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不少人一旦生病,便急于寻药、挂水,盼着迅速缓解症状。然而,药物虽能减轻不适,身体的自愈却仍需时间悄然进行。其实,传统医学早已为我们备下了一份珍贵的礼物——遍布人体的经络与穴位,它们宛如隐秘的健康开关,在应对小病小痛时,有着独特且安全有效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 当咽喉不适找上门,痒痛、干咳、干呕,或是慢性咽炎缠绵不愈,空调房里待久了咽喉肿大发炎,照海穴便是我们的“消炎护嗓药”。它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每次用指尖掐 3 - 5 分钟,不限时间次数。按摁时闭嘴不语,不久便会感觉嘴里有津液,慢慢咽下,几次之后,不适便悄然缓解。</p> <p class="ql-block"> 脾胃不佳,面对美食稍不节制就消化不良,大陵穴堪称“健胃消食片”。它处于手掌根腕横纹中点,按揉此穴可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让脾胃恢复活力。</p> <p class="ql-block"> 心火亢盛之人,工作压力大、烦心事多,情绪烦躁、失眠多梦、焦虑不已,劳宫穴就是最好的清火良药。手握虚拳时中指指尖点到之处便是,清泻心火需强刺激,内外劳宫同时掐按,朝第三掌骨桡侧方向用力,麻胀感蹿至中指尖,心火渐消。</p> <p class="ql-block"> 久咳不止,无需昂贵的止咳糖浆,孔最穴便是身体自带的良药。它位于伸臂侧掌,尺泽与太渊连线中点上一横指处,弹拨此穴,用拇指深按,待酸胀疼痛感出现后,像弹拨琴弦般往返拨动,久咳可缓。</p> <p class="ql-block"> 便秘之苦,许多人都有体会,支沟穴便是通便的“秘密武器”。抬臂掌心向下,从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 4 横指,前臂两骨头间凹陷处即是。每次排便前按揉 3 - 5 分钟,刺激肠胃蠕动,告别便秘困扰。</p> <p class="ql-block"> 降血糖,除了常见药物,然谷穴就是人体自备的“二甲双胍”。它在足内侧,足内踝尖前下方隆起骨头粗隆下方,每晚洗完脚用拇指用力按揉至酸胀感明显,助力血糖稳定。</p> <p class="ql-block"> 血压不稳,内关穴与外关穴这对神奇的“降压穴”来帮忙。血压高时降压,血压低时升压。内关穴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 2 寸;外关穴在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按揉时上下同时用力,每侧 30 秒,左右交替,每天 5 - 10 分钟,血压渐稳。</p> <p class="ql-block"> 失眠难眠,印堂穴是调理的“安神剂”。正坐于面额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处,食指和中指并拢,从印堂螺旋状往上按摩,临睡前每次 5 分钟,助你摆脱失眠困扰,酣然入梦。</p> <p class="ql-block"> 肝脏毒素积聚,偏头痛、痘痘、痛经找上门,太冲穴是“护肝排毒药”。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用拇指按揉 3 - 5 分钟,轻微酸胀即可,左右手交替,还肝脏清爽。</p> <p class="ql-block"> 脾脏有毒,色斑、肥胖、口气问题出现,商丘穴是“健脾排毒药”。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手指按揉保持酸重感,每次 3 分钟左右,两手交替,还脾脏健康。</p> <p class="ql-block"> 肾脏养护,涌泉穴是“补肾养肾药”。它是人体最低穴位,如大楼排污下水管道出口,直通肾经。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稍有感觉即可,边按边揉 5 分钟左右,益精补肾,强身健体。</p> <p class="ql-block"> 危急时刻,心悸心痛突发,极泉穴是“急救药”。位于腋窝最深处,上臂外展,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弹拨时速度适中,有明显酸麻感并向肩部、上肢发散,几分钟内可缓解胸闷气短、心悸心痛症状,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的小病小痛,无需总是依赖药物。巧妙运用这些穴位,便能为身体注入健康活力,让我们尽享自然养生带来的美好。不妨从现在开始,与穴位养生亲密接触,开启健康生活新篇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