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的脊椎?</h3> <h3>人类的 “脊椎(脊柱)“是身体的支柱和中枢支撑结构,由一系列椎骨通过关节、韧带和椎间盘连接而成,具有 “支撑、保护脊髓、缓冲震荡和参与运动“” 等功能。以下是脊椎的详细解析:<br><br>一、脊椎的分段与组成<br>成人脊椎通常由 26块椎骨(新生儿为33块,部分随发育融合)组成,分为5个区域: <br>1. 颈椎(C1-C7) <br> 7块椎骨,形成颈部曲线(前凸)。 <br> 特点: <br> C1(寰椎):无椎体,与颅骨枕部形成关节,支撑头部。 <br> C2(枢椎):有齿突,与寰椎构成旋转关节(允许头部左右转动)。 <br> C7(隆椎):棘突长,体表可触及,是重要骨性标志。 <br><br>2. 胸椎(T1-T12) <br> 12块椎骨,与肋骨相连,形成胸腔后壁(后凸曲线)。 <br> 特点: <br> 椎体侧面有肋凹,与肋骨形成关节。 <br> 棘突长且斜向下,限制胸椎灵活性(保护心肺)。 <br><br>3. 腰椎(L1-L5) <br> 5块椎骨,承重最大(前凸曲线)。 <br> 特点: <br> 椎体粗大,棘突短平,活动范围大(前屈、后伸、侧弯)。 <br> 易发生椎间盘突出(如L4-L5、L5-S1)。 <br><br>4. 骶骨(1块) <br> 由 5块骶椎融合,呈三角形,连接腰椎与骨盆。 <br> 功能:传递上半身重量至下肢,保护盆腔器官。 <br><br>5. 尾骨(1块)<br> 由 3-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残留的退化结构,无显著功能。 <br><br>二、脊椎的典型结构(以单个椎骨为例) <br>每块椎骨(除寰椎、骶骨和尾骨外)包含以下共同结构: <br>1. 椎体:前部负重部分,承受压力。 <br>2. 椎弓:后部骨环,与椎体围成 椎孔(所有椎孔叠成椎管,容纳脊髓)。 <br>3. 突起: <br> 棘突:向后突出,肌肉和韧带附着。 <br> 横突:向两侧突出,胸椎与肋骨连接。 <br> 关节突:上下各一对,与相邻椎骨形成关节。 <br><br>三、脊椎的连接与缓冲结构<br>1. 椎间盘 <br> 位于相邻椎体之间(除寰枢关节、骶尾骨),共23个。 <br> 结构: <br> 纤维环:外层坚韧的纤维软骨。 <br> 髓核:内部胶状物质,缓冲震荡。 <br> 功能:吸收冲击、允许轻微运动。 <br><br>2. 韧带 <br> 前纵韧带:防止脊柱过度后伸。 <br> 后纵韧带:防止过度前屈。 <br> 黄韧带:连接椎弓,维持直立姿势。 <br><br>3. 关节<br> 椎间关节:由上下关节突构成,限制运动方向。 <br> 寰枕关节(C1-颅骨):点头动作。 <br> 寰枢关节(C1-C2):摇头动作。 <br><br>四、脊椎的生理弯曲<br>脊椎从侧面看呈 **4个自然曲度**,增强弹性和承重能力: <br>1. 颈曲(前凸) <br>2. 胸曲(后凸) <br>3. 腰曲(前凸) <br>4. 骶曲(后凸) <br>异常弯曲: <br> 脊柱侧弯(左右侧凸)、驼背(胸曲过度后凸)、腰椎前凸过度。 <br><br>五、脊椎的功能<br>1. 支撑:承载头部、上肢和躯干重量。 <br>2. 保护:椎管保护脊髓,椎间孔保护脊神经根。 <br>3. 运动:允许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 <br>4. 造血:红骨髓参与血细胞生成。 <br><br>六、常见脊椎问题 <br>1. 椎间盘突出:髓核压迫神经根(常见于腰椎)。 <br>2. 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压缩(多见于胸腰椎)。 <br>3. 脊柱侧弯:青少年特发性侧弯。 <br>4. 强直性脊柱炎:慢性炎症导致脊椎融合。 <br><br>附:脊椎与神经的关系<br>每对脊神经从对应椎间孔穿出(如 L4神经根从L4-L5椎间孔穿出),支配特定区域(如腰椎神经影响下肢)。 <br><br>如需了解特定疾病或更详细的解剖关系,可进一步探讨!</h3> <h3>谢谢欣赏<br>制作/荔枝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