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已是5月10日,出门第四天。一早在酒店吃早餐,早餐非常丰盛,除了西人爱吃的培根没有外,什么都有,各种蔬菜水果沙拉、奶酪、面包、咖啡、茶、果汁等。</p><p class="ql-block">随后去参观伊斯坦布尔另一个著名巴扎集市:埃及巴扎集市(Misir Carsisi,Egyptian Bazaar)。</p><p class="ql-block">比起昨天看到的大巴扎规模要小些,只有800来个商铺,其布局和物品都差不多,但以出售各种香料、草药、干果为主,兴建于17世纪。</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虽名为“埃及”巴扎,但它实际上许多香料和其他商品都是从中亚和印度运往埃及,然后从埃及运往伊斯坦布尔这个商贸枢纽的,所以得名。</p><p class="ql-block">这让我想起大航海时代初期,由于奥斯曼帝国完全控制了从印度、中亚到欧洲的整个陆地贸易路线,迫使西欧列强从海上开辟新贸易途径,才产生像达·迦马、麦哲伦、哥伦布等这些大航海家。</p><p class="ql-block">可以想像400年前这里是怎样的景象,等于是独家经营,垄断香料交易,人们穿梭于此,讨价还价,大包小包,一定是热闹非凡、充满蓬勃生机,如今只是观光者多于真正贸易的商贾。</p> <p class="ql-block">本人对购物不感兴趣,倒是饶有兴致仔细看了看,闻了闻这些来自东方,色彩各异,不同香味的香料,沉浸在探寻它们的魅力之中。</p><p class="ql-block">当年,人们要不是为了获取它,不会冒死满世界跑,结果发现了新大陆,世界地图因此而彻底改头换面。</p> <p class="ql-block">从埃及巴扎集市出来后,我们来到伊斯坦布尔著名的蓝色清真寺,又名苏丹艾哈迈徳清真寺。</p><p class="ql-block">1609年,13岁的艾哈迈德即位,这位少年天子颇有治国方略,为了荣耀真主阿拉,他命令著名建筑师阿加(Mehmet Aga)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对面修建一座能与之相媲美的大清真寺,目的是要超越东正教。阿加不负使命,花了七年时间,融合了伊斯兰文化特征和拜占廷希腊元素,建造了这座令世人刮目相看的蓝色清真寺,使之成为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与艺术的典范。</p><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从外观上看就已气度不凡,六根削尖如铅笔头的宣礼塔(43米高)高高入云,一般的清真寺就一根、两根宣礼塔,而它却有六根,当时只有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配有六根尖塔,有盖过麦加风头的嫌疑,后来苏丹不得不命人将麦加的清真寺又加了一根宣礼塔,使之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七根宣礼塔的清真寺,以此来宣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冠名蓝色清真寺,是因为整个清真寺的墙壁中部及穹顶,镶嵌了约两万块蓝色瓷砖,这些白底蓝彩瓷砖都来自土耳其著名瓷都:伊兹尼克。瓷砖设计超过五十多种不同款式,绘有华丽的花朵、水果和柏树等植物以及阿拉伯文,组合成不同的几何图形,像极了我们老祖宗的青花瓷。</p><p class="ql-block">最初我以为蓝色清真寺是因为它的圆顶、半圆顶的外观是淡蓝色的原故,其实不然。</p><p class="ql-block">刚一进入寺内,有点失落,因为没有看到我想像中醒目的蓝色,整个色调更倾向于柔和的灰白和淡黄,经导游指点才发现墙壁中间一圈镶嵌着瓷片,由于瓷片是白底,蓝色作为花纹图案装饰,明显被淡化了。</p><p class="ql-block">由于伊斯兰教不允许在清真寺里有人像和雕塑的存在,所以全用花卉、植物、文字和几何图形来装饰,这种装饰令人耳目一新,别有情趣,在皇宫已见识过不少这样的设计风格,不愧是是伊斯兰艺术文化的灵魂所在!</p> <p class="ql-block">更令人惊讶的是整个建筑没用一个铁钉,大大小小的圆顶、半圆顶30多座,层层升高,簇拥着中央圆顶。</p><p class="ql-block">主殿穹顶直径达27.5米,大厅由4个直径1.6米、巨大圆形柱支撑,石柱是典型的古希腊多立克柱式,凹槽明显,充满力量、庄严与神圣。柱头上的蓝底金字阿拉伯文宛如花纹般绚丽。周围还有6根大理石圆柱,400年间经历无数次大地震都安然无恙,可见其结枸有多么严谨牢固。</p> <p class="ql-block">光线从清真寺穹顶和廊边的260个玻璃彩窗射入,与大厅半空中悬挂的两层巨大圆形电灯光芒相融合,昏黄明亮,柔和舒适,同紫蓝色的玻璃窗形成鲜明对比。地上铺着名贵的橘红色地毯,据说是埃塞俄比亚的朝贡品,柔软厚实,里面空阔浩荡,能容纳上万人祈祷。