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深红大袖鲜,打趣路旁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默默情归土,牛羊乐整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月天《大翼豆花》</p><p class="ql-block"> 从去年来到江东新区时,就发现路旁田边花池都有这种开着深红色豆瓣状的花,一直以为是毛豆,加上多次拍摄效果欠佳,就没有深追细查。</p><p class="ql-block"> 这些天,接连吸取了自以为是的教训,把“看似像”的花儿们好好认识认识,就在昨天雨后的院南草丛里,把这一抹端庄的红拍了下来。对照一查,果然不是毛豆,叫大翼豆。</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草本植物。其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有固土作用,利于公路、岸坡做护坡用;茎叶柔软细嫩,富含粗蛋白,是牛马羊们喜欢的食物;还因为固氮能力强,对改良土壤也有明显作用。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其药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而她的花,是典型豆科的蝶形花瓣。因其翼瓣大,得名大翼豆。深红的花儿们,迎风起舞,微香似仙,不魅惑,只为清心。而所有深情,都在无言的守护里,无论种子洒落到哪儿,根就扎下来,长出柔柔的茎叶,为一方生灵带来无限生机。当深红的花儿们开放后,又有种子洒落,开始下一段生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端庄之美,不是做样子,是蕴蓄着丰富的根系没有彰显的养分。而妖媚的结局,从来都与实力欠缺相关。在花儿的世界里,正义的力量从来都与大气、奉献相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7.1</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团团绣球清,朵朵白梅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似斗量星月,逢坡舞一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月天《宿苞壳树花》</p><p class="ql-block"> 总是在雨后清晨与她不期而遇——无论向南去江东大道,还是向北到村边田间,她在滴翠的枝叶顶上簇簇相拥,随风共舞,如云似雪。在今天之前,一直认为她的花形是合欢花那样的绒毛球;今天放大了看,才看到每个单朵像只漏斗,五瓣如白梅,真是精美到每个细节。</p><p class="ql-block"> 用微信相册来查,认识了她的名字——宿苞厚壳树花,是分布在东南亚和海南岛的紫草科攀援灌木。其发达的根系可防止土壤被雨水冲刷,是水土保持的良友;其植株是小型动物和昆虫的栖息和繁衍地;花为蜜蜂等昆虫提供花蜜;果实供鸟类等动物食用。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成员。此外,淡淡的花香、洁白的花冠,配上翠绿的枝叶,是热带园林里的生力军。</p><p class="ql-block"> 无论人们识与不识,把一腔真情献给扎根的土壤,静静地发芽长大,一路前行中开花结果,把能贡献的乐呵呵地贡献,美滋滋地分享,慢慢形成一个青翠的王国。这样脉脉的强者,人们识与不识又有什么关系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7.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瓣黄花嫩,雄雌似小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清香四野,万户享情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月天《黄瓜花》</p><p class="ql-block"> 终于不用再自以为是了。这明艳艳水嫩嫩的五瓣小黄花,像绒嘟嘟的喇叭,又像软柔柔的吊钟,蕴含着许多时光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淡淡清香与果实一样朗润又舒爽,唇齿间马上会泛起一份清凉。特别是东北的拍黄瓜,保持着黄瓜自有的清香,加上适量的盐和蒜,实在是不可替代的夏日凉拌佳肴。品着她,任你白酒啤酒米酒果酒,都是最佳搭档。多少的夕阳星月,多少的风吹雨落,多少的旷野闲庭,多少的意气梦歌,都在她的清凉里如诗而来,似画而去,</p><p class="ql-block"> 今见这花开,清香依旧,却物是人非。曾经的亲朋同学同事,终抵不过时光的流转,或各在东西,或阴阳永隔……</p><p class="ql-block"> 即便是这样,当这明艳的小花儿在眼前轻舞,那些动人的时光依旧泛起。