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藏,是离天空最近的净土,雪山与信仰交织成无垠的圣境。布达拉宫的红白宫墙镌刻着千年信仰,羊卓雍措湖的碎银波光倒映着云影变幻,高原的牦牛与风中的经幡诉说着虔诚。这里不仅是旅行的终点,更是心灵洗礼的起点——每一次呼吸都与天地同频,每一步脚印都镌刻着自由与宁静。</p><p class="ql-block">当高原的风裹挟着经幡的低语,当雪山在云端投下圣洁的倒影,西藏,早已成为无数旅行者毕生追寻的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公元2025年6月11日,我等一行从南阳出发踏上“川进青出 圆梦西藏”之旅。第一站是阆中古城、南津关古镇。</p><p class="ql-block">一座阆中古城被嘉陵江环抱了2300余年。</p><p class="ql-block">“却望城郭如丹青”是诗人陆游留给阆中的诗句。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水、城在这方天地间相融相依。人与城相契相守,和城中93条井字形街巷、270多座民居院落一起,传承着古城文脉保护的“密码”,春节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天文文化、蜀道文化……在阆中,多种文化互相交融滋养,构成了古城厚重的精神底蕴。铺展出一幅活态文化长卷。</p> <p class="ql-block">6月12日,我们来到了成都,这里是进藏的起始点,补给站,休息调整中心。当然,我等一行游玩了宽窄巷子、春熙路、太古里、武候祠、锦里……</p><p class="ql-block">漫步成都街头,宽窄巷子的青砖黛瓦诉说着老成都的闲适,春熙路的霓虹闪烁展现着现代都市的活力。在太古里,传统川西建筑与时尚品牌奇妙融合,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包容创新的气质。武侯祠的红墙竹影间,三国故事在碑刻楹联中流淌;锦里的灯笼高挂,麻辣鲜香的小吃香气与川剧变脸的热闹相映成趣。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在演绎着历史与现代的交响,让人沉醉在它独特的慢生活节奏中。</p> <p class="ql-block">6月13日,天全服务区,这里是入藏的开端,这里是国道318线的起点,从这里我等一行正式开始“川进青出 圆梦西藏”之旅。</p><p class="ql-block">当年解放军官兵与10万筑路大军克服横断山脉断裂带等地质险阻,以牺牲3000余人的代价完成“天路”工程,穿越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等多种地貌,集中呈现雪山、冰川、峡谷等地质奇观;贯穿汉、藏、羌、彝等民族聚居区。</p><p class="ql-block">318国道是因为它集极致自然景观、深厚人文底蕴、独特挑战体验于一体,既是地理奇观之路,也是民族文化纽带与精神朝圣之途。所以世人追求“此生必驾”!</p><p class="ql-block">我等准备好了……</p> <p class="ql-block">这些高原上的城市,是我等踏上318线沿途经过的——</p><p class="ql-block">雅安市——是“熊猫故乡”,有“华西雨屏”“西蜀天漏”之称,因此被称为“雨城”。被誉为“天府之肺”。是“川西咽喉”。</p><p class="ql-block">康定市——是“藏卫通衢”“川藏要冲”,被誉为“海外仙山”、“情歌之城”。</p><p class="ql-block">雅江县——是中国松茸之乡,被誉为“悬崖江城”、"中国最小的网红县城"。</p><p class="ql-block">理塘县——藏语意为“平坦如铜镜的草原”,与“天空之城”“世界高城(海拔超4000米”并列成为其最具辨识度的标签。 </p><p class="ql-block">巴塘县——是“中国弦子之乡”。素有“高原江南”之称。</p><p class="ql-block">芒康县——是西藏的东大门,被称为“善妙之地”,有“藏东小江南”之称。作为茶马古道第一站,是国道318线上的“西藏第一城”,</p><p class="ql-block">左贡县——古称“作岗”“著公”等,藏语意为“犏牛背”,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拥有“紫色左贡”的美称。</p><p class="ql-block"> 八宿县 ——藏语“八宿”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素有“冰川之乡”美誉。</p><p class="ql-block">波密县——素有“冰川之乡”“藏王故里”“高原氧吧”“雪域江南”“世外桃源”等美誉。</p><p class="ql-block">林芝市——古称“工布”,藏语音译为“尼池”,寓意为“太阳宝座”,地处西藏东南部,201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素有“西藏江南”“雪域明珠”等美称。