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书笔记分享会【我的书柜】征文活动</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gwawyz?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58498826"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670篇文章</b></p> <p class="ql-block">二十年前,一本如今已记不清名字的书,在我心中播下了慈悲的种子。书中说,若真心想帮人渡过痛苦,不妨先放下口中的肉——这句话像一道光,让我从此与肉食诀别。这无关宗教与迷信,只源于对生命最朴素的共情:当我们拒绝肉食,便是在心底种下了体谅与善意的根。</p> <p class="ql-block">起初,身边的反对声从未停歇。父母忧心我的营养,子女不解我的坚持,甚至有过“若不食肉便断绝关系”的激烈争执。但我知道,这份选择早已融入骨血,正如大地不会因风雨而改变承载万物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真正让这份坚持扎根更深的,是身体与素食相处时的奇妙呼应,而初中物理课上的磁铁原理,恰是解开这份呼应的钥匙。记得那时老师拿着两块磁铁演示:同极相对时,即便用手按住,指尖仍能感受到那股倔强的排斥力,仿佛两个不愿妥协的灵魂在较劲;而异极相触时,它们会像久别重逢的挚友,瞬间紧紧相拥,任谁也难分开。如今想来,人体与食物的关系,竟也暗合这朴素的物理规律。</p> <p class="ql-block">肉身于我们,是承载生命的容器,每一寸肌肤、每一缕筋骨,都有着独特的“生命场”,如同磁铁恒定的磁极。当外来的肉食进入体内,那些曾属于另一个生命的血肉,带着与我们相似的“生命场”属性,恰似同极磁铁相遇。它们在肠胃中碰撞、排斥,身体为了消化这些“异己”,不得不调动更多能量去平衡这种冲突:胃酸分泌加剧以分解坚韧的肉质纤维,肝脏超负荷工作以代谢其中的嘌呤与脂肪,免疫系统时刻警惕着异种蛋白的“入侵”。久而久之,这种持续的“体内斗争”便会显现在身体状态上——或许是莫名的疲惫,或许是反复的炎症,又或是代谢紊乱带来的种种不适。我见过不少常年食肉的人,总被“小毛病”缠身,大概便是这同极相斥的内耗所致。</p> <p class="ql-block">而素食与人体的相遇,则是一场温柔的“异极相吸”。蔬菜带着土壤的清润,谷物藏着阳光的暖意,豆类凝结着雨露的滋养,它们的“生命场”与人体截然不同,却有着天然的互补性。当青菜的纤维进入肠道,会像温柔的毛刷,帮助清理体内的积滞;当杂粮的淀粉与蛋白质相遇,会与人体的消化酶默契配合,在缓慢的分解中释放能量;当菌菇的多糖融入血液,会像信使般激活免疫系统,却不会引发排异反应。这种吸引不是激烈的碰撞,而是润物细无声的交融——就像磁铁异极相吸时,那种稳稳当当的贴合,无需费力,便已浑然一体。养分在这种和谐中被充分吸收,身体无需额外消耗能量去“对抗”,自然能将精力用于修复与生长,由内而外焕发出平衡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更令人欣喜的是,素食的世界远比想象中丰富。菜市场里的素菜品种繁多,少说也有百余种:脆嫩的时蔬从春到冬轮番登场,菌菇家族里有香菇的醇厚、竹荪的清奇、羊肚菌的珍稀,豆制品更是能幻化出千般滋味。会做菜的人,能把素菜做得比肉食还诱人:油焖春笋的鲜甜、松仁玉米的香糯、红烧豆腐的入味,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温柔犒赏。</p> <p class="ql-block">常有人担心素食营养不足,其实恰恰相反。合理搭配的素食里,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一样不缺,豆类提供优质蛋白,深绿蔬菜富含铁与叶酸,坚果藏着不饱和脂肪酸,足以支撑身体的蓬勃运转。而且,精心准备的素菜,价格往往比肉食更高。曾有亲戚请我吃饭,特意为我做了一桌素菜,另一桌是家人吃的肉食。事后他笑说,给我做素菜的食材钱,够他们家吃三天肉食了。这并非夸张,新鲜的菌菇、有机的蔬菜、野生的山珍,这些素食里的“珍品”,本就比普通肉类金贵得多。</p> <p class="ql-block">吃素的路上,也曾遭遇过误解。有位同事,见我常年素食,便认定我“命不好、没福报”,总说“有福之人才能吃肉”。他那时45岁,而我因职级稍高些,按情理他本应多一分尊重,可他偏不。平日里对旁人都客客气气,唯独对我爱理不理,讲话时带着轻慢的表情,那份傲慢其实是对生命的不恭敬——他不懂,吃素本是对动物生命的守护,是对千万生灵的慈悲,而他以自己的偏见藐视万物平等,何尝不是在无形中积累偏执?