不怨时光无情,带走韶华和亲友,当感恩曾经的遇见和相伴,在一朵花的清香里绵长和永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7.3</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球白羽挥,叶腋不环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聚萼蜂巢样,风中盼士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月天《蜂巢花》</p><p class="ql-block"> 夕阳里的东坡村,宁静而舒畅。本是来寻村里那一大丛像龙珠果似的大白花,却未果。那里早被辣椒占领了。</p><p class="ql-block"> 虽有几分可惜,却也不想被这丝失落捆绑,于是继续向前走,希望另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果然,在距离那棵挂满龙眼树150米左右的墙角,发现了这棵蓊郁的植株。凑近了细闻,淡淡的水果味儿的甜香很让我生出好感。拍下来仔细观察,叶子和茎相交的叶腋处,有数个丰巢一样的绿色萼片,有的花萼里开出的小白花,在放大的手机屏上,有点儿像蝉,更像是领子上绣着绒球的白色羽裙,小小的,仙仙的,有几分娇嫩,又有几分傲然。</p><p class="ql-block"> 用微信相册查询,得知这植物叫丰巢草。产于我国两广、海南和东南亚地区,属热带或亚热带草本植物。因其花落后留下很多残存的花萼,形如蜂窝,所以取名蜂巢草。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中,记述她"驱风解表,止咳化痰。治感冒,咳嗽,风火牙痛,肠胃不适,百日 咳。" 《文山中药》:"解表止咳,明目通经。治感冒,头痛,身窟,支气管哮喘,闭经,消化 不良,夜盲症。" 《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癣,皮肤病。"可见,真是宝贝。另,其嫩叶用盐水浸泡去除苦味儿后,可以作蔬菜吃。</p><p class="ql-block"> 都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会打开一扇窗。果真如此啊。大自然的无私赠予,让我又来了一场小欢喜,这种结识新朋友的感觉真的清新、香甜、神秘又美好,像这花形,一条仙子白羽裙,看着就灵感无限,哪还有烦恼存在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心若欢喜,世间便无忧愁。只是不知这裙等谁来穿。让我们拭目以待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7.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凤尾相连,红灯细巧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曾经驮古曜,赤血永绵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月天《裂瓣凤尾朱槿花》</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见到裂瓣凤尾朱槿花,是去年深秋第一次踏着夕阳到东坡村,在一座南开门老房子西侧不大的空间里。那天的天空蓝得透明,不掺杂一丝的云影。后来在春和冬季我都来看过她,每次看到她纤巧飘逸的样子,都像是仙子下凡中,美得轻盈和灵气。</p><p class="ql-block"> 她摇摆的花朵,凭一根细枝拉着,像挑着灯笼的小细棍儿,深情地陪着花任性舞动。五片红色花瓣</p><p class="ql-block">向外翻卷着,合围成一只玲珑的小灯笼,在晴空里摇呀摇的,像是在给谁照着亮儿;每片花瓣有序开裂成凤尾的形状,颤悠悠的,可爱到不忍去碰。而垂下来的一条长花蕊,活脱脱一条灯笼尾巴,摇摇晃晃着,又增添了几分灵动。</p><p class="ql-block"> 相传,远古时期每天驮着太阳上下班儿的金乌,就是落在她的枝头,所以这花原产于东非,后传入我国,在两广、台湾和海南等地常见,都是离太阳近的地方,是热带或亚热带的常绿灌木。喜欢湿热空气,愿意扎根沙土,全年开花。除了颜值惊艳,其茎、叶和花还有清肺、凉血、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咯血、腮腺炎、乳腺炎等病症(但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p><p class="ql-block"> 喜欢传说的我,似乎有点儿懂她为什么总要摇晃了——那是不是在问太阳“下班了吧?