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4月始,参加为期一年的北京大学历史研修班(第12期)学习。每个月份,都要乘高铁到北大听两整天的课;每次进京,都自行安排“早来晚走”,以便在校园和京城游走一番。这是一次非常难得又非常值得的游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北大游学期间,除了自行漫游京城,还参加了班级组织的在京研学和京外研学,每次研学都机会难得,收获满满,十分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10月下旬,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威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博士、清华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王珊带队,开展了往返5天的殷墟访古之旅。这次研学去了河北省邯郸市和河南省安阳市两座著名古城,收获颇丰。因篇幅所限,分两次记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65.6万,常住总人口918.2万,辖20个县市区。2024年,实现GDP4704.3亿元,同比增长6.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邯郸具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邯郸”二字作为一个城市的独属名称,3100多年来从未改变。战国时期,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是秦始皇的出生地和成长地。西汉时期,邯郸是全国性的商业中心之一。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临漳县境内)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古都。五代时期,邯郸东部的大名(今大名县)初为后唐国都,后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陪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出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达1584条,因此邯郸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次研学是自行前往邯郸集合报到,故提前抵达,自行安排了一些研学不涉及的观光游览项目。以下将研学考察与自行观光的相关图文一并归集如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邯郸市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邯郸市博物馆新馆始建于200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邯郸市文化艺术中心,展厅面积15000余平方米;有馆藏文物9927件,其中珍贵文物252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楼大厅三面墙壁镶嵌有“磁山之光”“胡服骑射”“建安风骨”三幅锻铜壁画,集中反映了邯郸历史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是目前国内室内锻铜壁画之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厅中央还置有一组以赵王陵出土的青铜马为原型而创作的青铜马群雕,气势恢弘,突出了光辉灿烂的赵文化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邯郸市博物馆有“‘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方圆世界——中国历代钱币陈列”“磁州窑瓷器陈列”4个常设陈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下是邯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及珍贵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铜马【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赵王陵二号陵出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玛瑙带钩【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1995年邯钢战国墓葬出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铜鎏金嵌玉三龙形饰【战国(公元前475一前221年),2005年邯郸十中汉墓出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凤鸟形青铜灯【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征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刻度天禄架铜熨斗【东汉(公元25—22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银涂宽平沿三熊足承盘【东汉(公元25—220年),1972年邯郸市张庄桥汉墓出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砂石笑面罗汉头像【唐618(年-907年),常乐寺遗址出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砂石菩萨头像【唐(618年 907年),常乐寺遠址出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白地褐彩“隆庆五年”酒海(明代,征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白地褐彩“康熙八年”诗文缸(清代,征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下是在博物馆内外随拍的一些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邯郸市博物馆是邯郸市文化艺术中心的一部分,该中心建筑总面积近11.94万平方米,造型雄伟壮观,是邯郸市的新地标建筑。中心还包括邯郸大剧院、邯郸图书馆和邯郸城市规划馆,是邯郸市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响堂山风景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响堂山,又称鼓山,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长21公里,宽5公里,自古就是风景游览胜地。响堂山风景区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魏至北齐时期,皇家贵族分别在响堂山上建凿了南北两座寺院,称为响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北齐造像最多,因此成为北齐石窟的代表。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响堂山分为南响堂山、北响堂山,南响堂在鼓山南麓,北响堂在鼓山之腰,两处相距约15公里。因此石窟分为南响堂山石窟、北响堂山石窟(含常乐寺)和水浴寺石窟(小响堂)。南、北响堂山共有石窟17座,大小造像4000余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响堂山石窟】现存7窟,均凿于北齐,大小造像3588尊。包括华严洞、般若洞、千佛洞等。华严洞规模最大,高近5米,内刻《大方广佛华严经》,洞内遍布佛教故事浮雕;千佛洞内有佛像1000多尊,构成宁静的天国世界,堪称时代佳作。<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石窟附近有古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下照片均在几个石窟所拍,编辑时已记不住、分不清其名称和顺序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常乐寺遗址】位于北响堂山石窟下方,在唐代时为北方三大寺院之一,为北响堂石窟的附属建筑。常乐寺辉煌时规模很大,建筑众多。该寺多次毁于法难和兵燹,宋、金、明、清都有重修。1946年,当地一位无知先生带着一群学生,拆掉了常乐寺的殿堂,将拆除的砖木盖成了学校的教室。然后又一把火,将这座千古名寺变成了一堆废墟。现存整座寺庙只剩山门之外的一座宋塔与寺内的一些石刻构件留存。除了山门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复建的,其他皆为残垣断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9座,大小佛像72尊,其中南、中、北三大窟为北齐王朝开凿。