我虽察觉他的态度,却始终以平常心待之,毕竟每个人的认知不同,不必强求认同。</p> <p class="ql-block">转机发生在一个国庆节前的夜晚。那天轮到我值班,整个办公室只剩我一人在看书,他却专程找来,一坐便是几个钟头。开口时,他红着脸道歉:“以前我总觉得你吃素是没福气,是我错了。看你吃素这么多年,身体比谁都硬朗,精神头足得很,是我目光短浅,不该那样看你,你一定要原谅我。”他反复认错,语气里满是诚恳,那份改过自新的心意,明明白白写在脸上。</p> <p class="ql-block">接着,他认真地问我:“怎么才能健康长寿?你教教我。”那时的他,看起来并无大病,气色也算不错。我望着他,把心里的话一一说给他听:“想健康长寿,说到底要多行善积德,多做好事,绝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对人对事要存平等心,别总想着谁高谁低,看得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分别心重了,心就不平了,身体也难安。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都是老祖宗的智慧,照着做,心就宽了,气就顺了,身体自然能安康。”</p> <p class="ql-block">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国庆节,就传来了他突然离世的消息。这件事像一块石头,在我心里沉了很久,如今已过去15年,我从未对任何人提及,只因其中藏着太多沉重。我常常想起他头天晚上的问话与忏悔,想起那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以前总以为这是古人编出来的话,未必适用于现代人,可他在生命尽头前的真诚认错,不正是这句老话最鲜活的印证吗?古人说“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他生前因饮食选择而轻慢他人的“狂”,或许正是认知局限埋下的隐患。最终,他还是弃下老婆子女走了,想来不免让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原来,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从来不该成为被轻视的理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正如有人偏爱肉食的浓醇,有人钟情素食的清简,本无高低之分。如今将这段往事说出,实在是迫不得已——只希望能给世人一点警醒:尊重他人的选择,尤其是尊重那些对生命抱有善意的选择,才是真正的智慧。吃素的人守护生命,这份慈悲本应得到理解,而非偏见与轻慢。</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吃素已整整十七年。这十七年里,没找过医生,没吃过药,身体像一片被细心照料的田野,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原来暗黑的皮肤,现在凡是有衣服遮住的地方,都透着洁白;体力和精力也一直停留在中青年的状态,丝毫不见衰颓。我愈发明白,“素碗千斤重”的深意:能坚持素食,不是没福报,恰恰是懂得珍惜福报——既珍惜众生的生命,也珍惜自己的健康。这份坚持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轻盈,更有内心对万物的温柔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这份坚守,早已超越了饮食选择。它是对生命规律的敬畏,是在偏见面前依然从容的底气,更是在岁月里逐渐读懂的道理:真正的富足,从不是占有多少,而是懂得与世界温柔相处。这条路,我会带着这份体悟一直走下去,在每一口素食的清甜里,感受生命最本真的平和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表面上讨论素食,或许有人觉得意义有限,实则内涵深远,其价值不亚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关爱生命,是平等对待世间万物的起点;文中每一句话,都是守护生命的箴言。转发分享,便是为子孙后代积福,这份善举积善成德,功德无量。</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p> <p class="ql-block">作品创作地点:中国广州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