我们回家呀?”46亿年的守候,即使天遥地远,当初那颗火红的心从未改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7.5</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玉塔五层高,丝丝片片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甜香清又雅,似梦领风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月天《龙珠果花》</b></p><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白玉塔似的花朵,是在三年前冯坡镇西那个特色咖啡厅路边。这朵让人一眼万年的奇特花形,当时还不能确切地描述,只觉得惊艳无比:有丝丝缕缕,有片片丛丛,有层层叠叠,却又优雅、端庄和高贵,像天宫里的女王,笃定而亲切,轻盈而有力,一种天然的举重若轻的气韵,在那个秋天的早晨给我带来解密她的无限憧憬。</p><p class="ql-block"> 及至去年秋和今春、夏,在江东大道和沙湖村交汇的这条村路边,又几次与之相遇,我便重拾旧梦,拍下照片并仔细查了相关资料后,才对她加深一点儿了解。</p><p class="ql-block"> 她大约在1645年间从遥远的南美洲移民而来,主要客居在我国云南、两广、海南、港台等地,喜欢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开阔地或荒废地上玩耍、嬉戏和望月思乡。她是一年或多年生草质藤本,身影在《广西药植名录》中出现,被这样记录:“龙珠果润肺、止痛。治疥疮,无名肿毒”。她与百香果的花极其相似,果实外形也相似,原因是他们是近亲。但这龙珠果还有个奇特之处,即她的果是靠吸食各种昆虫来获取营养而长大的。</p><p class="ql-block"> 她的花雍容华贵,层级清晰。从上到下,依次有绿色丝状苞片3片、绿色丝状雌蕊和其顶端黄色长圆形雄蕊5根、白色轮丝状副冠若干、白色长条形花瓣和萼片各5片,花芯中间是迷人的水粉色或淡紫色。稍远一点儿看,整朵花又像莲花一样稳重、清新,仿佛自带信仰的布施者,在纯净之中蕴含无限生机。</p><p class="ql-block"> 据说因她朝开午合,所以看到她的人不多,这更增加了她的神秘感。而喜欢早晚都散步的我,是何等幸运,能在不同的季节里与她相遇。究其原因,或许我们都是跋山涉水而来的异乡客?她选择只在清晨瞭望这个世界,其余时间都沉浸在深思、回望和憧憬中,以清雅的甜香让无数昆虫翩然而至,完成她结出果实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而我呢?虽然一直平凡,却也该学她的一切优点,在踏着细碎月光行走的时日里活成自己该有的模样,用行动把所有憧憬的彼岸与现实相接,在花花世界里不迷失不犹豫,吸收百家之长,沉淀出自己的思想之花,开出自己喜欢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2025.7.6</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花帘入夜垂,十里鸟虫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阵阵香熏月,晨凋不可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月天《红花玉蕊花》</p><p class="ql-block"> 网购内蒙牛肉干时,忘了改地址,需到顺丰江东新区总部取货。就在取货的江东大道路边,邂逅了这美丽的夜精灵。</p><p class="ql-block"> 去年在道孟河湿地东北的那条路边有一棵红花玉蕊,第一次见到她的那个黄昏是美好梦幻般的存在。那一串串垂下来的花儿们一朵朵地密密挨着,像用红色流苏织就了一只花帘,红红的花丝随风飘摇,夕阳给她镀上一层闪闪的金光,她荡着秋千一样飘起落下,又飘起又落下,惹得小虫们也跟着荡悠,不怕人的喜鹊乐得直喳喳;浓香让我陶醉,让虫鸟们流连忘返。我也像置身在一场玉蕊树下的舞会里,只是曾经的好伙伴儿们换成了小鸟儿和飞虫们,那一刻,快乐打破了物种的结界,我和虫鸟们热闹成一个仙境中的城堡,一个真实的童话世界……可惜,良辰美景总是短暂的,9月份的那场名为“摩羯”的台风,吹走了那棵诞生过仙境和童话的玉蕊树,如今那里只有火焰树和凤凰树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又看到玉蕊花开,心中的欢喜便又涌出。只是这棵树太高,串串花朵离我较远,也没有小鸟儿来共情,除了几只蚂蚁和蜜蜂,也没见到更多的虫们。</p><p class="ql-block"> 可是,我并未失落,因为知道如梦如幻的场景能有一次已是幸运,怎么能奢望每次遇见都是仙境呢?况且,这里车水马龙,怎么让虫鸟们安心相聚?人间的繁华难与仙境交织,选择站在红尘,就不要再贪心童话世界相随。</p><p class="ql-block"> 回到驻地,又赶紧查她户口和履历,才知她原产东南亚海滨地带,在我国除了分布于台湾、海南、云南、广东等地,也在华南地区淡水江河、湖泊沿岸扎根生长,是一种优良的观赏花木,常见花色有红色、粉色和白色,有“淡水红树”和”月下红美人”等芳名。远在唐朝即负盛名,宰相武元衡(就是后来被刺死在上班路上的那位宰相。