。</p> <p class="ql-block"> 穿越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罗桂华</p><p class="ql-block"> 当双脚踏入抚顺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掀开了尘封的幕布——这座城市五千年的历史长卷,正带着岁月的温度在眼前缓缓铺展。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像位沉默的讲述者,而讲解员口中的每一段过往,都在心底掀起层层涟漪。</p><p class="ql-block"> 步入古代展厅,时光的屏障仿佛瞬间消融。那些带着先民体温的粗糙石器,虽在岁月里磨平了棱角,却依然能触摸到远古智慧的脉动——它们是抚顺土地上文明初生的第一缕光。当目光落在青铜器上,精美的云雷纹在灯光下流转,独特的器型里藏着古人的巧思,这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刻着时代密码的历史教科书,诉说着文明进阶的每一步。</p><p class="ql-block"> 转身走进近代工业展厅,“煤都”的荣光扑面而来。第一吨乌黑发亮的煤块、第一桶澄澈的原油……玻璃展柜里的“第一”们,背后是无数抚顺人弯腰掘进的身影,是机器轰鸣中流淌的汗水。看着锈迹斑斑的老设备和泛黄的生产照片,耳畔仿佛响起当年的号子声,眼前浮现出热火朝天的车间图景——那是刻在城市骨血里的拼搏与担当。</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眼眶发热的是抗联展区。杨靖宇将军、赵尚志的英勇故事背后,是冰天雪地里的浴血奋战,是“未惜头颅新故国”的决绝。这些英雄的名字,早已化作永不褪色的丰碑。他们用生命淬炼的红色基因,至今仍在血脉里滚烫,提醒着每一个人:复兴之路,从来都浸透着先辈的赤诚。</p><p class="ql-block"> 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读懂了抚顺的厚重——它的历史里有文明的火种,有工业的脊梁,更有精神的丰碑。而这份读懂,早已悄悄变成了深埋心底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鹿鸣文学社》微刊(第一期)</p><p class="ql-block">总策划:何银芬</p><p class="ql-block">编 辑:罗桂华</p><p class="ql-block">模 板:灼灼亭亭</p><p class="ql-block">配 乐:古风《长相思》</p><p class="ql-block">刊首语:何银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