</p><p class="ql-block">工布江达县——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被誉为“雪域高原的璀璨明珠”、“彩虹之乡”、“西藏江南”的美称。</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藏语意为“墨竹色青龙王居住的中间白地”,素有“天边之乡”美誉。</p><p class="ql-block">拉萨市——古称“逻些”意为意为“圣地”或“神地”,有“日光城”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风景我们一路走来:在三国文化遗址.中国四大古城之阆中古城,读懂嘉陵江畔这座古城张飞曾经风雨沧桑的故事;漫步于锦里古街,穿梭在宽窄巷子,游走于春熙路和太古里,看汉武候丰功伟绩,逛锦里人间烟火,在中国美食成都体会到这座城市的休闲慢生活;打卡天全服务区川藏图标;穿过二郎山五星红旗隧道,听着跑马溜溜的康定情歌,观看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我们翻越川藏高海拔4298折多山,大家身体第一次挑战;下降到海拔2530雅江,翻越海拔4412高尔寺山,海拔4659剪子弯天路十八弯,海拔4459卡子拉山看到了雪域高山草垫森林,在世界高城海拔4014理塘,顺利通过西城门世界高城理塘;穿越毛娅草原我们看到了蔚蓝的天空高原花海,白色茫茫的海子雪山,第四迹冰川下漂亮海拔4685象征着爱情的姊妹海,到达海拔2580弦乐故乡巴塘,渡过四川与西藏分界线金沙江大桥,这一刻,大家是有些激动不已,终于踏上更高的征途。</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海通沟川藏公路,当我们翻越海拔4170宗巴拉山,与滇藏线交汇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塞,到达西藏昌都海拔3875第一个芒康县城;翻越海拔4338拉乌山看到了最美格桑花,在海拔2640的如美镇看到了亚洲第二长河澜沧江色彩;当我们走在海拔3930觉巴山,穿越觉巴山隧道;翻越过川藏线最高海拔5180东达山,安全到达海拔3877左贡县城,我们的身体经受高原调整!在海拔业拉山4658著名的川藏线七十二拐(99道湾)邦达,大家看到了网红打卡天路,也为川藏解放军交通三支队为这条生命线付出代价感叹!经历数小时下降海拔2740到达汹涌澎湃的怒江大峡谷,地质灾害复杂令人窒息,当穿行过新怒江大桥沿途看到凶险场面,我们下车为筑桥英雄鸣笛敬酒致敬,这一条用英雄献血铺就的川藏公路,让我们感受到走过川藏,天下无险!</p> <p class="ql-block">走过海拔3280八宿县城,海拔4325安久拉山,看到来古冰川下海拔3960云烟笼罩下的然乌湖,绕行349国道探秘神秘来古冰川群日仁巴冰川海拔4750,西藏唯一可以登上的震撼冰川,堪称世界级冰川奇观!沿途看到了汹涌澎湃的帕隆藏布江,在西藏小江南林芝海拔2725波密,一路雪山冰川、针叶森林、帕隆藏布江将川藏线点缀犹如梦境,通麦再无天险,看到了西藏小瑞士鲁朗的美景,翻越海拔4559色季拉山,通过林拉公路海拔5013米拉山口敲响祈福平安钟,当我们看到屹立于红山之巅雄伟布达拉宫建筑时,终于到达日光城海拔3650圣城拉萨,朝圣者的天堂。布达拉宫的神秘,羊卓雍错的多彩,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壮美,大昭寺的故事,罗布林卡历代喇嘛的生活,拉萨河对岸南山公园的美景,在八廓街玛吉阿米餐厅听着仓央嘉措的故事,这一切被叫做『拉萨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告别了拉萨,我等一行“川进青出 圆梦西藏”之旅开始了返程之行,我等走过了国道318线,战胜了惊险天路,抗住了高原反应,欣赏了沿途绝美的风光,走进了神圣的布达拉宫。但我等又迎来了新的挑战——翻越青藏高原。</p> <p class="ql-block">新挑战,就有新的期待。由于青藏公路109线拉萨——格尔段800公里大修,我们挑战青藏高原之行只好改走青藏中线(唐蕃古道),沿途我们经过了:</p><p class="ql-block">当雄县——藏语意为“挑选的草场”,素有“拉萨市北大门”、“藏北草原明珠”、“天选牧场”之称。</p><p class="ql-block">那曲市——:因海拔最高(全国最高地级市),被称为“离天空最近的净土”、“高原之城”,又因系长江、怒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美誉。 </p><p class="ql-block">索县——那曲“东三县”之一。有著名的“藏北草原上的小布达拉宫”赞丹寺。</p><p class="ql-block">巴青县——藏语意为“大牛毛帐篷”,因此常被称为“大牛毛帐篷之乡”。</p><p class="ql-block">丁青县——丁青县原名“琼布”,藏语意为“大鹏鸟后裔”,热巴舞的核心传承地,素有“热巴艺术之乡”的美称。</p><p class="ql-block">类乌齐县——在藏语中意为“大山”,素有“天堂类乌齐·三江花都城”、“西藏小瑞士”、“昌都后花园”等美誉。