而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因此上书为宰相好友鸣不平,呼吁尽快惩治凶手的奏章,被反对者抓住了僭越的把柄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大名鼎鼎的快嘴才子刘禹锡,都写过长安唐昌玉蕊的诗;清编《全唐诗》中也有20多首专写玉蕊花的诗作。到宋朝,被贬海南儋州中和镇的东坡先生,看过满树玉蕊花开和清晨一地落红,结合当时耕作的场景,感慨万千中写下著名的《减字木兰花 卯儋县春词》。 </p><p class="ql-block"> 人们推崇她,一是因其花形奇特:花序上花朵密集,可达75朵,极为壮观。单朵花直径约2厘米,每朵花拥有4-5片乳白色花瓣,花丝(雄蕊)为深红色的线形;二是花期短:一般从晚19时以后成串的花朵在星月下绽放,到次日清晨约7时左右逐渐掉落,10时后基本全部脱落完毕;三是其花香浓郁,传播较远,与文人雅士们的精神世界相契合,有共鸣。</p><p class="ql-block"> 查找整理后,脑海里又闪现出去年那个别样舞会的场景,甜甜的微笑中,尝了一口牛肉干,竟也有了玉蕊花的甜香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7.7</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羊角聚梅花,一摇如彩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生欢喜舞,岸野乐安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月天《大尾摇花》</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真是个万花筒,风儿吹动摇晃中,总会掀开新鲜的一角,让我不断着迷。</p><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末,靠近溪头村南北两个荷花池围栏外的路边,有一种叶子像紫苏的绿植,顶着羊角一样的成串花骨朵,在清新的荷香里轻轻摇摆。不知过了几天,那串花骨朵一下子变成了一朵朵微紫色的小梅花,开在羊角顶端,像一抹彩霞映衬着自身的和池里的片片碧绿。每朵花虽只有黄豆粒儿那么大,可聚在一起却有5-10公分长,随风飘舞时,仿佛彩色缎带泛着波浪,与池中涟漪互动着,形成一幅立体凌波画,纯净朗润。更有一种草的清香氤氲开来,一点儿也没有被荷香掩盖;加上蜓蝶、鸥燕轻歌曼舞,一时间,我不知道是在画里还是在桃源。</p><p class="ql-block"> 照例,我拍下了可爱的羊角。上网搜,得知她是大尾摇花,一种从非洲移民来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年生</span>紫草科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因她的花骨朵聚在一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细长弯曲,所以</span>有好多形象比喻的名字,比如狗尾草、鱿鱼草等;本来资料上说这细长弯曲形像蝎尾,但我生活中确实没见过蝎子,所以想不到蝎尾这个喻体;直觉上那就是羊角,所以,若我给她取名,就叫羊角梅。</p><p class="ql-block"> 不管她叫啥,都改变不了自身的功能:<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草或根可供药用。《新华本草纲要》中记载其全草有清热解毒、排脓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炎、肺脓肿、脓胸等病症;《福建药物志》提及它能利尿消肿、清热解毒,可治睾丸炎、小儿急惊风、口腔糜烂等;在民间用药经验里,大尾摇也用于缓解咽痛、膀胱结石、痈肿等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但我自己是不敢来用她的。如果非要用,须按医嘱服用。毕竟是药三分毒,没有十足把握,还是不要自戕为好。免得把本来美好的相遇图画变成自酿的服毒闹剧。珍惜大自然美好馈赠的感恩行动之一,便是以健康的姿态和心态,记录和传播这份美好,让生灵们绘就的大自然画卷一路流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7.8</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鲜橙明艳处,黑点虎纹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卷袖听沙啸,心丝叹息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月天《嘉峪关卷丹花》</p><p class="ql-block"> 本来是找2022年秋的赤苞花,却在相册的“回忆”栏目里遇到了这朵卷丹。与她同一天的嘉峪关照片一起滚动播放,把我带到2023年8月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这次敦煌行是我为庆祝岳姐女儿诗韵初中毕业的贺礼。