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一眼千年的华夏遗梦

清风明月

<p class="ql-block"><b>“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承载着华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平遥古城,宛如一颗镶嵌在三晋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怀揣着对历史的敬仰与对古韵的向往,我们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平遥古城之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初至平遥,邂逅古城的古朴韵味</b></p> <p class="ql-block"><b>抵达平遥时,正值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古老的城墙上,为这座千年古城镀上了一层金边。古城的轮廓在晨光中逐渐清晰,仿佛一位沉睡千年的巨人,缓缓苏醒。我迫不及待地踏入城门,瞬间被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所包围。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圆润,每一步都似踏在历史的脉络上,发出清脆的回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b></p> <p class="ql-block"><b>古城内的建筑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飞檐斗拱,错落有致地排列在街巷两旁。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点缀其间,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精湛技艺与审美意趣。漫步在这古色古香的街巷中,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期,耳边不时传来阵阵吆喝声,眼前浮现出昔日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让人不禁沉醉在这如梦如幻的历史画卷之中。正如古诗云:“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自相侵。”平遥古城的美,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古朴之美,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醇厚韵味,只需一眼,便让人深深着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登城墙,俯瞰古城全貌</b></p> <p class="ql-block"><b>平遥城墙,这座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大规模扩建的古老城墙,宛如一条巨龙盘亘在大地上,默默守护着这座古城数千年。它周长约6.4公里,高12米左右,顶宽3 - 6米,底宽9 - 12米,整体呈平面方形,造型古朴雄浑,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垣之一。站在城墙之下,仰望那巍峨耸立的城墙,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仿佛能看到古代将士们在城墙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身影。</b></p> <p class="ql-block"><b>我们沿着城墙的台阶缓缓而上,每一步都充满了期待。当终于登上城墙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叹不已。极目远眺,古城全貌尽收眼底,密密麻麻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犹如一幅古朴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古城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城墙上设有6座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每座城门都由瓮城、城楼、箭楼等建筑组成,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城墙上还建有垛口和堞楼,寓意着孔子的3000弟子和72贤士 ,为这座古老的城墙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底蕴。此时,微风拂面,风中似乎还夹杂着历史的余音,让人不禁思绪万千,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探秘日昇昌票号,领略晋商的智慧与辉煌</b></p> <p class="ql-block"><b>日昇昌票号,创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它的旧址位于平遥古城西,整体建筑风格为晋中民居与商铺相结合,既体现了传统民居的古朴典雅,又融入了商业建筑的实用功能。走进日昇昌票号,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金融繁荣的时代,前院是营业区,设有柜房、信房等,当年这里人来人往,商贾云集,是票号的业务核心区域;中院是办公区,账房先生们在这里核算账目、处理业务;后院则是生活区,是掌柜和伙计们的居住场所。票号内还展示了许多当年的票据、印章、账本等文物,让人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票号的运营模式和金融文化 。</b></p> <p class="ql-block"><b>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晋商的智慧和勇气。他们首创了汇兑业务,解决了当时大宗款项往来的不便,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日昇昌票号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创新的金融模式,还在于其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一纸之符信遥传,万两之白银立集”,这句诗便是对日昇昌票号“汇通天下”辉煌历史的生动写照。站在票号的院落中,看着那些古老的建筑和文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晋商们怀揣着梦想和勇气,闯荡天下的身影,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商业传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走进平遥县衙,感受古代官场风云</b></p> <p class="ql-block"><b>平遥县衙,坐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县衙之一 。县衙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大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和大仙楼等建筑 ,东侧线有花厅、常平仓、赞侯庙、土地祠等 ,西侧线有牢狱、公廨房(遗址)、十王庙、洪善驿、督捕厅等 ,整个建筑群宛如皇宫缩影,彰显着封建时代县一级政府机构的威严与庄重 。</b></p> <p class="ql-block"><b>踏入县衙的大门,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我们沿着中轴线依次参观了各个建筑,每一处都让我对古代的官场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堂是知县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堂内陈列着各种刑具和仪仗,让人感受到古代法律的威严;二堂则是知县处理日常政务和审理一般案件的地方,相对大堂来说,氛围更加轻松一些;内宅是知县及其家眷的居住场所,体现了古代官员“前堂后邸”的生活模式 。县衙每天还会定时上演升堂表演,通过生动的演绎,让游客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县官审案的场景,了解古代的司法制度和文化 。看着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亲眼目睹了一场紧张刺激的庭审,感受到了古代官场的风云变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漫步文庙,品味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b></p> <p class="ql-block"><b>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古城东南隅,是祭祀孔子的庙宇 ,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之一 ,其大成殿重修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 ,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建筑 。文庙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由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超山书院、敬一亭、尊经阁等建筑组成 ,是一个完整的儒家文化建筑群。</b></p> <p class="ql-block"><b>走进文庙,一股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着孔子及“四配”、“十哲” 和 “七十二贤人”的塑像群 ,孔子塑像高4.5米 ,在全国孔子塑像中最高 ,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殿内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漫步在文庙的院落中,看着那些古老的建筑和碑刻,我不禁想起了孔子的教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古代学子求学的地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看着身着古装的人们庄重地进行着祭祀仪式,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人对知识的敬畏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夜幕降临,沉醉在古城的烟火人间</b></p> <p class="ql-block"><b>随着夜幕的降临,平遥古城渐渐被灯光点亮,整个古城仿佛换上了一件璀璨的华服,变得格外迷人。我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看着街边的店铺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此时,我们走进了一家当地的餐馆,品尝了平遥的特色美食,如平遥牛肉、平遥碗托、莜面栲栳栳等,每一道美食都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山西风味和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b></p> <p class="ql-block"><b>此次平遥古城之旅,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而繁华的时代。平遥古城,它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华夏文明的辉煌篇章。离开时,我频频回首,心中满是眷恋与不舍。这座一眼千年的华夏遗梦之城,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心中最美的记忆。正如古人云:“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平遥古城的美,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探寻、去品味、去珍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