</p><p class="ql-block">囊谦县——从西藏到青海的第一个县,有“玉树粮仓”、“禅定之乡”、“黑陶故里”美誉。</p><p class="ql-block">玉树市——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和“江河之源”。玉树还有“生命之树”,“山之宗、水之源”之称。</p><p class="ql-block">称多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因传统文化和艺术传承被授予该称号,素有“歌舞之乡”美誉。 </p><p class="ql-block">玛多县——作为万里黄河流经的第一县,玛多县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和“中华水塔”的美称。 </p><p class="ql-block">乌兰县——因其地貌多样,自然景观独特。 素有“神奇秘境”、“海西小江南”、“青海骆驼之乡”之称。</p><p class="ql-block">海晏县——这里有著名的金银滩大草原、西海镇,原子城、还有美丽的青海湖,因此有“两弹摇篮”、“西海故郡”、“歌里远方”、“圣湖北畔”、“湟水源头”。</p> <p class="ql-block">跨过藏青高原是从拉萨起程的,拉萨也是我等一行川进青出环线的中间点,也可称去程终点,返程起点。</p><p class="ql-block">2025并6月22日,也是“川进青出 圆梦西藏”之旅的第12天,早上从拉萨市区出发一路向北,走过“拉萨北大门”、“天选牧场”当雄,来到了“离天空最近的净土”、“高原之城”那曲市,这里有山、有水、有绿草甸,唯独没有一棵树,光秃秃的城市显得那么孤寂、高寒,藏北高原上的绿草如茵又给人予慰藉,在索县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小布达拉宫——赞丹寺,然后行走在“两青最美公路上”……</p><p class="ql-block">从拉萨出来,我等一行沿青藏公路向北,途经念青唐古拉山北麓,进入藏北高原(羌塘草原南部)。沿途经过广袤的高寒草原,视野开阔平缓,满眼是连绵的草甸和湿地。过了那曲沿川藏北线向东,进入怒江上游流域,平坦草原渐渐变为起伏的丘陵和河谷,过了赞丹寺就进入唐古拉山东段余脉,地形更为崎岖,出现深切的峡谷和陡峭山岭。而巴青到丁青是川藏北线最险峻的路段之一,穿越他念他翁山,海拔起伏大(最高垭口逾5000米)。沿途多盘山公路,峡谷深切,山体裸露,呈现典型的横断山脉北段地貌。青藏高原的各种容颜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从丁青到类乌齐的沿途有西藏最大的玛尼石堆——乃查莫玛尼堆,海拔4800米的山路险峻,以之字形急弯著称,被称为“怒江72道拐”的姊妹路——色吉雪山盘山公路。还有高原雪山、随处可见闪着金光的寺庙、野生动物,晚上夜宿类乌齐。沿途还令人叹为观止的帐篷大营,那些数以万计的采挖虫草的大军在山下、在山坳搭上一个又一个帐篷连成营连成片,甚为壮观,为青藏高原又添一景。</p><p class="ql-block">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西藏昌都的东部,境内群山环绕,有德青波章神山、益吉神山、益吉神山、伊日峡谷两侧的洛达山和旦达山等,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节点,翻越益日神山就到青海省了。</p> <p class="ql-block">益日神山横亘在西藏与青海之间,从西藏昌都的类乌齐开始翻越,我等真正看到了什么叫“六月飞雪”,在雪中拍照、跳跃、“飞舞”,大巴车碾过积雪的声响在寂静的山间格外清晰。透过结霜的车窗望去,益日神山银装素裹,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海拔在不断攀升,我的呼吸也随之变得绵长,仿佛在与这座神山进行着某种古老的对话。</p><p class="ql-block">当大巴车在之字形山路上艰难盘旋时,我突然理解了藏民为何将雪山视为神灵居所。飘舞的雪沫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像无数碎钻洒落在经幡之间。每一次转弯都能看见新的风景:这边是冰凌倒悬的峭壁,那边是云海翻涌的峡谷。车窗渐渐被呵气模糊,却让窗外的世界更添朦胧诗意。</p><p class="ql-block">在海拔4500米的垭口停车时,稀薄的空气让思维变得异常清明。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峰,突然意识到人类不过是山间的过客。大巴车顺着前方蜿蜒的山路渐渐的向山下驶去,后视镜里却永远留下了神山的身影。这次翻越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跋涉,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在雪与山的交响中,我们终将懂得敬畏,学会放下。</p> <p class="ql-block">从益日神山下来便是青海省的地界了,中午我们就赶到在神山下青海省的第一个县城玉树的囊谦了。