原计划去华东五市,因当时东部地区汛期降水较大,临时该往西北,就没能提前在网上预订莫高窟套票;到敦煌所订的民宿后,民宿老板用他当地人身份证帮我们订了5天后的加急票。——当时正值暑假,游人太多,每天套票预售6000张,加急票预售12000张,但实地游人却远超20000人。鸣沙山上的骑驼游人,确如网友所说:知道的是游客做骑驼体验,不知道的以为是去攻打匈奴了,浩浩荡荡的旅游大军确实把骆驼累到想罢工。我也不会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像一个心灵导师,能一下子把血脉里的豪情唤醒,在烈烈骄阳和啸啸风沙里徜徉,会产生与风沙共相伴的强烈愿望。游鸣沙山需另外1段文字来记述了。——我们便计划利用这5天的空档,把临近能看的鸣沙山、阳关、榆林窟、瓜州县城、锁阳城、嘉峪关等景点先看一下。</p><p class="ql-block"> 说临近,是相对海南到敦煌而言;实际上,除了市区的鸣沙山和60多公里的阳关,其他景点距离敦煌都在100公里外,嘉峪关更有370多公里。一大早乘坐2个半小时的高铁,再包车到关城景区,已近午时。尽管烈日当头,我们依然选择游关。3人租了3个讲解器,开始这次热烈游——年中最热月份最热时间段,与内心的雀跃相和成壮怀序章。</p><p class="ql-block"> 印象深刻的有2处。</p><p class="ql-block"> 1处是游击将军府。该处始建于1568年,清1674年改设游击,也曾维修过,1987年,在原址基础上进行了复建,形成现在的2院3厅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8平方米。1、前院:是游击将军们的办公区,以议事厅为中心,展示游击将军及文武官员指挥御敌、签发关文等情景。2、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展现其生活场景。3、厢房:东西厢房分别为仆人居住处和账房先生办公室。整个建筑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的枢纽机关,也是研究明代军事历史和建筑风格的重要实物。</p><p class="ql-block"> 另1处便是关城。关城位于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由明朝3号开国功臣冯胜1372年首建,后经168年续建,才逐渐完成了现在保存的4城3楼的完整防御体系。它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其独特位置和防御体系,不愧“天下第一雄关”之称。</p><p class="ql-block"> 4城从外向里依次是外城、罗城、瓮城和内城。1、外城:最外围的1个长方形城,周长1263米,高3.8米,保护内城和便于兵力调动;3个门分别叫“东闸门”、“西闸门”和“会极门”(即南门)。2、瓮城:位于内城东西门外,东瓮城叫“朝宗”,西瓮城为“会极”;瓮城门均向南开,与内城门成直角,既增加防御能力,又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3、罗城:位于关城西,是关城的前沿阵地,与内城西城墙平行,两端与外城墙相连,作用是即使敌人入城,也能保证被“瓮中捉鳖”。4、内城: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有东、西城墙各156米、164米,南北城墙各长160米;城墙高9米,上建女墙、垛墙,保其排水和瞭望用。</p><p class="ql-block"> 3楼从外向里依次是嘉峪关楼、光化楼、怀远楼。其中嘉峪关楼在罗城正中间,与另两楼在一条中轴线上;是3层3檐歇山顶式建筑,高17米,是关城最高的建筑。光化楼位于内城东门上,也是3层3檐歇山顶式建筑,高17米,楼体是木质结构,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柔远楼在内城西门上,构造与光化楼相同;“柔远”含有怀柔边远地区、安定西陲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需要一提的是首建者冯胜将军。作为开国功臣,自然战功赫赫,最主要的战绩1是洪武五年(1372年),三路大军征讨王保保,另两位名将徐达和李文忠,均未获胜,唯冯胜斩获甚多,最为突出;2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冯胜任大将军,带领两位副将傅友德和蓝玉等,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彻底肃清元朝在辽东地区的残余势力,因此被封为宋国公。随着明朝外部势力的肃清和政权稳固,皇位继承逐渐成为朝堂内部大事。朱元璋想把皇位传给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而冯胜将军的女婿是皇位有力争夺者五子朱橚[sù];冯将军赖以封公的军功伴读军权,此时成为冯家的催命符。1395年正月,应天府(即当时的南京)城北的校场,70岁的冯胜将军被朱元璋冠以“纵军失律、强娶元女”的罪名饮下毒酒而死,至此,明朝开国6公全被赐死。