</p> <p class="ql-block">从蓝色清真寺出来,简单在街上吃了午餐,一行人坐车坐了3个半小时,沿着马尔马拉海北岸一直开到加里波利半岛(Gallipoli Peninsula),沿着达达尼尔海峡(Dardanelles Strait)行驶一段路程再横穿半岛来到Anzac Cave,在这里参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爆发的著名加里波利之战遗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加里波里战役是没落的奥斯曼帝国在即将毁灭之前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1915年2月19日,英法联军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炮轰达达尼尔海峡,拟从这里登陆加里波利半岛,直取奥斯曼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从而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就可直通黑海,一方面减轻俄罗斯高加索山战线的压力,另一方面开辟新的南线作战,攻打奥匈帝国。</p><p class="ql-block">原本是一个非常高妙的战略方针,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犯下指挥不当,轻敌冒进等错误,以至联军打了近一年,死伤无数,连加里波利半岛都夺不下来而悻悻撤退。</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的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部队的登陆海滩Anzac cave。据说在这里进行的登陆与反登陆的战争非常惨烈,奥斯曼军队在穆斯塔法·凯末尔上校(后来的“土耳其之父”阿塔图尔克)的指挥下,凭借高地和炮火对已登陆滩头的1.6万名澳纽士兵进行了猛烈打击,使之困在临时掩体中动弹不得,双方陷入僵持局面。</p> <p class="ql-block">战争是残酷的,双方打成胶着状态,从一方战壕可以清晰看到另一方战壕的位置。从二月打到五月,随着夏季的到来,山坡上遍地尸体,来不及掩埋,带来痢疾、腹泻和肠热等疾病。澳纽士兵因气候不适,部队减员严重。</p><p class="ql-block">后又进入寒冷的冬天,许多士兵患病,严重冻伤,甚至被冻死,由于死伤惨重,11月23日,英法联军不得不下令按阶段撤退,9万人秘密撤离加里波利,而土耳其人完全没有发觉。</p><p class="ql-block">1916年1月9日,当最后一名澳纽军团士兵离开海滩后,历时近一年的登陆战,也是一战中最大的登陆战,就这样宣告彻底失败而告终!</p> <p class="ql-block">这次战役英法联军投入30万人,死亡56707人;奥斯曼帝国约25万人参战,死亡56643人。土耳其政府在加里波利半岛建立国家历史公园以纪念加里波利之战战死的5万多名将士。公园里建有纪念馆、纪念碑和墓地。</p><p class="ql-block">当年的山头,滩涂依旧,战壕仍清晰可见,从中走过,似乎感受到厮杀的惨烈和硝烟的弥漫!希望地球上永无战争!</p> <p class="ql-block">离开加里波利战地公园,沿达达尼尔海岸往东行驶,来到一座红色悬索桥,我们将穿过这座桥离开欧洲来到亚洲,几公里的行程我们就跨越了两个洲,是不是很神奇?</p><p class="ql-block">这是唯一一座横跨达达尼尔海峡的悬索桥,该桥全长4公里,主跨长度为2023米,高334米,宽45米,为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于2017年3月开工,据说有中国企业参建,至2022年2月26日完工,2022年3月18日通车。为纪念奥斯曼帝国于1915年在加里波利战役中取得的伟大胜利而命名为1915恰纳卡莱大桥(1915 Canakkale koprusu)。</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来到土耳其西部港口城市:恰纳卡莱市(Canakkale),该市位于达达尼尔海峡最窄地段东岸,是控制海峡的咽喉要塞。人口约19万,是土耳其最大的鱼罐头制造中心,也是距古代特洛伊遗址最近的现代城市,今晚我们宿住于此,明日一早离开去参观期待已久的特洛伊遗址。</p> <p class="ql-block">晩餐在一家靠着达达尼尔海峡岸边的餐厅吃的,主菜是烤鱼,味道鲜美,窗外夕阳透过厚厚的云层,把海面辉映得波光粼粼,沙滩上搭起了一个凉台,略显凌乱,棚草在海风中瑟瑟发抖,有一种莫名的荒凉孤寂之感。</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这家Yurdakul Hotel。 在恰纳卡莱市四星酒店,房间很普通,而且窄小,但早餐非常丰盛,这几天的行程发现土耳其人的早餐吃得丰盛,青菜沙拉,各种奶酪,面包,反而午餐和晚餐除了烤肉外几乎没有其他可吃的,菜品单调乏味,才几天?已经开始馋起中餐了。</p> <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想来土耳其旅行,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要来特洛伊。