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的骨络结构如何?</h3> <h3>人类的骨骼结构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主要由 206块骨头(成人)组成,分为 中轴骨和 附肢骨两大部分。以下是详细的分类和功能说明:<br><br>一、中轴骨(80块)<br>支撑身体的中轴,保护重要器官。<br><br>1. 颅骨(29块) <br> 脑颅骨(8块):保护大脑,包括额骨、顶骨(2块)、枕骨、颞骨(2块)、蝶骨和筛骨。 <br> 面颅骨(15块):构成面部轮廓,包括上颌骨、颧骨(2块)、鼻骨(2块)、下颌骨(1块)等。 <br> 听小骨(6块):位于中耳(锤骨、砧骨、镫骨,每侧3块)。 <br><br>2. 脊柱(26块) <br> - 分为 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由5块骶椎融合)和 尾骨(1块,由3-4块尾椎退化融合)**。 <br> 功能:支撑身体、保护脊髓、提供灵活性。<br><br>3. 胸廓(25块) <br> 肋骨(24块,12对):真肋(1-7对直接连接胸骨)、假肋(8-10对通过软骨连接)、浮肋(11-12对游离)。 <br> 胸骨(1块):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br><br>二、附肢骨(126块)<br>包括四肢和连接中轴骨的肢体骨骼。<br><br>1. 上肢骨(64块,每侧32块) <br> 肩带:锁骨(1)、肩胛骨(1)。 <br> 上臂:肱骨(1)。 <br> 前臂:桡骨(外侧)和尺骨(内侧)。 <br> 手部: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块,拇指2节,其余3节)。<br><br>2. 下肢骨(62块,每侧31块) <br> 盆带:髋骨(1块,由髂骨、坐骨、耻骨融合)。 <br> 大腿:股骨(人体最长骨)。 <br> 膝盖:髌骨(1块,籽骨)。 <br> 小腿:胫骨(承重)和腓骨(外侧)。 <br> 足部:跗骨(7块,含跟骨、距骨)、跖骨(5块)、趾骨(14块)。<br><br>三、骨骼的功能<br>1. 支撑:维持身体形态。 <br>2. 保护:如颅骨护脑,胸廓护心肺。 <br>3. 运动:与肌肉、关节协同完成动作。 <br>4. 造血:骨髓(尤其是红骨髓)生成血细胞。 <br>5. 储存矿物质:如钙、磷。<br><br>四、特殊结构<br>关节:分为不动关节(如颅缝)、微动关节(如耻骨联合)和活动关节(如膝关节、肩关节)。 <br>骨连接方式:韧带(骨与骨)、肌腱(肌肉与骨)。 <br><br>五、发育特点<br>新生儿约有 270块骨头,随成长部分融合(如骶骨、髋骨)。 <br>骨组织通过 成骨细胞(生成)和 破骨细胞(分解)动态更新。<br><br>如需更具体某部分的详解(如脊柱、手部等),可进一步补充说明!</h3> <h3>谢谢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