这就是所谓的王者之道,选“我中意之人”而不选贤能,以莫须有之罪掩盖其唯我独尊的扭曲、阴暗心理。所以,功高震主的职场人,需要清醒认知自己的路,在武大郎手下做事,多谢自我保护为妙,即使武大郎有过英明睿智的过去,权利的绞杀会让人变得面目全非。世上逐利者比比皆是,若遇上知遇之恩者,切惜切惜。</p><p class="ql-block"> 登上9米多高的城墙,或悠游前行,听风低吟;或拾阶而上,看云换防;或在气喘吁吁加汗水淋淋时远望漫漫的沙漠、清晰的土渠、偶尔的树影和积雪的祁连山,影视剧和边塞诗中的场景、诗句会鲜活地叠加在眼前情境中。金戈铁马和羌笛悠游交织成拼杀与休战的片段,在戈壁上荡气回肠;痛饮的守军和草料渐少的马厩映衬着活水汩汩的渠道,烽燧上的哨兵与几棵傲然的古树遥相喊话,风和沙传递着他们特有的音频和音调,似是信鸽腿上的字条,连接着苍凉与繁华的距离;沉默的祁连山,以山顶积雪的姿态保持着坚韧的守望和古老的气韵,仿佛在努力地把灵动飞转的胡旋舞、婉转悠扬的商队驼铃还原回来,告诉这些眺望他的游人无需悲凉和同情,既然选择耸立在这,守好长城西大门就是使命。当铁肩担起护卫的责任,山不再是天地的孩子,也不再只是他自己,无论春风是否来度,雪影寒光的群山后是杏花春雨江南,是红罗帐里春宵暖,是儿童急走追黄蝶……他要自己所守的土地不再荒凉,他要自己护卫的人们不再流离,他要自己挡住的不只是沙漠的侵袭,他想让三千年的胡杨活成永恒的卫士,把那一身苍绿站成沙海的灯塔,照亮补植骆驼草的人们不断往来的漫漫长路。</p><p class="ql-block"> 当一声“哇”的惊叹垃回我的思绪,我看到诗韵也在瞭望,风吹着她的头发和衣裙,在烈日下的城墙上成为一道柔和又坚韧的风景。记得10年前在北京山海关登长城时,恐高的她是由岳姐背着哭到下山。10年,她从幼儿园里的小女孩儿长成了初中毕业的婷婷少女,长成了能够克服恐高自登城强的强者。长城起点的哭声结束,尾端的从容开始一段崭新的行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嘉峪关长城于我们三人,不只是一次远游,也是叩响一个古老世界后走向新旅程的节点。</p><p class="ql-block"> 走下城墙,返回景区门口的路上,发现并拍下了这棵卷丹花。到今天来写她时,2年前的激动还余韵未消,20个字的五绝几乎是瞬间流淌而出;虽不是佳作精品,却有独特韵致,毕竟,相较于公园里被呵护着的同类,她,实在是不同凡响。一样的橙色花瓣和黑色虎皮纹,我看到的不是妩媚可人,而是明朗的笑容和飒爽的铠甲;外卷的花瓣也不是娇柔甜腻,是劲手放在耳畔聆听远处声响的侦查员般的机敏;飘飞的蕊丝不只是俏丽灵逸,更是跳动胡旋舞时西域女子热辣健美的身姿。她见证过惨烈的杀戮,多彩的丝绸,清雅的茶叶,动人的诗画,也见证过忠义的威仪,听到过皇权作怪时凶残的人性扭曲。这朵根植在西关的花,是边关的花仙,是解意的花姑,是苍劲的花使,是伶俐的花神。世间有花千千万,这一朵是我心中的经典永流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7.9</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蓼花里的多彩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轻柔小聚欢,共水照波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来自诗经里,贯听世人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月天《红蓼花》</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沿江东大道散步,在一段即将拆除的围挡后面,发现一条没有走过的村道,便拐过去,向南走了约30米,在一片芋菜地旁的水边,看到了几棵开着白花的红蓼花,谦虚低调地听着蝉鸣和鹊唱。想到这是家里小区也有的花,便倍觉亲切,好像和小区里的是表亲一样,赶紧拍下。</p><p class="ql-block"> 这次,却没有查她的户口和履历。因为不管资料上如何记述,我都知道她的故乡是中国,因为《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里,就有她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jū)。</p><p class="ql-block"> 山有桥松,隰(xí)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首2500-3100年前,表达河南郑州、荥阳、登封、新郑等中部地区两个年轻人约会的诗歌。</p><p class="ql-block"> 全诗2段32字,不仅以比兴手法引起全诗,更交代出是女孩儿先到、在等待时打量周围环境时的心里活动:这里的山上长着扶苏树,河畔上盛开着的荷花。/这里的山上长着高大的松树,河畔上开着的红蓼花。每段的后面两句又是女孩儿喜悦、戏谑的话语:这么美的地方却看不到子都那样的美男子,只有你这个大胆狂徒。/这么美的地方却看不到子充那样的完美男子,只有你这个狡猾小人。