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div>虽然游客稀少,但阆中古城核心区域仍有许多商家营业,主要售卖各类小吃饮品,此外还有古城景区常见的汉服拍照体验馆。下图为阆中古城街景。</div> 与平遥、丽江等古城一样,阆中古城内有许多经过改造的客栈,游客在客栈内住宿可深度体验当地风土民情。下图为水码头客栈。 <p class="ql-block">离开阆中古城后,我们向北出发,前往五里场。中途经过洞子口。洞子口是一处在天然石岗上开凿的隧道,212国道从此地穿过。下图为洞子口。</p> 下图为洞子口旁边一家超市。该超市以所在地洞子口命名。 洞子口公路西侧开有一家油坊,许多附近村民在油坊打零工。下图为油坊工作场景。 <p class="ql-block">离开洞子口,我们向东进入一条狭窄的乡间小路,随后途经尖山塘。尖山塘是一处小型居民点,只有几户人家。下图为尖山塘街景。</p> <p class="ql-block">离开尖山塘后不久,我们抵达五里场。五里场是历史上金牛道南段东线途经站点之一,隶属于苍溪县云峰镇管辖,她曾经无比繁华,今天由于远离公路主干道,当地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只留下少数老年人坚守。下图为五里场街景。</p> 下图为五里场五里初中教工楼。 <p class="ql-block">在五里场询问当地老乡后,我们向南出发,寻找苟家店。在前往苟家店途中,我们经过娘娘庙遗址。娘娘庙曾经是古道旁一座寺庙,位于一处地势较高的台地上,现已不存。下图为娘娘庙遗址。</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娘娘庙西北部的一处隧道,是在石岗中开凿出来的,其十分狭窄,仅能容纳一辆小车经过。</p> 驶出隧道后,向南望去,可看到曹家店一带。下图为远拍曹家店一带。 拍完曹家店,我们又向东穿过隧道,返回娘娘庙遗址,之后再向南出发寻找苟家店。在苟家店附近,我们邀请一位当地阿姨担任向导,带领我们寻找苟家店遗址。下图为前往苟家店途中行走的小路。 <p class="ql-block">步行大概十分钟后,我们抵达苟家店遗址所在地。据向导阿姨讲述,原先此地有店子,后来因年久失修、无人看管居住就拆除了,现在这里开垦为农田。下图为苟家店现状。</p> 下图为在苟家店考察场景。 结束对苟家店考察后,我们步行返回停车地点。下图为返回停车地途中。 下图为向导阿姨家附近的农田,据其讲述,这片区域农田都是她在种植。 我们停车地点恰好在向导阿姨家旁边,她家仍是传统木结构房屋,只不过墙壁等区域进行了加固,其檐柱下方柱础石有精美的花纹,这在农村地区传统民居中并不多见。下图为向导阿姨家的柱础石。 向导阿姨家还养活着一大一小两只中华田园犬,其中幼犬才数个月,见到生人十分拘谨害怕,不敢靠近我们。下图为向导阿姨家的幼犬。 <p class="ql-block">与向导阿姨作别后,我们向北出发,前往北斗山。北斗山今天称“紫练山”,附近有一村庄名为“紫练村”。在前往北斗山途中,我们再次经过五里场。下图为五里场街景。</p> <p class="ql-block">驶离五里场后不久,我们就进入紫练村地界,实质上两地之间距离很近,相隔不是很远。下图为紫练村北斗山一带风貌。</p> <p class="ql-block">在紫练村行驶过程中,我们在路边看到一块《文物安全责任公示牌》,得知此地为瓦口隘遗址。并根据公示牌中《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信息可知,东侧小山名为北斗山。下图为瓦口隘遗址文物牌。</p> 离开紫练村后,我们经过张官坟。张官坟位于五里场至云峰镇的乡间公路东侧。据张公坟旁边《工程记要》可知,墓主人为张溥,是当地张氏族人的始祖,其功绩已被其后裔“特授四川建昌镇标中军尽光游击武功将军总都督府张克慎”竖碑歌颂,当地张氏族人曾于2016年和2021年清明节在此举行祭祖大典。下图为张公坟。 下图为北斗山一带风貌。 离开北斗山后,我们又经过羊鹿垭。此地路边有一座油坊广告牌,油坊名称就以所在地羊鹿垭命名。下图为羊鹿垭一带风貌。 羊鹿垭目前是插花村地界,下图为在羊鹿垭拍摄的插花村地名牌。 <p class="ql-block">羊鹿垭往北为金包山,是一座小型山包。下图为金包山。</p> 沿着金包山旁的乡村公路行驶,不一会儿就抵达云峰镇。下图为云峰镇三合村一带风貌。 下图为云峰镇三合村街景。 <p class="ql-block">穿过云峰镇后,我们向西可远眺苍溪县城。下图为在云峰镇附近乡间公路远拍苍溪县城。</p> 离开云峰镇后,我们来到牌坊。去年10月份,我们曾来此地考察,当时因下雨且有浓雾天气,拍摄的古道照片并不理想。此次重走牌坊古道,对当地现存碥路遗迹再次进行拍照。