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快乐每一天(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538093</p> <p class="ql-block"> 在一次清理家中杂物时,偶然发现了父母的结婚证,还有一些破旧不堪的报纸杂志,正准备扔掉时,掉下一个黑色的本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黑色本的封面已经斑驳,白色的“抗美援朝”几个虽然有些褪色,但依旧清晰可见。</span>出于好奇心我将它打开,一看是父亲的笔迹,旧本子左边是中文,右边是朝语(用中文标注)语音翻译,恰逢当时刚上映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长津湖》,看到本子的文字,联想到电影的画面,似乎更加证实了当年抗美援朝战争出发时的匆忙,仿佛看到了父亲当年参战时的壮烈场面。</p> <p class="ql-block">本子里中朝日常用语的注释</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它串联起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时光。</p> <p class="ql-block">书页泛黄,边缘卷曲,但每一页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还有这本红色封面的立功证书,红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几个字依旧耀眼,尽管封面有些褶皱,但它的存在让我感受到一种荣誉与责任。这本书与那本抗美援朝的旧本子放在一起,似乎向我讲述着那个时代的英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立功证书里印有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的肖像,他们神情坚毅,目光如炬。这张照片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耳边似乎响起了枪炮声。仿佛让我看到了父亲年轻时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杂物旁边还放着一枚奖章,圆形的金属表面已经有些氧化,但上面的人物形象依旧清晰,手持武器,姿态英勇。红、白、蓝三色的绶带虽然有些褪色,但依然庄重肃穆。这枚奖章在无声地诉说着一段英勇奋斗的历史,它不仅是一枚勋章,更是一段记忆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这些物品静静地放了几十年,如果不是这次打扫卫生时较真了点,如果不是在仍杂物时本本掉了出来,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历史的巧合,似乎它在提醒我们不能忘记那场战争,不能忘记哪些为此牺牲的革命先烈们。</p><p class="ql-block"> 当我今天看到它时,不再认为它是冰冷的旧物,而是一段着有历史温度的记忆。每一页纸、每一枚奖章、每一行字迹,都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痕迹,是父辈们用青春和热血写下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我轻轻合上那本抗美援朝的旧书,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藏在我们生活的角落里,等待着被重新发现。而我们,作为这段记忆的传承者,有责任去聆听、去铭记、去讲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