这种清新怡人的场景描写、精巧细腻的人物心理活动、欢快活泼的语言特点、崇尚美颜而忽略德性的少女情怀,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21首郑风,在《诗经》中占比不高,却因生动形象、情深意白而深受后世喜爱。另一首我们熟悉的《子衿》也是郑风:</p><p class="ql-block">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p><p class="ql-block">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p><p class="ql-block">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p><p class="ql-block"> 你看,“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里的情意多深、多浓、多直白。就因为这份直白,被灭人欲的大思想家朱熹归为女人诱惑男人的话(“卫(风)犹为男悅女之辞,而郑(风)皆为女惑男之语”)。</p><p class="ql-block"> 郑风的这种特点,究其原因,一是与郑国所处地理位置及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贸往来不无关系:这里是洛水东、黄河南的一片肥沃之地,农耕文明所带动的手工业和商贸往来(开国君王郑桓公刚得到封地时就与一起“东迁”的商人立下誓约:“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句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白话意思;你们不背叛我,我就不会强迫你们,也不会强夺,你们有赚钱的买卖和宝物,我也不会过问。”),不仅丰富着自身的生活,也使郑国成为当时周王朝上缴财税的大户,也就是说,富庶的现实奠定了其文化发展的基础。二是与发达经济相依的文化发展紧密相连,《诗经》中的21首诗歌中有19首反映婚恋,特别是以女性的视角去反叛传统的“婚姻”,在当时极具特色;郑国音乐(被称为“郑声”)以其优美的音律和多样的形式而闻名;著名文学家列子在同名著作中,以寓言故事的形式探讨人生意义和哲学问题,既有文学特色也有深入浅出的思想价值。三是与郑国统治阶级具有开放、包容的认知相关:郑国在公元前806年建国,开国者郑桓公姬友是当时西周国王周宣王姬胡的兄弟,才能突出,心胸、视野开阔,从他对商人们许下的誓词可以看出他的仁厚,这些因素使郑声具有一听不知疲倦的风格;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诞生一代妖姬夏姬也就不足为奇了。</p><p class="ql-block"> 再回来说《山有扶苏》里的子都。他是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的儿子,以长相俊美、武艺高强著称。仗着是官二代,对曾经夺旗带兵的竞争对手、攻打外敌许国时的战友颍考叔暗放冷箭射杀致死。就这么一个小肚鸡肠的家伙,竟然是当时人们心中美男子的代言人,更想不到的是,这种人也是思想家孟子的超级偶像,说什么没看出子都美的人都是瞎子(《孟子·告子上》:“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可见,所谓圣贤,在权利和道德面前,也是选择了跪求,他们的思想也不过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平民的工具而已。我喜欢《诗经》,就是喜欢国风这部分,自然、清新、鲜活,特别有人间情味,如陕西渭南师专成人教育部教育学刘亦农副教授在《我国古代爱情诗的瑰宝——<郑风>》一文中所说:《郑风》诗歌中男女直率的情感与性格,毫不掩饰,毫不矫揉造作,活活泼泼,自然流露,令人感受到无限的生命力。它标志着和谐、自由、平等,散发着愉快与天真的气息。我们不要求封建大佬们有男女平等的新思想,但也绝不会接受他们以道德建基、却自己漠视公众道德的观念;尤其时下有的人为了拿到国家补贴,以开办国学之名,传播着糟粕,未能拥有与我们时代相适应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一花一世界,真的不只是佛家用语;当我们从红蓼花,穿越到《诗经》的年代,看到那时年轻人相恋的情景,了解到当时官二代(确切说是官四代)的德性,听到当时社会大佬的声音,是不是觉得《诗经》之美也有缺憾,犹如这首诗里的女孩儿,知道恋爱对象不完美,也挡不住前来约会的脚步和一颗欢喜的心。其实,从古至今,缺憾是常态,完美才是偶然。我们能够心里装着完美来面对生活中的缺憾,才是最了不起的品性。如罗曼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认清了生活的残酷之后依然热爱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7.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