特洛伊一直让我魂牵梦绕,曾读过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徳赛”两部史诗中文版,其中“伊利亚特”中叙述的特洛伊战争更是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宫中作客,受到了热情款待,但是,席间帕里斯与国王的妻子海伦对上了眼,海伦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女人。两人私奔去了特洛伊。墨涅拉俄斯得知夫人被人拐走,颜面扫地,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呀,誓言与他兄弟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一起,联合希腊各个城邦军队,讨伐特洛伊,夺回海伦。</p><p class="ql-block">由于特洛伊城池固若金汤,易守难攻,他们又是远到而来,补给不足,战争进行了10年,他们也未能如愿。</p><p class="ql-block">最后还是英雄奥德修斯献计,部队烧毁帐蓬,登船佯装撤退,故意在城门下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轻敌的特洛伊人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搬进城内,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浸在欢歌畅饮欢庆胜利的时候,藏在木马中的迈锡尼士兵悄悄溜出,打开城门,放进早已埋伏在城外的希腊军队,一夜之间一把火将特洛伊化成灰烬。这就是诗人荷马公元前9世纪口述史诗中叙述的,在西方文学殿堂里经久不衰的名篇。</p> <p class="ql-block">特洛伊是否真实存在过?一直困扰着人们。1871年之前,特洛伊一致被视为是荷马文学作品中的虚拟城市,其中的精采故事只不过是传说而已。</p><p class="ql-block">直到一位名叫海因里希·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人出现,这人也是我一直非常崇拜的人,崇拜他做事的认真态度和执著不渝的精神,他是一位一旦对某件事感兴趣后,就会竭尽全力,不到达目的不罢休的人!非常值得敬佩!</p> <p class="ql-block">施里曼1822年1月6日出生于一个德国家境并不富裕的家庭,但他聪明过人,很小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荷马的两部史诗,于是开始阅读,可这一读就一发不可收拾,对此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了不只一遍两遍而且是无数遍,直至能倒背如流,烂熟于胸。</p><p class="ql-block">书中描写的特洛伊、迈锡尼成了他一生执念的目的地。自幼他就坚信这些城池是真实的,在历史上确切存在过,问题是它们具体在哪儿?怎样去发现它们?</p> <p class="ql-block">为了实现梦想,他立志毕生致力于考古,探寻特洛伊古城。当然考古是需要资金投入的,于是他从商赚钱,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很快积累了大量财富,还娶了一位希腊姑娘,同时勤奋自学,掌握了希腊语,拉丁语,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等世界上18种语言,这些都是前期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他开始一场全新的冒险。</p><p class="ql-block">1871年,施里曼带着新婚妻子,出资雇工,来到达达尼尔海峡附近土耳其境内的希沙里克山丘开始考古发掘。</p> <p class="ql-block">时经三年的艰苦努力,他们在这里果真发现了多层城墙遗址,并终于在一座地下古建筑物的围墙附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金银制作器皿,仅一顶金冕就由一万六千多个金片和金箔组成。施里曼兴奋地宣布他发现了特洛伊国王普里阿姆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施里曼号称的特洛伊遗址位于恰纳卡莱南部,北临达达尼尔海峡,坐落在平缓的山脚下,与荷马史诗中的描述极为相似。</p><p class="ql-block">从1871年始至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这个深达30米的地层中陆续发现了分属9个不同时期古遗址层面,从公元前3000至公元500年的城池遗址,就是说在同一个地方,新城池在被毁灭后的旧城池基础上建造起来,这样层层相叠,历时3500年,在这里发掘找到了公元400年罗马帝国时期的雅典娜神庙以及议事厅、市场和剧废墟等,尽管是残垣断壁,也足见其辉煌。