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景桂西南).3

花花大少

<p class="ql-block">桂西南第九站--明仕田园</p><p class="ql-block"> ​2025.7.4早上到了明仕田园。明仕田园位于广西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明仕田园为国家一级景点 , 山明水秀 ,风光俊朗清逸, 恍如隔世般的美好。素有小桂林之称 ,还获得“隐者之居”、“ 邮票上的山水田园”的美誉。 国家邮政 局公开发行的一套《祖国边陲风光》特种邮票中,明仕田园风光入选为邮票题材。另有多部电视剧《花 千骨》、《牛郎织女》、《酒是故乡醇》 、《天涯侠医》 、《草本药王》等纷纷在此取景拍摄。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的“江山如此多娇”就是以此为背景画的。</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山水太美了,我们坐竹筏顺江而下,真是人在画中游竹筏上的阿牛哥用力的为我们撑船,壮族小阿妹讲解景点,他俩为我们表演对山歌。景美歌甜。下了竹筏,我们在这里的大舞台欣赏了壮族歌舞,让我们感受到壮族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桂西南第十站--北海银滩</p><p class="ql-block"> ​2025.7.4下午我来了向往已久的北海银滩,来到这里被银滩的美景迷住了。蔚蓝的大海一眼望不到边,大海卷起阵阵海浪向白色的沙滩涌来,蓝蓝的天空和蓝蓝的海水在远方连在一起,一时分不清哪是海水哪是天空。最美的还是银滩,银滩上的沙子洁白细腻,在阳光的照射下隐约发着光,我卷起裤脚,光着脚丫踩上去软软的就像踩在面粉上一样,舒服极了​。我在北海银滩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从银滩走向海水,让大海洗去我旅途的疲惫。</p><p class="ql-block"> ​银滩有亚洲第一钢塑“潮”(就是图4那个大钢球)。整座雕塑以象征一颗大明珠的球体和七位裸体少女护卫球为主体,雕塑高23米,钢球直径20米。巨大的钢球是用不锈钢镂空制成。这是北海银滩的标志性建筑。这里还有个鸟巢,透过鸟巢望向银滩,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银白的沙滩通通浓缩进这圆圆的鸟巢里,美极了。这里还有网红大气球,为这蓝色的大海,银色的沙滩增添了一抹喜庆的红色,把这幅海天沙的画卷点缀的更加靓丽。尽管北海银滩的太阳很大,但我对银滩的热情更大,不信你看我扬在嘴角的笑容。[呲牙]</p> <p class="ql-block">穿越百年的骑楼浪漫——桂西南第十一站--北海百年老街</p><p class="ql-block"> ​2025.7.5下午我到了北海百年老街。它是古老西方卷柱式的骑楼建筑,一看外观就知道是西方在这里建造的。据说这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在是比较繁华的商业街,就像我们的大十街老街一样,各种买卖应有尽有。主要是小吃和饮料。还有卖海鲜的,卖各种热带水果的,卖扎染衣服的(扎染布匹我在云南看的较多较细),据说这里最有名的小吃是虾饼和墨鱼丸,这里“李姨虾饼”比较有名,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舌尖上的中国。我尝了尝虾饼,就是油馍馍上镶嵌着许多小海虾,既有油馍的酥脆又有海虾的鲜美,的确很好吃。这里还有个教堂(图五),没有开门。走在街上看着两边颇具年代感的西式建筑,仿佛穿越到百年前,看到了东西文化在这里的碰撞交融。既感叹中国古代万国来朝的盛世,又痛心中国近代被西方侵略的悲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广西北海的闹市中,藏着一条会讲故事的街道北海老街,这条原名升平街的百年骑楼长廊,从1821年的200米小巷一路开挂,长成如今1.4公里的南洋风情画卷,斑驳的古窗雕花里藏着暗号,那些罗马柱撑起的连廊是19世纪欧洲领事馆带来的建筑密码,却依然在岭南的艳阳下混搭出独特的松弛感。当别处老街忙着翻新城网红打卡点,北海老街依然保持着老式建筑风格的底气,二楼阳台的欧式浮雕和楼下飘着的海鲜干货毫不违和,骑楼下阿婆摇着蒲扇卖糖水的画面,活脱脱是殖民建筑与市井烟火的神仙联名,这里没有过度包装的文艺滤镜,只有被海风淹入味的真实。暴雨天在连廊下啃虾饼的游客和百年前所有的商贩踩着同一块花砖,最近某热播剧取景,让老街意外出圈,但本地人早就习惯了这种魔幻日常。快递小哥的电动车从巴洛克式拱门下穿过网红奶茶店隔壁就是传承三代的蛋家鱼露铺,时间在这里像被骑楼的阴影拉长了。200年的故事都藏在那些被摸的发亮的铜门环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知识链接:</p><p class="ql-block"> 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条有近二百年历史的老街,始建于1821年,初建时称为升平街,只有200米长,4米宽。随着各历史时期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的商业老街。</p><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我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这些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