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p><p class="ql-block"> 如果反过来,我们祖辈“人往低处走”,让每位祖辈放下长辈的身份,弯下身段,回归童心去理解孩子。当孩子三岁时,自己也以“三岁的视角”去陪伴,这种共情能让祖辈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天性和童心,而不是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互动的祖孙关系。</p><p class="ql-block"> “水往高处流”看似违背自然规律,但只要有孩子丰富的想象力,都可以梦想成真。这体现了祖辈对孩子成长的长远期待。祖辈既要贴近孩子,也要带着他们“一步一个台阶”向上成长,不局限于眼前的小事,而是帮孩子开阔视野,为他们未来“飞向蓝天、流向大海”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2、“好高骛远”如果反用的话,就是”好低骛远”。</p><p class="ql-block"> “好低”是态度,是祖辈放下姿态的智慧——弯下腰听孩子说那些看似幼稚的想法,不会倚老卖老,甚至愿意跟着孩子学新鲜事物,比如玩他们喜欢的游戏、懂他们说的网络用语。这种“低”不是真的卑微,而是平等和尊重,让孩子敢敞开心扉,也让祖辈能真正理解孩子的世界。只有“好低”,祖辈才会向孩子学习,才能真正的与孩子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 “骛远”是方向,祖辈的陪伴不只是盯眼前的听话、分数,而是帮孩子种下“成为最好的自己”“拥有幸福人生”的种子。比如允许孩子犯错、支持他们的小爱好、教他们怎么与人相处,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其实都在为他们的长远人生铺路。</p><p class="ql-block">这种“好低”与“骛远”的结合,大概就是祖辈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吧——既蹲下来陪你看蚂蚁,也抬着头陪你望星空。在孙辈每天吃喝拉撒的每一件小事上,其实都与孩子的未来和远大的目标紧密相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