</p><p class="ql-block">下面是9层遗址的大概年代:</p><p class="ql-block">Troy l :在最下面,年代最老的,约公元前3000年 一前2550年</p><p class="ql-block">Troy II: 约公元前2500一前2300年</p><p class="ql-block">Troy III: 约公元前2300年一前2200年</p><p class="ql-block">Troy IV:约公元前2200年一前2000年</p><p class="ql-block">Troy V:约公元前2000一前1750年</p><p class="ql-block">Troy VI:约公元前1750年一前1300年</p><p class="ql-block">Troy V l l a: 约公元前1300年一前1180年</p><p class="ql-block">Troy V l l b:约公元前1180年一前950年</p><p class="ql-block">Troy V l l l:约公元前950年一前85年</p><p class="ql-block">Troy l X: 约前85年一公元400年</p><p class="ql-block">然而施里曼最初发现宝藏的古城,并不是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而是更早,约公元前2200年的古城池,属于第二层面的古建筑。</p><p class="ql-block">荷马史诗里的特洛伊约在Troy VI 与VII a之间。</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公元前2600-公元前2300年的城堡,直径达120米,城中有王宫及其他建筑。在一座王家宝库中,发现了许多金银珠宝及青铜器、陶器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荷马史诗中的迈锡尼、特洛伊战争推算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193年至前1183年期间。书中描述的特洛伊城属于该遗址的第六与七层废墟上,在这片残垣断壁、却又证据确凿的古遗址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当年固若金汤的特洛伊城墙、甚至士兵搬运过木马的斜坡大道。</p> <p class="ql-block">施里曼发现了特洛伊后,把眼光投向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决心找到阿伽门农的坟墓(阿伽门农在取得特洛伊战争胜利凯旋而归,刚进家门就遭到妻子暗算而生亡),再次向世人证实荷马史诗中叙述的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p><p class="ql-block">在迈锡尼虽然他没有找到阿伽门农的墓,却发现了竖井墓(像井口一样的墓口,墓地为长方形)出土了被称为“阿伽门农黄金面具”的文物,墓葬年代实际上比何伽门农生活的年代还早了约三个世纪,这为后来的考古学家指明了方向,在他去世后,考古学家在迈锡尼古城(著名的狮子门)的西南角发掘到了阿伽门农的墓,使长期湮没的爱琴文明再现于世。</p><p class="ql-block">对于想更多了解爱琴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希腊还有一地儿,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慕拜的,就是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宫殿遗址(Palace of Knossos), 这里诞生了欧洲最早的文明:米诺斯文明。</p><p class="ql-block">爱琴文明起源于克里特岛,然后传播到希腊大陆和小亚细亚。公元前1700年~前1400年,克里特文明发展到它的全盛时期,不久突然衰退,随后爱琴文明的重心转移到迈锡尼。这就是著名的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者是前后相继。当时就有了线形文字,宏伟的城池,兴旺发达的农业和海上贸易,以及豪华的宫庭建筑和精美的绘画艺术,是世界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特洛伊古城参观,一定要看看旁边的文字介绍,对照眼前的残垣断壁,兴许能看出点眉目,否则只是一堆泥砖、石块,或无名的沟壑,会让人感觉一头雾水!</p><p class="ql-block">这是目前特洛伊古城遗址门口仿建的大木马,用希腊神话中伊达山的松树做成,于1975年建立,高有两层楼,有梯入内,庞然大物,游人在其面前争相拍照。</p> <p class="ql-block">从特洛伊古城出来,去吃午饭,休息不一会儿我们继续赶路,前往另一个世界著名古城帕加马古城(Pergamon)。</p><p class="ql-block">该城是古代小亚细亚西北部一个重要的希腊城市,始建于公元前282年,是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之后建立的。