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美篇文字及图片、视频由县老促会副会长张前矛提供。</p>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7月9日上午,鸡西市老促会会长丛祥荣一行4人在鸡东县委副书记张铭程、县老促会长汪鸿、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前矛、东海镇党委书记陈默、东海镇老促会常务会长安仁富陪同下,来到我县东海镇革命老区典型新华村开展调研活动。 鸡东县东海镇新华村,原名哈达河村,位于东海镇政府所在地西4公里,穆棱河北岸,方虎路南侧 。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新华村第一批被确定为国家级红色美丽村庄,一类革命老区村中的重点村,是鸡西地区抗战时期红色文化的核心区域。这里拥有极其深厚且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堪称鸡东红色文化的资源地。 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是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3年12月22日,被国家老促会授予<老区精神教育基地>(中老促字(2023)21号文件)。市老促会调研组首先来到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参观。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文化建设所带来的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动力,将极大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2018年10月,鸡东县委宣传部在新华村建立了“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使其成为鸡西地区著名的红色景点。2020年7月,县委宣传部将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进行了改扩建,在增加展馆面积的同时增加了早期党组织、红灯记和抗联四军等内容,使馆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2022年市传媒集团对展馆拍摄了专题片, 市老促会会长丛祥荣(左二)在县委副书记张铭程(左三)的陪同下听解说员讲解。 市老促会副会长王广跃(左二),市老促会秘书长李宝堂(右二), 县老促会长汪鸿(右一),东海镇老促会长安仁富(左一),在听解说员讲解。 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由抗联四军的发展史、最早党组织的建立、侵华日军罪证、红灯记精神共计四个部分九个展区百余块展板和近百件展陈品组成。通过这些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全方位立体式地总结、提炼和展现了鸡西地区和鸡东县的红色革命历史,成为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年接待党员干部一万余人次,让后人能够直观地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抗联四军战士曾使用的武器。 市老促会调研组又来到东海镇新华村红灯记小镇参观。 如何运用不同艺术形式,艺术手段展示鸡东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继续传承和发扬抗联精神,几年来这一直是鸡东县委、县政府思考的问题。相继建设了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红灯记文化展示街、南华大街红灯元素以及红灯映秀广场的规划等等,组织成立了红色文化专班,与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团队达成文化研究战略协议,整合各方人才投入到红色文化的硬件完善和历史资料的整核,定位了16处红色文化教育点位。 市老促会会长丛祥荣与县委副书记张铭程边走边交谈。 新华村,当年这名不经传的哈达河村,却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史,这里曾是密山县委机关所在地;抗日烽火的燎原地——密山抗日总会、密山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抗联四军)均诞生在此。新华村还是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一是东安地区党组织早建地;二是吉东地区反日群众组织发起地;三是密山游击队成立地;四密山游击队长朱守一牺牲地;五是哈达河之战发生地。同时,它还是《红灯记》故事的发生地。 鸡东县委、县政府克服各种困难,致力打造新华村红灯小镇这一名片,以此带动乡村振兴、红色旅游,这种红色担当、红色作为很有说服力,让参观者感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感谢您对美篇《鸡西市老促会会长丛祥荣一行来我县东海镇新华村调研。》的欣赏,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