三窟中以位于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作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时期(550-559年)的核心工程,它兼具皇家寺院、帝王离宫与秘葬陵寝三重功能。北响堂石窟是北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皇家石窟遗存,其首创的塔形窟龛结构和“北齐造像模式”(即造像体态丰润,衣纹简练,五官比例协调,呈现北魏清秀向隋唐丰腴的过渡特征)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下照片也同样在几个石窟所拍,编辑时同样已记不住、分不清其名称和顺序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北响堂山石窟有诸多佛像之头部被凿去,令人震惊和惋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响堂山石窟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宝库,在中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的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北朝考古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朝考古博物馆位于磁县,2020年9月开馆,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馆藏1000余件珍贵文物。为国家二级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展馆陈列以“走向隋唐”为主题,分为煌煌帝都、巍巍陵寝、泱泱文明3个展厅和一个特别展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陈列主体以磁县收藏的北朝墓群出土遗物为主,平面布局则按照“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生活—复原”的逻辑展开,能够逐层了解北朝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朝考古博物馆馆藏文物是东魏北齐出土的珍贵文物,展品囊括了数十年来相关考古成果,可让人们了解1500多年前文化交汇、民族融合的北朝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镇馆之宝1:陶骆驼,高25厘米,长30-32厘米,造型生动,左前腿跪地,右前腿蹬地,驼背驮有帐具、酒瓶等物品。象征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镇馆之宝2:拜占庭金币,共两枚,分别为东魏时期的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和查士丁一世金币。 作为丝绸之路贸易的见证,这两枚金币是柔然与西方连接的直接证据,反映了早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下是随拍的一些其它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特别展厅主要展示北朝大型壁画墓复原景致,按1:1的比例设计,壁画总面积700平方米,仅墓道两壁壁画就有320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丛台公园</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丛台公园始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得名于公园中心的武灵丛台。武灵丛台相传建于赵国武灵王时期(前325—前299年)<span class="ql-cursor"></span>,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园为国家4A级景区,并被评为中国百家名园、国家重点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园面积24万平方米,园中的古典建筑、亭台楼榭,掩映在苍松翠柳和山色湖光中。公园正中偏东为丛台湖,湖面2.8万平方米。丛台湖中建造了亭台楼榭等建筑,周围还有长廓、假山、花圃等,岸边有杨柳的陪衬,每一处景观都伴随着一个历史小故事。进门后是工农兵塑像,沿主路正西方为公园主体建筑武灵丛台,周围有望诸榭、七贤祠、邯郸碑林等文物古迹游览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武灵丛台】是丛台公园的核心景观,相传为赵武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现存建筑为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重修,保留三层青砖高台结构。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观赏赋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七贤祠】由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三忠祠”和“四贤祠”改建而成。内塑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七位名人塑像,神态各异,形象逼真。他们都曾为赵国作出过卓著功勋,被称为”三忠四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碑林长廊】内有历代书法家碑刻数十方,藏碑三百余块,还有中国最大的墓志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丛台公园不仅人文古迹众多,而且园内遍植花木,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构成了协调自然的生态环境,成为邯郸的城市“绿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学步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邯郸学步”的典故人所共知。邯郸市区还真有一座因“邯郸学步”典故而取名为学步桥的石桥。此桥也称北关桥,原为木结构桥,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建七孔石拱桥。现存桥面宽9米、长32米、高近8米,两旁各19块拦板和望柱,均雕有神兽。去参观时正在改造施工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环球中心美乐城</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环球中心美乐城位于邯郸大剧院正对面,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吃、喝、玩、乐、购、游为一体的大型商业一站式体验购物中心,项目涵盖国际精品、潮流新品及超市、酒吧、美食、娱乐、健身、休闲等多元业态。没想到邯郸市这座城市还有这样一个商业巨无霸,体现了邯郸商业升级换代的档次与品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美乐城6层天台,建有全球唯一的邓丽君主题空中花园。 花园以邓丽君的人生故事和音乐艺术为主题,通过音乐艺术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营造出兼具纪念与休闲功能的城市空间。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邓丽君虽然出生在台湾,但她的祖籍地为邯郸市大名县邓台村。所以在邓丽君逝世30周年之际,邯郸市建立了邓丽君空中花园和邓丽君艺术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邓丽君全身雕像及星座雕塑,纪念其传奇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邓丽君艺术中心是全球首座邓丽君音乐常设馆,展示其生平事迹及收藏品。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观景平台可俯瞰邯郸大剧院等城市景观,视野开阔。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走进邯郸这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感受到了这里通过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实现了古今交融的复兴,呈现出了“古城风貌与现代活力并存”的城市特质。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