</p><p class="ql-block">囊谦县地处青海省最南端,东接四川,南邻西藏,北靠玉树市,素有“青海南大门”之称。这里有“澜沧江第一大峡谷”——尕尔寺大峡谷,澜沧江支流纵横,形成独特的高原网状水系景观。白扎古盐田</p><p class="ql-block">海拔4200米的白扎古盐田由1170块盐池组成,红盐富含矿物质,阳光下如“大地琴键”,兼具历史价值与视觉震撼。</p><p class="ql-block">中午在囊谦县打尖,吃罢午饭稍作休息继续青藏高原之行……</p> <p class="ql-block">一路从益日神山、囊谦过来,我等一行游走于辽阔的巴塘草原,进入高山对峙,溪流清澈,怪石嶙峋的觉隆尕峡谷。穿过神秘原始,人少景美,丹霞地貌与峡谷交错的昂赛大峡谷。踏上历史悠久的唐蕃古道,沿途可见藏族村落、经幡和雪山,描绘出兼具人文与自然的美丽画卷。通天河蜿蜒于高原,初夏时节两岸层林如碧。黄河源头扎陵湖与鄂陵湖犹如姊妹相依,湖水湛蓝,众多鸟儿展翅飞掠。星宿海湿地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日落时金光潋滟。这里广袤的草原上我们亲眼目睹了稀有的藏野驴、藏羚羊在悠闲地吃草、撒欢……</p> <p class="ql-block">走过青藏高原青海段,草原、峡谷、高山、湖泊、湿地是标配,但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令人生畏的,而高原冻土道路波浪形起伏是绝无仅有的。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静静地耸立在高原上,穿过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口,感觉到它的高傲、它的冷峻。</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青藏高原,从草原到峡谷,从高山到湖泊,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幅令人向往,极具特色,神奇壮美的高原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青海海西乌兰县有一个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的地方,四周雪山环绕,平静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天空景色,置身于盐的世界,漫步湖面如行走云端之上,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宛如画中游。——这就是茶卡盐湖,初复碧波荡漾的湖水翡翠一般绿的沁人心扉,低悬于天际的白云落在湖水里,分不清是盐更白还是云更白,湖面冰清玉洁,平坦无垠,一幅美到让人窒息的画面。</p><p class="ql-block">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在海晏、刚察、共和三县之间有一个地方,四周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从空中看,其水体形状很像一只“翱翔的雄鹰”,她既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这就是“高原上的蓝宝石”——青海湖。青海湖的湖水在不同光照下呈现层次分明的蓝色光谱——清晨的钴蓝、正午的碧蓝、傍晚的鎏金蓝,宛如液态宝石随光影流转。给人以蓝宝石般的视觉震撼。青海湖的蓝,蓝得让人怀疑是否置身于梦境之中。青海湖的美,是那种让人一眼就心醉的宁静与辽阔。青海湖的美,是那种让人心生敬畏的自然奇迹。</p><p class="ql-block">茶卡盐湖,青海湖是我们从拉萨走出青藏高原的最后两处让人惊叹!让人震撼!又让人难以忘却的绝美风光……</p> <p class="ql-block">走过茶卡盐湖,走出青海湖,并不意为着我等一行就走出了青藏高原,走出青海了,我们还有最后一站,我等一行来到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这里因孕育诞生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培育形成“两弹一星”精神而被世人称为“原子城”。也叫西海镇。</p><p class="ql-block">青海原子城(国营二二一厂)是我国首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启程地。1964年和1967年分别诞生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确立了我国在国际核威慑体系中的地位。原子城还是两弹一星’精神孕育地。邓稼先、王淦昌等科学家在此隐姓埋名、扎根高原,突破西方技术封锁,完成了16次国家核试验,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的精神内核。</p><p class="ql-block">那是一段艰苦卓绝、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逆境中自强,从绝境中突围。