下图为牌坊一带古道现状。 离开牌坊后,我们向北出发,不一会儿经过元马铺。下图为元马铺一带风貌。 穿过元马铺后,我们紧接着就进入槐树驿,即今天的六槐乡。下图为槐树驿街景。 在槐树驿北部一处乡村公路旁,我们邀请当地一位正在散步的老爷爷担任向导,带领我们寻找二道坎、马马石等地名。下图为前往二道坎途中经过龙宝山一带,其往南便是槐树驿。 下图为一处分路口,往左可前往二道坎。 在向导爷爷的指引下,我们很快就抵达二道坎,目前二道坎只有一户人家,原先此地建有店子,现已不存。下图为二道坎现状。 二道坎往北为马马石。目前同样仅有一户人家。下图为马马石现状。 下图为自北向南拍摄的马马石。 结束对马马石的考察后,我们返回山下。下图为下山途中经过的龙宝山。龙宝山是山顶平地处的一座小山包,虽然规模不大,但引人注目。 从龙宝山下山后,我们将向导爷爷送回家。随后继续往北行驶,不一会儿抵达伏公铺。下图为伏公铺街景。 伏公铺往北为白鹤铺,今为白鹤乡,212国道从此地穿过。下图为白鹤乡乡政府办公楼。 白鹤乡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场镇,其建筑主要沿国道两侧呈带状分布。虽然白鹤乡楼房较多,但此地人口相对较少。下图为白鹤乡街景。 离开白鹤乡后,我们继续向北行驶,之后在星火村看到路边立有“利阆古驿道”的指示牌。然而询问当地老乡得知,附近古道已无迹可寻。下图为利阆古驿道指示牌。 下图为星火村街景,212国道从此地经过。当地民众喊星火村为银子窝。 离开星火村后,我们又经过新店子。目前新店子已经被开发为一处景区,但景区规模相对较小。下图为新店子一家民宿酒店。 下图为新店子景区《导游全景图》和《景区简介》。 我们在新店子景区并未看到有游客,其宽阔的马路十分的寂静。下图为新店子景区内街景。 下图为国道旁边一家饭店招牌,主营柴火鸡。 下图为途经新店子的212国道,远处半山腰处为一座西式教堂。 离开新店子后,我们继续向北行驶,经过五龙。下图为五龙街景。 五龙是一处规模较大的聚落,但与我们先前经过的许多乡镇村庄一样,都是房屋众多却人烟稀少。我们在五龙期间,很少看到车辆与原住民。下图为寂静的五龙。 离开五龙后,我们又经过荞子坝。荞子坝是一块面积广阔的平坝,此地地势较为平坦。下图为荞子坝风貌。 下图为荞子坝住宅区,国道两侧有分布有各式民居。 荞子坝往北为永宁镇。永宁镇地处苍溪县与昭化区交界,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乡镇。此地同样人口较少。下图为永宁镇街景。 永宁镇往北有黄土包,是古道沿线站点之一。目前黄土包一带已经成为居民区,此地与永宁镇核心区连为一体,两者间无明显分界。下图为黄土包街景。 离开黄土包后,我们向南折返至永宁镇老街。下图为自北向南拍摄的永宁镇街景,昭化区与苍溪县在此分界。 永宁老街位于国道西侧,是一条相对狭窄的小巷。目前永宁老街已经没有传统建筑留存。下图为永宁老街街景。 结束对永宁老街的考察后,我们继续向北出发,进入昭化区。首先经过白石坎,白石坎是清水铺南部的一处小型居民点,当地房屋沿国道呈带状分布。下图为白石坎一带风貌。 离开白石坎后,我们紧接着就进入清水镇。清水镇规模相对较小,道路两边没有大型建筑,以居民自建房为主。下图为清水镇街景。 离开清水镇后,我们向柏林沟进发。首先经过关帝庙村。关帝庙村因当地关帝庙而得名,是一处小山村。下图为关帝庙村入口处。 关帝庙村至今仍保留有庙院,在寺庙入口处左侧墙壁上是一块巨大的黑板,上书“关帝庙村村务公开栏”。 下图为关帝庙入口处。根据村务公开栏推测,关帝庙曾是当地村公所办公地。 下图为关帝庙《文物保护单位安全责任公示牌》。 进入关帝庙后能够看到,其庙宇形制保存完好,但环境较为恶劣,若不对庙宇开展修复,那么这座建筑随时可能会坍塌。下图为关帝庙内景。 下图为关帝庙内与正殿相对的建筑。 关帝庙村的民居散布于山间,其地势起伏明显。该村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老人也所剩无几。下图为关帝庙村街景。 离开关帝庙村后,我们又经过帽盒村。之后逐渐接近柏林沟镇。下图为在帽盒山下远拍柏林沟镇。 下图为在柏林沟镇远拍帽盒山。 柏林沟镇是一处旅游小镇,昭化区将此地打造为古镇景点,不过游客稀少,当地许多饭店、酒店都已停业。下图为柏林沟镇街景。 穿过柏林沟镇后,我们来到放马坪一带,此时天色渐晚,我们决定返回柏林沟镇住宿休息。下图为夜色笼罩下的放马坪。 由于柏林沟镇许多酒店饭店倒闭,我们只好在柏林沟镇一户民俗茶楼住宿。镇上仅剩两家饭店还在营业,由于时间较晚,其中一家已经没有饭菜,另一家只能煮面条和炒菜。于是乎,当天晚上我们以几盘炒菜和一碗西红柿鸡蛋面作为晚餐。下图为我们当晚在柏林沟镇岚湖人家饭店品尝的西红柿鸡蛋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