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海景风光。

雨花石

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北临广西北海市,东望湛江市的雷州半岛,东南与斜阳岛毗邻,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涠洲岛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6公显里,总面积24.7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79米。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90%以上地层是火山岩组成,有沟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有“蓬莱岛”之称,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人文景观有三婆庙,天主教堂,鳄鱼山景区,滴水丹屏景区,石螺口景区和五彩滩景区。2020年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4年获评中国最美十大海滩之一,2025年入选第三批优美海湾优秀案例名单。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蚀下,涠洲岛沙滩海岸基岩出现海蚀洞,海蚀沟,海蚀龛,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台,海蚀窗,海蚀蘑菇等海蚀地貌,这种地貌是涠洲岛的特色。 涠洲岛南湾运动公园,一个帆船爱好者的天堂,这里拥有清澈的海水,细腻的沙滩和温和的海风,是体验海上帆船的运动的绝佳地点,这里视界开阔景色优美。 五彩滩位于涠洲岛东部,退潮后,海蚀平台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而得名,是岛上观赏日出的绝佳地点之一。退潮后大片的海蚀平台裸露出来,经过海水打磨的海蚀平台如同一幅幅印象派艺术画卷。海蚀崖则是以各种彩色的纹理,地貌形状及流下的滴水,构成的景观和色彩十分美丽,在海蚀台边上,可欣赏到层层海浪冲击礁石的动态美景。 圣堂景区位于涠洲岛盛塘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建于1853年,历时十年建成,主体建筑保存较为完好,是中西文化融合共生的历史见证,是典形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哥特式教堂。外表高耸的罗马式尖塔,有着“向天一击”的动势,造成一种“天国神秘”的幻觉,堪称别具一格。 石螺口景区因海滩形状象一个螺口,还有各种各样的海螺分布,故而得名。海滩周围有着涠洲岛生长最好,面积最大的珊瑚礁群。石螺口景区以其独特的珊瑚沙滩,清澈如镜的海水和最适观赏缤纷的珊瑚世界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这里也是观赏海上日落的最佳地点之一,日落时,夕阳余辉将海面渲染成橙红色,与云霞,倒影共同构成海天一色的梦幻画面,让人陶醉。我们下午入住民宿中,赶上晴天,拍到了漂亮的海上日落照片。 滴水丹霞原名滴水岩,位于涠洲岛西部滴水村,由岩石形成的悬崖峭壁是典型的海蚀地貌,裸露的岩层红丶黄丶紫丶绿丶青五色相间,纹理清晰,崖顶上藤树缠绕,红花绿叶倒挂崖头,呈现出旖旎多姿的色彩,故称“丹屏”。巨崖岩层常年涌动着水珠,不断向崖下滴落,所以取名“滴水”。滴水丹霞的形成堪称是中国火山景观的奇迹。这里也是最佳海上日落观赏地。 鳄鱼山位于南湾西侧的鳄鱼岭,从高远处看,犹如一只鳄鱼匍匐于大海中,因而得名鳄鱼山。鳄鱼山是左下右上的环形游览线路,上下共871级台阶,海边木栈道1645米,正常游览时间为1.5小时。鳄鱼山汇聚有中国最典型的火山机构,中国最丰富的火山景观以及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多期火山地质遗迹,是南湾鳄鱼山景区最精华的部分。主要有涠洲灯塔,古炮台,汤翁台,火山口,龙宫探奇,藏龟洞,百兽闹海,海蚀拱桥,月亮湾,情定涠洲,平台听涛,月亮广场等17个景点。 涠洲岛石螺口,梦幻般的海蚀地貌。在石螺口海滩  东边(右侧),有一片奇特的海蚀平台,涠洲岛的岩石主要由火山岩构成,岛上有许复火山喷发的遗迹。在波浪,海流和潮汐的侵蚀下,海岸基岩形成了美丽的条纹肌理,包括海蚀洞,海蚀沟和海蚀崖等地貌。虽然岛上的许多景点都有相似的地貌,但石螺口海蚀台形态众多,黑色的火山岩礁石嶙峋嵯峨,是少见的奇特地貌。这里的海蚀崖壁规模宏伟壮观,独特的地质纹理和色彩清晰美观,状态错落有致,备受摄影人的青睐 ,更是游客拍照打卡的网红地。 在一片海蚀岩石盘上,分布着不知如何形成的园形洞坑,有五六十公分深,里面的水清澈见底,光照不同,水的颜色也不同。有蓝色的,有绿色的,十分漂亮。 这一处海蚀崖壁向里凹进,规模宏伟状观,形态错落有致,纹理色彩清晰美丽,是涠洲岛上最美的海蚀崖地貌,吸引众多游人在此打卡拍照。 这里的海蚀岩石盘上到处是白色的牡蛎壳,清澈透明的浅水滩里,没有一点杂质,水里的白色牡蛎壳,象一片片象盛开的花朵,水面微波流动,动静结合的画面,十分吸引人。 海蚀台上面的水池可拍到漂亮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