60多年前,一群人顶风踏雪,从3顶帐篷起家,隐姓埋名干起惊天动地事。一穷二白,白手起家,凭着一腔热血,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生生地研制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奠定了中国国防安全的基石。这一成就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站在海拔3200米的青海湖畔,原子城的轮廓在高原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这座曾经在地图上消失的"221厂",如今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精神地标。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现代的启示录,在时光的长河中持续释放着独特的文化能量。原子城是一座丰碑,这座高原丰碑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需要科技的硬实力,更需要精神的软实力;历史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简单的纪念,而在于持续的精神滋养。当建设者的汗水、科学家的智慧与和平发展的理念在这里交融,原子城就成为了读懂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好注脚。</p> <p class="ql-block">我等一行所乘的大巴车行驶在远离原子城的金银滩大草原上,原子城的轮廓在高原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这座曾经在地图上消失的"221厂",如今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精神地标。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现代的启示录,在时光的长河中持续释放着独特的文化能量。</p><p class="ql-block">原子城是一座高原丰碑,这座丰碑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需要科技的硬实力,更需要精神的软实力;历史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简单的纪念,而在于持续的精神滋养。当建设者的汗水、科学家的智慧与和平发展的理念在这里交融,原子城就成为了读懂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好注脚。</p> <p class="ql-block">当乘坐的大巴车驶离原子城、驶离西海镇、驶离金银滩大草原就意为着我们走出了青藏高原,但归途尚未终点,仍有风景,我们来到了有“金城”“黄河之都”“黄河明珠”和“瓜果城”之称的兰州。</p><p class="ql-block">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奔腾不息,与两岸风光共同构成壮丽画卷。中山桥(黄河第一桥)横跨黄河,白塔山公园绿树红墙环绕,三台阁登高可俯瞰黄河与城市全景。</p><p class="ql-block">兰州是山水名城,群山环抱的地理格局赋予兰州独特防御优势,冷兵器时代被誉为“金城”,如今则成为融合自然与人文的景观带。</p><p class="ql-block">我等一行到达傍晚的兰州,一扫来自青藏高原高反的阴霾,人人精神信增,个个彻底放松,尝兰州牛肉面,吃手抓羊肉大餐,走老城串小巷,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夜色黄河,在灯火阑珊中走过中山桥,白塔山、文溯阁,游览了金城关、黄河古渡,兰州的夜景以流光溢彩的黄河风情与繁华市井交融为特色,既展现黄河两岸灯光勾勒的千年历史脉络,又呈现现代都市的活力与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返程仍在继续,离开兰州一路向东走,是绕不开“十三朝古都”——西安的。</p><p class="ql-block">二2025年6月27日傍晚我们入住西安西北的一个关中平原传统村落——袁家村。这里是著名的民俗美食聚集地,汇聚了400多种特色小吃,然要先尝尝了,驴蹄子面、油泼辣子豆腐脑、肉夹馍过足了瘾,漫步于袁家村夜景之中,村巾水街古建筑群、灯光艺术和民俗美食为核心,融合了历史感与烟火气,欣赏飞檐斗拱的剪影、灯笼点缀的石桥,或于戏楼听戏曲、观电影,感受"灯火温柔弥漫"的闲适。这个关中平原深处的村落此刻成为一幅璀璨画卷。</p><p class="ql-block">清早的袁家村青石板路泛着晨露,古朴的青砖灰瓦建筑在柔和晨光中苏醒,静谧、这未被喧嚣打破村落显得更加美丽……</p><p class="ql-block">在陕西有一个著名作家,叫陈忠实,他写历时六年写了一部著名小说叫——《白鹿原》。在西安东南方向的白鹿原影视城就是由小说发展而来的。