亚历山大死后,希腊版图被他手下的大将们分割占有,当时是利西马科斯(Lysinachus)在此建立王朝,不过,不久他在外打仗时战死,由他的部下菲莱泰罗斯(Philetaerus)继承了领土,开创了帕加马王朝。王朝的发展在尤曼尼斯一世(Eumenes I) 时达到颠峰,成为希腊化世界文化中心,前133年被罗马帝国吞并为亚细亚行省首府,拜占廷时期,因贸易路线的变化而开始失去其重要性,加之地震,战乱等原因,古城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帕加马古城的卫城在公元前200年时,其规模不下于希腊雅典卫城,同样建有雄伟的雅典娜神庙,同时还有以下重要遗迹:</p><p class="ql-block">1。贝尔加马图书馆,馆藏量达20万册,仅次于亚历山大图书馆,曾招致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嫉妒,断供莎草纸给贝尔加马图书馆,反而激发了他们发明了羊皮纸技术。</p><p class="ql-block">2。依山势而建的悬崖剧场,观众席落差达36米,可容纳1万人</p><p class="ql-block">3。宙斯祭坛,位于卫城南侧,长宽场超过30米,浮雕描绘神与巨人战争场景。现仅存地基轮廓,1878年整个祭坛被搬迁至柏林帕加马博物馆。</p><p class="ql-block">4。 罗马皇帝图拉真神庙立柱基座以及皇宫。</p><p class="ql-block">以上遗迹都在山顶的上城区,这次行程没上去,非常遗憾。</p><p class="ql-block">据说该城的上万件精美文物都被德国人上世纪初搬到了柏林,他们还专门为此建立一个博物馆“帕加马博物馆”,如果真对其文物感兴趣,最好去柏林看。尽管如此,但山顶上仍保留了宏大的悬崖剧场,神庙的巨大石柱,城墙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参观了山脚下差不多同一时期的一所疗养院:阿斯克里皮翁古城(Asklepion Antik Kentucky), 此名来自于健康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由于阿斯克勒庇俄斯可以起死回生,宙斯对此很生气,因此把阿斯克勒庇俄斯杀死。公元前四世纪,人们为了纪念阿斯克勒庇俄斯而修建了这座医疗建筑群,其规模宏大而且治疗理念和方法非常新颖和全面,赢得了小亚细亚最重要的康复中心的美誉。</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该疗养院的治疗理念与现代医学的康复理念非常接近!不仅注重身体本身的康复,还尤其观注对心理、精神方面的治疗。利用音乐、文学、表演艺术以及水这些因素来治疗身体、心理、精神疾病!</p><p class="ql-block">建有图书馆、药房、休闲室、水疗中心、剧场和体育馆,全方位的康复中心。</p> <p class="ql-block">-排列柱是走廊通向尽头的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刻有蛇形的单蛇之杖标志着这里曾是药房。</p> <p class="ql-block">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的横梁</p> <p class="ql-block">通往圣水源有一条长长的地下隧道,隧道顶部间隔有窗口与外界相通,提供空气和照明,病人经过治疗后从这条隧道走过,以检查病人定向能力,同时隧道里声音和空气对病人的心理康复是有益的。</p> <p class="ql-block">以下这个地方是水疗中心,病人站在池中,温泉水从墙壁上的洞穴喷涌出来,打在病人身体上,具有按摩功能,同时喷水声对心理也有舒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这是半圆形剧场,病人可参与演出达到治疗目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型娱乐体育场遗址,举办各种体育比赛</p> <p class="ql-block">离开帕加马古城,我们继续前行,坐了1.5小时的车, 晚上来到土耳其美丽的爱琴海海滨城市伊兹米尔(Izmir)。今晚的酒店En Hotel坐落在市中心离海滨大道仅数步之遥。</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吃完晚餐,我们出来散步,这时天已全黑,霓虹灯把这座已够美丽的城市,再次装扮得格外绚丽,把沿着海湾的房屋勾勒成一幅壮丽多彩的画卷。</p><p class="ql-block">宽阔的海滨大道被漆成蓝色波浪纹,与土黄色相间,这种装饰似曾相识,仔细回忆了一下,以前在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旅行时就看见过,行走在上面似有踏浪般轻盈的感觉。海风温柔和煦,海浪扑打着海岸,弹奏着节奏明快的旋律,有人散步,有人骑车,有人坐在岸边钓鱼,鱼翁并不在乎是否钓得到鱼,而是十分享受坐在岸边放松的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