</p><p class="ql-block">影视城复原了白鹿村、滋水县城等场景,青砖灰瓦的关中民居、斑驳的祠堂戏台,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白嘉轩家、鹿子霖宅院、田小娥窑洞等标志性建筑,不仅是影视拍摄地,更成为关中民俗建筑的活态博物馆。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关中大地,触摸到黄土高原的灵魂褶皱。影视城坐拥白鹿原独特的黄土高坡地貌,融合了关中文化的厚重底蕴与现代文旅的创意表达,从自然景观到人文体验,呈现出多层次的魅力……</p><p class="ql-block">白鹿原之行也为了我们“川进青出 圆梦西藏”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公元2025年6月28日晚,我等一行回到南阳,“川进青出 圆梦西藏”之旅圆满结束。6月11日从南阳岀发,过成都走川藏“此生必驾318线”,6月9日晚到达西藏拉萨,6月12日又从拉萨出发走青藏中路,最终于6月28日晚回到南阳,整整18天行程……</p><p class="ql-block">回顾走过的川藏318线,蜿蜒于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之间,沿途风景壮丽多变。从成都平原出发,穿越雅安雨城,二郎山隧道后豁然开朗,大渡河峡谷深邃险峻。折多山垭口云海翻腾,新都桥被誉为"摄影天堂",草原与藏寨相映成趣。理塘毛垭大草原野花如毯,海子山的姊妹湖如蓝宝石镶嵌雪峰之下。怒江七十二拐如天梯盘旋,然乌湖倒映冰川,波密林海苍翠欲滴。通麦天险已成通途,鲁朗林海云雾缭绕,最终抵达圣城拉萨,沿途雪山、峡谷、草原、湖泊次第展开,堪称"中国人的景观大道"。</p><p class="ql-block">再望走过的青藏中路如一条巨龙蜿蜒在世界屋脊,沿途风景壮阔而苍茫。益日神山山脉的雪峰终年皑皑,神秘的藏羚羊在荒原上跃动,茶卡盐湖的泛着碎银般的光泽与雪白的云朵交织。唐蕃古道上经幡在稀薄空气中猎猎作响,藏式民居点缀着羌塘草原,黑颈鹤掠过湛蓝的青海湖面。巴颜喀拉山高傲耸立,冷峻地俯视看青藏高原。草原、湿地与冻土交替延伸,暮色中常有野驴群剪影掠过地平线,雪山、草甸与云影构成一幅流动的巨幅唐卡,每一帧都浸透着高原特有的神圣与孤寂。</p><p class="ql-block">这一切是我们的亲身经历,在圣城拉萨我们走过了布达拉宫,红白相间的墙体与金顶在高原阳光下传递出庄严、神秘,内心信感对历史与信仰的敬畏、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以及超越世俗的精神净化体验。</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布达拉宫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虔诚的信仰。</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藏民心中永远的圣地。布达拉宫,是西藏的灵魂,是世界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回首这场“川进青出 圆梦西藏”之旅,让我在高原反应的淬炼中,读懂了川藏318和青藏高原最深刻的人文密码。让我明白这场"川进青出"的西藏之旅,原来是一场与高原反应的庄严对话。我突然理解了"川进青出"四个字的分量。这条蜿蜒在横断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的天路,不仅是地理坐标的转换,更是一场灵魂的垂直攀登。</p><p class="ql-block">圆梦西藏使我明白了——西藏的壮美,不仅在于它的高度,更在于它沉淀千年的信仰与坚韧。进而又让我突然懂得:西藏之旅的终极意义,是让我们在离天最近的地方,找回生命最初的澄明。就像转经筒永远顺时针旋转,所有跋涉最终都指向内心的归途。</p><p class="ql-block">这一刻,我忽然懂了——高原反应不是阻碍,而是这片土地用最直接的方式,教会我放慢脚步,去感受生命的节奏与文化的厚重。西藏教会我的,是用文化的厚重来平衡高原的稀薄,用信仰的深度来对抗海拔的高度。那些因缺氧而格外清晰的朝圣记忆,最终都化作了生命中最珍贵的"文化氧气"。</p> <p class="ql-block">西藏教会我的,是在自然伟力面前的谦卑,是在文化韧性中的坚强。当我的身体在高原反应中挣扎时,灵魂却在雪山、圣湖与古寺的环抱中,触摸到了某种永恒。</p><p class="ql-block">川藏318线和青藏中线教会我的,是在辽阔中看见细微,在荒凉处发现温暖。这两条用弥久光阴铺就的天路,最终成了刻在我心版上的文化年轮——它提醒着我,真正的壮丽,永远生长在文明与自然的交界处。</p><p class="ql-block">西藏不是终点,而是心灵的归处。这个6月,以车轮丈量高原,用脚步叩问苍穹,来一次西藏领略很多你从未看过的秘境这一路奇妙梦幻走过的都是风景,绝世的山川湖海,丰富的景观变换,淳朴的川藏青甘人民,浓郁的风土人情每一处都震撼心灵,每一处都是出发的理由留下的却是满满感动的回忆圆梦西藏,只此一趟,回忆终身……</p>